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怒江州特产
怒江州民俗文化
独龙族卡雀哇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在每年农历腊月即公历的12月至次年的1月之间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定为独龙族的卡雀哇节。节庆内容包括木刻传信、跳锅庄、射击猎物模型、火塘烧松叶求吉祥、喝木罗酒、剽牛等。各村寨的卡雀哇节节期前后相续,居住于独龙江上游的村落最先揭开序幕,由上游经中游而至下游,各村寨依序进入节期,整个独龙江流域独龙族山寨的卡雀哇庆典前后持续一个月。卡雀哇节对探索独龙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把握独龙族历法的起源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1等时间和场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关于刀杆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马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1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占的土地,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他带领傈僳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王骥。傈僳人民即以过“刀杆节”的方式纪念这位爱国将领。“上刀山,下火海”包括点花、点刀
怒族仙女节
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的怒族聚居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三大类别。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为了纪念传说中的仙女阿茸姑娘,在她死后的第二年农历三月十五,人们举行祭拜活动,逐渐形成仙女节习俗。主祭人念祝辞,大家口头献贡。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仙女仪式已渐渐淡化,歌舞求福和体育竞技成为仙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怒族仙女节的社会基础相当广泛,体现出原始宗教尤其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的意识及受藏传佛
瑶族服饰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瑶族的自称有勉、门、敏等63种,他称有390种,如盘瑶、蓝靛瑶、红头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白裤瑶与红瑶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广西南丹瑶族男子穿交领上衣,下着白色大裆紧腿齐膝短裤,因而得“白裤瑶”之称;龙胜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衣而得“红瑶”之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多彩多姿的头饰瑶族头饰颇具有特
怒族民歌“哦得得”
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文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怒族民歌“哦得得”流传于福贡县匹河乡,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相互表达感情时不可缺少的曲调。“哦得得”有“哦得得一”、“哦得得二”、“哦得得三”等不同的小调,有多种唱词、唱法,反映了怒族生活、狩猎、男女情爱等内容,在演唱的过程中带有极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口语化较强,通俗易懂,是一种保留较为完整的民间歌曲。其中的代表曲目《独独罗叶吉罗秀秀罗峡吉罗》是该地流传较广的情歌之一,它唱道:“真的好想你,十分思念你,想你想得已傻了,恋你恋得已痴呆”,表达了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演唱“哦得得”时,一般用四弦琵
普米族四弦舞乐
普米族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弦在形制、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法及演奏曲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和弹奏主要为师传、家传、个人自学模仿。传统的四弦尺寸长度为130公分,以核桃木或桦木为材料,琴箱制成圆形和六角形两种,蒙上加工过的羊皮或羊肚做成共鸣箱,用小羊肠做琴弦,现多改用金属琴弦。四弦音色柔和,定弦多样,和音丰富,节奏富于变化,有多种弹奏技巧和丰富的曲目。四弦琴主要用于为舞蹈“搓蹉”伴奏,随舞步变化弹奏节奏型乐曲,每
独龙族民歌
独龙族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民歌是一重要类别,很多独龙族的史诗、神话、传话、故事、歌谣等,都是通过歌唱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得到继承和流传。凡收获、猎归、建房、婚聚或年节等场合,独龙人都喜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独龙语中把民歌泛称作“门租”。独龙族民歌种类较多,根据题材内容和曲调的音乐结构形态,可分为叙事歌、情歌、习俗歌、劳动歌、山歌、舞蹈歌、儿歌、祭祀歌等。从音乐体裁来看,每一种旋律音调都可以演唱较为广泛的题材内容。叙事歌是独龙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类,较典型
独龙族服饰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年轻女子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独龙毯。独龙族纺织手艺比较发达,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混织独龙毯,质地柔软,纹饰美观。
拉马画毡
生活在兰坪的拉马姑娘,在结婚喜日到来之时,一定要准备一件陪嫁的物品--画毡,这也是一件美丽华贵的艺术品。要制作一件画毡,首先得选择纯白色的绵羊毛作为原料,用特制的弓和竹帘,将其加工成宽4尺,长6尺的毛毡。由于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这种白毛毡不但很结实,而且十分柔软。这时,就轮到画师们来施展手艺了。他们先用细面粉兑上清水,搅拌成清浆,用木笔蘸浆在白毛毡上勾勒出图案。待图迹晾干后,把毡子放进调好的红色或紫红色的染料的大锅中,然后放到火上煮。煮到整个毛毡都已吃饱了颜料,捞出晒干,把面痂剥去,稍加修整,一床色彩艳丽的画毡就完成了。拉马人画毡上的图案大多是民间表达喜庆吉祥的传统画,如丹
怒族“若柔”语言
