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 > 那曲特产
那曲民俗文化
丁嘎热巴
丁嘎是比如县香曲乡的一个村名,因热巴舞最早起源于丁嘎村而得名,热巴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有名的禅师米拉热巴(公元1040-1123年)的功绩,所以人们便把这种舞蹈称为丁嘎热巴,丁嘎村民对歌舞有着特殊的情感,为使这古老的舞种在藏北永远流传,在古嘎艺人的要求下1984年丁嘎村组建了一支有16人组成的舞蹈队,对热巴舞及时挖掘整理,近几年来,随着丁嘎村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丁嘎热巴舞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热巴舞为男性舞蹈,舞步经闪、转、腾、挪为特点,步伐矫健有力,变化迅速、观之令人惊叹,鼓点简捷明快、雄厚沉稳,闻之令人振奋,歌声空旷、声调多变,充满阳刚豪迈、奋进向上之气,而
藏族男子服饰
藏族男子服饰各地基本相同,肥大是其特点。头戴毡制的礼帽或皮帽,帽子的式样较多,有喇叭形,还有露出前舌或双舌的,其中有的镂以金丝,光彩夺目,有的皮帽用狐皮缝制,颇为壮丽,内穿短衣,外穿大领开右襟、一股无纽扣的长袍,藏语叫“初巴”,其长过身,穿着时,头顶衣领,使长袍仪及膝益,扎上腰带,然后伸出头来,使上部“初巴”下垂,腰间可储物件;腰带系红色或其他颜色编织成的宽毛带,也有的是装饰精美的有口袋的宽皮带,可装钱币等贵重物品,有的还系有佛像的护身符;下穿长裤,套入皮或氆氇缝制的长筒靴。藏族男子从16、17岁开始蓄长发,梳理辫入红丝线后盘于头顶,将丝线穗垂于右耳后,丝线发辫上套象牙箍、玉环和镶有珊瑚、玛瑙
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并曾流传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汉调桄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本戏五百六十多本,折子戏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
班戈谐钦
自2011年,班戈谐钦在藏北草原深处被挖掘而出并首次亮相-新年晚会,几-化部春节晚会、央视元宵晚会、外交部新年招待会等更大舞台的展演和传播,到2016年再次亮相“藏晚”,藏北牧区传统舞蹈——班戈谐钦,已经逐渐成为西藏的一个原生态文化品牌。经过5年的打磨,班戈谐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更令人欣喜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认识在不断深化、自信在不断增强。舞从草原来天湖纳木措辽阔宁静,神山念青唐古拉千年守望。藏北草原深处,牛羊成群,草天相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2010年夏季的一天,“藏晚”剧组来到位于纳木措湖畔的班戈县尼玛乡。尼玛乡是纯牧业乡,这里就是班戈谐钦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谐钦”
那曲锅庄
在西藏,锅庄以那曲锅庄最为有名。那曲锅庄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旷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男性着肥大筒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嗦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
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
每年的八月,是藏北一年内最好的季节,此时的那曲,气候温和、天空晴朗、绿草如茵、牛羊肥美。就在这一年中最好的黄金季节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都会如期在那曲镇的赛马场举行。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源自于民间历史悠久的体育竟技和艺术活动。每年此时,藏北各个地方的牧民,都会穿上他们最美的衣服,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参加赛牦牛、搬石头、跑马拾哈达等体育竞技活动。从一九九四年开始,为进一步扩大藏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不仅把项活动变成了那曲地区群众性的体育、艺术活动,更是给予它招商引资的经贸职能,并使之成为了一个有组织的、规范的、经常性的活动。
牦牛:西藏的综合图符
牦牛的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以及它的被精神化、被艺术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一个传奇故事。研究表明,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牦牛的主要栖息地。牦牛被驯服和利用的最早证据出自距今近4000年的拉萨曲贡遗址。从该遗址0土的动物有绵羊、牦牛和狗的遗骸。由此可以推断,藏绵羊和牦牛是曲贡村民的主要肉食来源,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经比较普遍。曲贡家牦牛个体不大,细角,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家牦牛。这也说明农牧结合的模式在西藏地区很早就出现了,这是藏族先民对古代畜牧业的一大贡献。当然,牦牛在高原的驯化成功的年代,也许还要早于曲贡人生存的年代。距
藏族的服饰文化
