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特产
渭南民俗文化
韩城行鼓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现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韩城行鼓历史悠久。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韩城行鼓在历史上还是祭神的鼓乐,因此,鼓手们身上又多了一件神圣的黄马褂。平日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只有在敲起锣鼓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才感受到做人的尊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按艺人的说法,一敲锣鼓就像换了一个人:跛子不跛,聋子不聋,风湿腰再敲都不痛,真所谓神灵附体,人神合一,“神”气十足。韩城行
合阳提线木偶戏
郃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郃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解放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是陕西关中东部的澄城县尧头镇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当地出产粗瓷。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又有坩土矿分布于沟涧的石崖中,夹生白、紫两色的原料,便于烧制陶瓷、砂器。当地农民利用农闲,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代代相传。2006年5月20日,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溯源澄城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因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言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尧头镇这一地名称谓一直延用。尧头粗瓷是陕西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其窑址也是历代民间陶瓷文化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同朝皮影戏
同朝皮影戏是陕西省渭南市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上百年的流传,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每逢庙会、婚丧嫁娶、贺寿等喜庆时日,当地人多请皮影戏来助兴,同朝皮影戏是群众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形式;2008年,同朝皮影戏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朝皮影戏是陕西大荔、朝邑一带早期流行的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腔调为“碗碗腔”演唱。产生的年代无文献可考;相传有二,一曰为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时整天啼哭不止,于是少府用自己的身影止住了太子的啼哭,后秦始皇令雕刻师仿照人的样子雕成各种形状的牛皮人的窗前表演,以逗乐皇子。二曰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宫妃为引太子玩耍,把桐叶剪成人影,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在窗户
阿宫腔皮影戏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为其特色。阿宫腔音乐长于刻画、抒发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王魁负义》中焦桂英唱段的凄楚哀怨、热耳酸心;《白蛇传》借伞中许仙与白素贞对唱婉转情切、缠绵悱恻;《杜鹃山》中雷刚哭大江则高亢激越、荡气回肠。这些经典唱段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为戏剧界专家、同仁所肯定。建国后,阿宫腔从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发展和革新。1961年曾进京演出,受到中央1和在京戏剧界人士的赞许。多年来创作演出的《四季歌》、《两家亲》、《三姑娘》等剧目曾获文化
华县皮影戏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现因各种原因面临失传和生存的危机,拯救和保护碗碗腔皮影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
花苫鼓
“花苫鼓”流传于渭南地区大荔县石糟乡九龙村,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过去是男扮女装)击鼓、男子伴奏的民间舞蹈。表演时,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鼓的直径约35厘米左右),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彩花绸缎做鼓围子,围遮鼓帮,垂于鼓下,当地俗称“鼓苫子”,“苫”,当地方言,指用物遮盖的意思。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服饰华丽,群众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表演时,女子击鼓、男子击镲敲锣伴奏,另有数十名小娃娃打着彩伞站在鼓手左侧进行游转。打伞的娃娃,大的八九岁,小的两三岁,甚至还有更小的,由大人抱着他们参加。村中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争着要参加社火表演,以为这样可以求得1保佑,使孩子长命百岁、幸福
华阴素鼓
华阴素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阴素鼓是陕西省华阴市独有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活跃在华阴卫峪乡双泉村一带。华阴素鼓素来源于先民们的狩猎活动和部旅格斗情状的意写,因而其表演程式的形象性、情节性和摹拟性都比较明显。华阴三河口附近的泉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里不但唱出了令人回肠荡气的老腔,还打出了撼天动地的“素鼓”。素鼓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它的发端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初启的四五千年以前,属于一种用于祈祷兼自娱功能的傩舞类型,因其年代悠久,称为“素鼓”。素鼓的“素”含有本、始之意。它的表现形式是群体鼓舞,从其表演意象来看,极类似于先民们的狞猎动作,可见它的产生与渔猎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有必
合阳撂锣
合阳撂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于陕西省合阳县黄河塬畔的西中雷和南吴人等村庄,是黄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第二批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阳撂锣随着鼓点把锣抛至上方而得名,合阳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即儿童花伞组成的队伍)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围鼓摆成三层圆圈绕转表演。场地表演结束后,俗称“落场子”,庙会的主事或主家向社火队敬烟、送酒热情款待,或馈赠礼品、红包以表酬谢。表演时,
澄城鼓吹乐艺术
澄城县位于陕西关中盆地东北的黄土高原上,宜农宜牧,民情淳厚,依山邻水,物产丰富,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和特点鲜明的民间鼓吹乐——澄城鼓吹乐艺术,是陕西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澄城鼓吹乐艺术是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的民间音乐,主要活跃于沟南、沟北、城区及周边地区。演奏形式多样并以三大区域即溶又分的相互依变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奏风格。澄城县的民间鼓吹乐活动发展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已有相当的规模,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荟萃,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创作发展,使得广为流传的民间鼓吹乐形成了委婉细腻、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呈现出以老东路色彩为主体并融西路之长的东西过渡色彩。从乐器的