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两岸的丙中洛至普拉底地区,由4个支系组成,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自称“阿龙”。据不完全统计,贡山的“阿龙”主要有生恰、占苏、困欠、伊苏、气敢、滚拉、勒包、本东、贡马、南木大东等20多个氏族。怒族先民没有文字,汉文史籍中对怒族的记载也极少。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从语支上看,由于怒族的族源复杂,加之历史上受交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各支系间语言不通。迄今为止,语言学界还未能对怒语的支属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于与其他民族杂居,怒族通常也会说傈僳语、独龙语、汉语、藏语、勒墨语及纳西语等的一个语种或数个语种,有的人能掌握四五种语言。贡山独龙族和怒族使用的语言基本一致,但又存在着一定的
独龙族语言
独龙族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史称为“俅”、“俅扒”、“洛”、“曲洛”等,自称“独龙”或“独龙阿昌”。新中国建立后定名为独龙族。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独龙语共有两种方言,一是独龙江的独龙方言,二是怒江丙中洛的怒族独龙语怒江方言,这两种方言有一定的差别,但能相互通话。独龙族历史上无文字,他们以刻木结绳方式记录事情和传递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缅甸日旺人白吉斗·蒂其枯和外国传教士莫尔斯创制了一种以日旺氏族的口语为语音特点的拉丁文拼音文字,命名为“日旺文”。20世纪80年代初,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派龙乘云先生协助贡山文化馆的独龙族干部
怒族达比亚舞
达比亚舞是怒族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等县怒族村寨。“达比亚”是怒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外形似琵琶、三弦。达比亚舞即是以“达比亚”乐器名称命名的舞蹈。达比亚舞以舞者边弹边舞为特征,有近百个套路,表现题材十分广泛。有反映怒族祖先不断迁徙的“第一、二、三次找土地舞”,有反映母系社会结婚时新娘和舅舅跳的“手舞”,男人生孩子的“生育舞”,有保卫家园的“古战争”,有表现怒族创世祖先乍付赛和乍付玛两人的爱情感动天神的“双人达比亚舞”,有反映爱情的“找情人舞”、“情人相约逃婚舞”,有反映生产生活的“找野菜舞”、“割小米舞”、“狩猎舞”、“母鸡下蛋舞”,还有以歌唱为特色的“哦得得舞”等,均
傈僳族刮克舞
傈僳族舞蹈“刮克”又称“打转舞”,可意译为“欢乐跳”。分支较多,流传于怒江大峡谷福贡县、泸水县的傈僳族村寨,是傈僳族传统的娱乐性集体舞蹈。泸水县的“刮克”舞多以“生产舞”为基调,表现形式与福贡县“刮克”舞大同小异。“刮克”可分“其本刮克”和“无伴奏踢踏刮克”两种。“其本刮克”是以类似琵琶的乐器“其奔”为伴奏的舞蹈;“无伴奏踢踏刮克”是以跺、擦舞步踏地为节的舞蹈。“刮克”舞约有70多个套路,有一步跺、扭摆跳、撒荞舞、赶熊舞、围猎舞、刀舞、盔甲舞、砍火山舞、种谷舞、栽秧舞、破板子舞、背水舞、吸烟舞、摇篮舞、野鸡找食舞、豹子甩尾舞、麦叶长舞、射箭舞等,内容十分丰富,生产生活、自然生物无所不包。其中,
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文化
独龙江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海拔1200~5128米。全乡辖6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独龙江两岸的台地上,830户,4014人,其中独龙族393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人均耕地面积1.6亩,人均收入212.83元(2003年)。独龙江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村寨大都建在独龙江两岸,依山傍水,四周山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民居大体可分为木楞房和篾笆房两种类型,中、上游地区如迪政当、献九当、龙元多是木楞房,下游地区全为竹篾房,村落基本保持传统风貌,其中小寨传统草木结构式建筑占70%以上。独龙江乡地处横断山脉的峡谷地带,周围都是高山,形成封
丙中洛乡怒族传统文化
丙中洛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城北面高黎贡山脚下,海拔1430~5128米。辖4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包括秋那桶、甲生、丙中洛等怒族村寨。全乡共有农户1570户,6093人,其中怒族3031人,占全乡总人口50%(2003年)。村寨四周山上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自然环境良好。以传统山地农耕为主,人均耕地面积2.52亩,人均年纯收入807元(2003年)。丙中洛境内景点有怒江第一湾、贡丹神山、嘎娃嘎普雪山、石门关、普化寺、田园景观等,自然景观优美。传统的民居形式与村寨聚落格局基本保持传统风貌,木楞房、土墙房、干栏式建筑房屋占99.7%以上,均有独特的石板屋
阔时节
“阔时”是傈僳语“岁首”“新年”的意思,阔时节是傈僳族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庆日。“阔时”节时间的择定一般以物候的时间来决定,年前,按照傈僳族的传统习惯,锥栗树枝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在大门前竖一棵青松,里外铺上松毛,年三十下午宰杀年猪。晚上,吃饭前,为祈求来年丰收和幸福,每家要把第一舂出的天籼米或糯玉米粑粑、一肉祭给狗吃及挂在铁三脚上和桃、梨树上祭祖祈福。阔时节第一天清晨,傈僳族青年男女需去离寨子较远的溪水边或水源头抢舀“头道水”。节日期间,人们玩转车、荡秋千、打陀螺、射、“爬刀杆”等娱乐活动。
普米族舞蹈“搓蹉”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啦井、金顶、石登等普米族聚居村寨,是普米族在喜庆节日和平日欢聚时最喜爱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搓蹉”起源历史无文字可考,民间传说在一次战争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间燃起篝火,通宵达旦跳“搓蹉”舞,令敌人误以为他们人马无数,最终智退敌人。传统的“搓蹉”舞据老艺人说,原有72调,即72套舞步的变化,现保留下来的只有“团聚舞”、“碗筷舞”、“相近舞”、“鞋底
傈僳族“春浴节”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生活在云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据说,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农历正月,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一大早就带上干粮菜肴,背上行李,到野外食宿。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前往。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通常是长辈先洗,青年后洗。男的洗浴时,妇女们相约去备饭菜;妇女洗浴时,小伙们又背上背篓,钻进深山密林去拾柴打猎。参加“春浴”的人们,一般在离温泉半里左右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他们在温泉都要住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