西藏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区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藏族服装以藏袍最为常见。城镇居民喜欢用高级毛料制作藏袍,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藏服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是腰带,除了腰带之外,西藏藏族妇女的邦典也极具特色。另外,藏族同胞也喜欢戴帽,多为毡帽、皮帽和金花帽,而藏族同胞穿的鞋被称之为藏靴。藏族同胞的饰品以发饰、耳饰、胸饰、腰饰和手饰为主。现在,很多藏胞家庭的衣橱中增添了西装、夹克等现代服饰,反映了藏族人民新的服饰情趣。但是,不少人在节日时仍然保持着传统着装。哈达是藏族服饰中最重要的一种装饰品,也是西藏最常见的一种礼仪用品,主要功能
比如服饰
比如服饰具有独特的娜秀服饰特色,其中男的以虎皮、豹皮为主,突显出高原男子的威武于矫健,而女的一般以貂皮为主,突显出高原女子的婀娜多姿。
夺目的藏北奶文化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北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使得生活在藏北的牧民历来就有喜食牛奶和乳制品的习俗。若要说在牧民的食物中,除了特色的牦牛肉和青稞,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奶制品了。在那曲1566万亩的广袤土地上,数万只牛羊挤出的鲜奶,在牧民的手中可以千变万化出许多不同的乳制食品和奶制饮品。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人们摸索出用以生产各种不同乳制品的多种方法。奶渣、“拉拉”等是生产现代乳制品最好的工艺源泉。许多乳制品还具有保健、食疗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藏北,食品按照藏北牧民的传统饮食习俗,可以分为“噶塞”(素食)和“玛塞”(荤食)两类。“噶塞”中,有广为人知的酥油茶、甜茶
多彩节庆
多彩节庆在每年的七八月举办的“娜秀民间文化艺术旅游节暨冬虫夏草交易会”,通过文艺演出、旅游推介、经贸洽谈、商品展销、虫草交易、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以节会弘扬文化、以文化助推旅游、以旅游加强交流、以交流促进招商,展示比如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展示比如安定和谐的好局面,展示比如美好的发展前景,提升比如县在区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继续弘扬娜秀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其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节目有达布阿谐、丁嘎热巴、热如锅庄、赛马、抱石头、拔河等。节日期间人们穿着以豹皮、虎皮、貂皮等为主的各种节日盛装,载歌载舞。
那曲山歌(拉伊)
拉伊是流传在西藏那曲和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聚居区的一种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艺术。拉伊种类丰富,数量浩繁,内容涉及爱情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对歌设有一定的程序,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拉伊的曲调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有的强调音乐的语言性,节奏比较紧凑;有的旋律深沉、悠扬,形成自由、婉转的悠长型山歌风格;有的旋律甜美,节奏规整,形成雅致、端庄的抒咏风格等。拉伊历史悠久,反映内容丰富,是藏北、藏东等地先民诞生、迁徙、劳动、生存的一部口传历史。与藏民族的成长历程同步,承载着民族的创作力和灵感,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拉伊不但显示
那曲赛马节
那曲赛马节,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8月1日举行,为期5至15天不等。特别是在牧区漫长一年的日晒风吹之后。当然,赛马的渊源远不于此。但那一朝发迹迎得美人归的格萨尔故事,却必是这其中原因之一。赛马是书写并延续大草原传奇的重要而古老的传统。古老而又享有盛誉的那曲赛马节是藏北无以替代的旅游观光项目。选择夏季游西藏的游客切不可错过。那曲、安多一带是最能体尝藏北牧民生活的地区,另外,位于该地区的怒江、长江等大河源头,可使你尽尝牧人文化之别致后再饱览大山大水之奇丽。
达布阿谐舞蹈
《达布阿谐》据说是在公元1920年时群众在修建珠德寺时谱写的一首劳动民歌。创建人是第八世达布白玛白赞,当时他编剧的民间制作《达布阿谐》三十多集。《达布阿谐》不但是农牧区广为流传,乃至在全区属于较有名望的民间文艺精华,达布阿谐于2008年6月7日被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索荣卓舞
“卓舞”是一种表达古老社会生活的无伴奏的集体舞,场地没有严格要求,在草地上或者院子里等只要有宽阔的平地就行,舞蹈形式男女自成两排,围圈携手共舞,男女轮流唱词,歌声洪亮穿透力强,通常有男性带头起唱,人数不限,当歌词告一段落后甩手沿圈走动,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等特点。“卓舞”带有祭祀性质,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诞生》《恭迎文成公主》《赞扬松赞干布》等,且跳“卓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歌舞一般都具有缓慢、古朴、庄严的特点。而遇到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代课等赞美生活的场面时,舞步则快而幅度大,没有那么严格。索荣“卓舞”传统节目有:《莲花生大师的诞生》《恭