东峪孝歌
东峪孝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的汉族民俗文化。孝歌,又称哭歌、丧歌、白事歌。东峪孝歌体现了古老的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承载着山区人民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东峪山区长期的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它是原始农耕祭祀亡人礼仪活动的雏型,孕育的“孝歌”这一礼俗活动被保留下来。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悼念活动的不可忽视的礼仪形式。它体现了山区汉族劳动人民祭祀活动的特点。山区人民几乎逢亡人必唱“孝歌”,由此形成村、社为单位祭祀亡人的礼仪文化。孝歌又叫孝歌戏,起源于我国汉朝时期,一直流传在我陕西秦巴山区的偏僻山村,在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流传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据说东峪孝歌源于“庄子试妻”。传说
合阳民间唢呐
合阳民间唢呐是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合阳县及其周边地区。合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有莘国”,春秋战国称西河,秦时置合阳邑,汉初设县至今。合阳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古有莘国时代,以《关雎》为诗经开篇的代表作品,开创了爱情诗之源。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追求美好,憧憬未来,以歌咏志,以曲杼怀,唱出心声,吟出情韵,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合阳民间唢呐作为一种特殊技艺,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唢呐又名喇叭,是波斯文“surna”的音泽,在明代叫“唆呐”,清代称“苏尔奈”。原属西南亚波斯(即今伊朗)一带的乐器,金元时期传入我国。又有一说认为,合阳称民间
韩城围鼓
韩城围鼓,又称西川锣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围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的韩城市,其中又以薛峰境内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围鼓最负盛名,因其所居地为薛峰境内,故又名薛峰围鼓。相传薛峰围鼓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辽战争期间,薛峰川境内为战争的前沿阵地,相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经常带领北宋军队在这里出没作战,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将杨家将击鼓作战时鼓乐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融合农村文化生活,节日喜庆等的鼓乐曲牌,或表达农耕时期,庄稼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或表达宗庙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诚心境,形成了今天这种集战争鼓乐与节日喜庆、宗庙祭祀于一身的韩城围鼓。韩城围鼓的兴盛于神权发
田市八仙鼓
田市八仙鼓是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大荔、蒲城、富平、白水一带的民间舞蹈,其中以渭南田市镇最驰名。田市八仙鼓是将扁鼓系于腰腹前击奏的舞动的一种汉族民间社火舞蹈,因传统表演时每次有八位鼓手而得名,流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八仙鼓反映了勤劳的汉族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传田市八仙鼓与古代军旅操练习武有关。据考现今的渭南市田市镇,原是我国春秋战国孟尝君田文的封地。建国前,该镇东城门上还刻有“古孟尝门”的匾额(1958年城门楼拆除,匾额毁坏)。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田市镇有四大景,即:“东门外葫芦溪曲曲湾湾,西门外苇子壕花果连天,甫门外的斗力台天下稀罕,北门外照人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
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因在音乐中有铜碗伴奏而得名。周总理曾命名为华剧,当地的老百姓仍然习惯称它为碗碗腔。陕西皮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渭南皮影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皮影这一艺术瑰宝的主要源头。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代表了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存在于民间,没有被戏剧作家特殊雕琢,味道纯正。东路皮影戏中有些反映传统的节日民俗,如春节、元宵节等这些淳朴的民间节日习俗。在皮影戏的演出中,我们可以从饮食用具习俗中,看到了当时民众自然质朴的生活,戏剧语言体现关中东部民众的习俗与生活状态。这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活跃在街头巷尾,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小戏。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带给我
富平宫里石刻技艺
宫里石刻是陕西省历史悠久的地方雕刻艺术,发端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时已具相当高的水平。汉末和魏晋时,又有了很大发展。隋唐时代,京城宫苑的建筑装饰,名人骚客的书画刻制,帝王将相的棺椁石碑碣,又刺激宫里石刻大兴。元代中期,富平出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石匠名叫赵信,曾带200多名石匠进京做活,留下大量名胜业迹。明清以来,宫里石刻走向地方民间,于是石碑楼、石屏风、石碑、拴马桩、柱顶石、供桌、香炉、石羊、石马等等,真乃石用化了。到民国初年,出现了石刻精品,在石刻界留下高名。作为一种地方民间雕刻艺术,宫里石刻首先当属石料驰名。其石质细纯,色泽墨青,清脆悦耳,被称为墨玉。再是工艺精湛,纯属手工,世代石匠都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同州梆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荔县古称同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丰厚。境内现有“大荔猿人遗址”“沙苑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八鱼石墓群”和丰图义仓、贷祠岑楼等历史文化古迹20余处:同州梆子、碗碗腔等戏曲品种,面花、泥人雕塑享誉
杜康酒酿造技艺
杜康酒酿造技艺是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酿酒工艺,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广为流传,是陕西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水杜康庙是中华酿酒业祭祀鼻祖之圣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县刘梦阳撰《白水县志》中绘有杜康墓的具体位置。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知县毛应时建杜康庙。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清顺治四年(1647年)知县王用命撰《白水县志·陵墓》载:“县城西北十五里处,建有杜康庙、庙左侧有墓,墓侧有遗槽颇大。”乡民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男女老幼到庙中赛烹祭祀。千百年来,杜康古庙会代代传承,清末和文革期间两度中断。杜康庙会除祭祀踏青、商贾之外,最具特色的是杜康赛烹会,该赛烹会为华夏古老的民
蒲城土织布技艺
蒲城土织布技艺是陕西省蒲城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蒲城自古为历代王朝的税赋重地,粮帛供给之乡。据史料载,县东的永丰镇至县西南的贾曲、苏坊乡一带,远在春秋时,就有以麻织布的习俗,称“麻布”。周礼孝悌服饰,“大功、小功皆饰麻服。”如今的蒲城土织布就是原始土布的一个缩影。蒲城土织布技艺是一项传统的全手工技艺,织机原始古老,组合巧妙,工艺过程复杂精湛,产品清秀自然,古朴无华。棉花自种、自弹,棉线自纺、自染、自经、自织,花色自行设计。有白细布、条子布、大小方格布、提花格子布、更有儿女定情的“浑头布“。可制作床单、门帘、衣服、被里、抹布等,质地柔软,雅而不俗,吸汗性强,透气性好,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