尼玛乡谐钦
“尼玛”系藏语,意为“太阳”的意思。位于那曲地区班戈县的尼玛乡,是谐钦的故乡。历史上,那曲地区班戈县尼玛乡的青年男女有相聚跳谐钦的传统。无论是在农活结束还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牧民们都会在辽阔草原上酣畅起舞,任由靴子在大地上敲出回声。据相关史料记载,谐钦的表演形式极为丰富,习惯用多种肢体语言和唱腔来表现羊群吃草时的动作,并把它们比喻成花草树木等生活中常见的美好事物,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放羊生活变得生动活泼有趣。班戈尼玛谐钦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玛乡谐钦艺术十分普及,已成为那曲地区较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尼玛乡政府把民间歌舞的组织和演出,当作一项精神文明建设项目,有重点、有选择地培
藏医炮制加工工艺
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寒水石,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工艺,使其药性发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变化,从而产生多样的治疗效果,在藏药中,金、银、铜、铁、锡等皆可入药,但并不是直接入药,而是通过特殊的炮制技术,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成为有特定的治疗价值的药用有效成分。例如对铁屑的炮制,是将其放置在用植物配制的药液中浸泡35天,铁屑即化为黄泥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方可入药。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藏药工艺技术进行炮制后,黄金变为黑色的金炭,成为珍宝类藏药不可缺少的药用有效成分。矿物药材炮制加工工艺极为复杂,其中有的药品来源著名藏药古方和古验方,出自历史名医之手,
话饮酥油茶的习俗
藏族民间有个谚语:“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千百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堪称嗜茶如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对上门拜访的客人,藏族同胞首先会敬上一杯浓香扑鼻的酥油茶。出门远行时,家人或亲朋好友会提着酥油茶前来送行,祝福吉祥如意。无论红白喜事,一壶酥油茶总会包含不同寓意,浓缩藏乡人家的别样精神世界。酥油茶不仅是藏族人民世代喜好的高原解渴佳品,也是藏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对于初到藏地或是做客藏族人家的客人来说,懂得饮茶的规矩和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藏族喝酥油茶是有一套非常讲究的规矩,到藏族群众家中做客就应遵守这套规矩,从而避免违礼的“越规行为”。在藏族
藏北服饰习俗
生活在藏北高原上的牧民,他们以独特方式生存于草原广袤的怀抱,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勇敢谱写着自己的历史。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习俗。服装的总体要求是,盛装要鲜艳大方,便装要得体耐磨,夏装要轻便柔软,冬装则需挡风暖身。藏北男子一般在夏季内穿白布或白色茧绸衣裤,外套白色或黑色绒毛织的氆氇长袍或布制长袍。一般选用黑色、深蓝色、深绿色、土黄色、咖啡色。但不用大红、天蓝、大黄等鲜色。女子则喜欢穿黑色或黝黑色氆氇呢长袍和黑布或蓝布袍(有无袖子不等)。内穿鲜艳的开襟上衣,一般没有穿裤子的习惯。有条件的内穿一条红色绒布中裙。冬季,男子一般穿羊皮或二羔皮缝制的袍子,内穿氆氇呢上衣和羊皮或狼皮做的裤子,老年人还
昌鲁(侠盗歌)
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其境内的“班戈错(湖)而得名,位于藏北高原的纳木错、色林错两大著名湖泊之间。有着“天湖”之称的纳木错守护着她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念青唐古拉。该县属南美塘高原湖盆地区,山势平缓,草原开阔,地势西高南低,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使这地方的人造就了能歌善舞的性格,歌舞成为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侠盗歌便是班戈牧歌中广为流传的重要一种。昌鲁(侠盗歌)是藏北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历史悠久、蕴藏也极为丰富。具有歌腔自由舒展,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自娱-等本特征,真切地反映出了旧社会生活的情景,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和较强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