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特产
咸阳民俗文化
陕西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是发生在陕西省长武县芋元乡柳泉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后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化为传奇故事或神话故事,终被历代文人定格为《柳毅传》(传奇,唐代陇西人李朝威著)和《柳毅传书》(杂剧,元代尚仲贤改编)等,载于中华民间文学史册之中,影响深广。柳毅传书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武本地更是影响深远。公元七世纪时的唐高宗仪凤年间,苏州城里滚绣坊有位书生,名叫柳毅,进京赶考,可名落孙山,打点行装返回吴地前,去京城长安北百余里地的泾阳看望同乡朋友。途中在草原牧场上看到一位年轻女子在牧羊,但形容憔悴,娥眉颦蹙,却又不失大家闺秀的气质。几经询问,才知道该女子乃太湖洞庭龙君的三公主,因受尽丈夫泾河龙王二儿子的欺凌1,
彬县水帘灯山庙会
彬县水帘灯山庙会是彬县群众民俗文化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节会,其规模和影响仅次于彬县大佛寺三月八庙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在城关镇水帘村花果山上进行。彬县灯山说它天下独绝,因为它是天下唯一一处在悬崖峭壁上用清油点灯的世界奇观,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霓虹灯。依托灯山举行的灯山庙会,则更具奇趣,是彬县群众民俗文化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节会,它把彬县的元宵节装扮得色彩斑斓。孙悟空是当地群众的主要崇拜和祭祀对象,在此陪侍的还有财神、药王、送子娘娘、黑虎灵官、千手观音、风伯雨师、灯光菩萨等神灵。从这些崇拜和祭祀的对像,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孙悟空大智大勇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对庄稼收成的期望。在靠天吃
陕西面条待客风俗
陕西关中及关中以北吃面食较多,因此面条的花样百出,如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等,其中它的一些做法、吃法代表礼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俗。团面:在家人如丈夫或儿子出远门时,全家人一齐吃这种面,表示给外出的人祝福。做法:将煮好的长面条,盛入碗内,再加入调料、蔬菜之类,香气四溢,热浪滚滚。寿面:在家中为老辈人过生日祝寿时吃的面食。做法:面条要做得细长,煮好盛入碗中,洒上香菜叶,加入调好的鲜汤进食。红面:表示吉祥如意,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兴旺。一般都在每年最后一天吃这种面食。做法:把面擀好切成粗细均匀的长面,煮熟盛进碗里后,调进葱花、蛋花、香油、红辣子油,其味香,面呈红色。蛋面:一般为丈
劝善和劝善经
劝善是旧时民间以说唱为形式的进行道德宣传的一种活动。劝善经是劝善者说唱时所用的脚本,主要以道德宣传为内容。宣扬并歌颂忠信,礼义、仁爱、忍让、孝悌、温良、慈善、节俭等品德,揭露鞭挞欺诈、贪婪、淫邪、凶恨、诽谤等不良品德。宣传的对象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劳动群众,因此语言浅显易懂,押韵上口,不求含蓄,不求高雅。劝善调是中国文学中的吟诵学与地方戏曲韵律结合的产物,含有弦板关中道情的韵味。劝善表演类似于说书,说书用的道具是堂木,而劝善用的道具叫牙子。一般走街串巷式表演,也可在人流较集中的集市设固定的场所表演。劝善在古时流传甚广,民间传抄传诵者很多,旧时的妇女多略有通晓,有些妇人在干活、看娃时嘴里都吟诵劝善经
咸阳“高尔夫”—— 打“尜”
西方的高尔夫盛行已久,众所周知,但咸阳也有自己的高尔夫——打“尜”,却鲜为人知。打“尜”这项体育竞技项目属于民间流传,具体起源暂无从考证。它是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东起长安,西至武功这一区域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娱乐形式。在旧社会,劳苦大众普遍比较贫穷,没有象样的体育器材,但他们也有娱乐的需求和需要,人们为了打发农耕之余的闲暇时间,就开始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寻求一种既便于制作又可消遣娱乐的体育活动。“桃木棒槌,柳木尜,神来鬼来不害怕”,这是渭河南岸流传已久的一句顺口溜,桃木、柳木都是辟邪的,“尜”也起初是用来给小孩辟邪之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人们看重了它的另一种作用,用做竞技比赛,打“尜”这一体
安谷芯子
据咸阳县志记载:“在封建社会里,这里是祭祀社稷的地方。社:即土神;稷;即谷神,土能生谷,故能养万民。因村安在社稷处,故名安谷村”。安谷村村名的由来已为我们了解安谷芯子的渊源开启了大门。因为祭祀本身就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需要很多人共同来完成的活动。而耍芯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芯子是把4一11岁的儿童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铁芯上呈现惊险优美的造型艺术。耍芯子的初衷是敬天地,祈福祉,保村民平安,人丁兴旺,百业兴隆。勤劳质朴的安谷人继承了祖辈的这一淳朴的祈福形式并将其作为节庆日、村上大事要事、庆典所必须要做的事情传承了下来。安谷芯子耍的有组织、有规模、场面最宏大、声势最辉煌的时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
祈巧歌
民俗歌谣。境内各县都有。淳化县《祈巧歌》云:“巧娘娘,祈巧来,红桃绿枣摆出来。姐妹围成一圈来,快把巧娘迎下来。递把剪子你铰来,递把尺子你量来。五色彩线送得来,教咱描凤绣花来。千句万句为祈巧,请把巧手传给我。”武功县《乞巧歌》:“七月七日呼儿咬,梧桐树上花儿开。花儿开,花儿摆,我把七姐请下来。清清水,清清水,我和七姐同洗腿。桂花油,桂花油,我和七姐梳光头。一碗茶,一碗茶,我和七姐把话拉。”永寿县《唱七巧》之一:“巧呀巧,梨儿枣,众家姐妹唱七巧。第一巧,巧我心,心巧人心换人心。好心要报好心人,十人见了九人亲。第二巧,巧我耳,耳巧好坏能明清。女娃要听好人言,不做惹事是非精。第三巧,巧我口,口巧人前不
木匠歌
民间歌谣。流行于礼泉县史德镇。工匠俗称匠人,旧时最常见的为木匠和泥水匠。泥水匠多盖房,砌锅灶让、炕,而木匠以门窗家具、棺木打造为主。木匠讲究用斧,有“千日斧子百日锛”之说。家具竣工时,要留一点尾巴,意取还有活干。做棺材时,却要收拾干净,否则会被认为诅咒主家再死人。寿棺做成之后,主家要请亲戚友人来庆贺,同时酬谢工匠。木匠为师徒传艺,以三年为限,期间师傅只管饭,不付工钱,出师时师傅要赠送一套工具。木匠祖师俗传为鲁班,每年五月初七举行鲁班会。礼泉《木匠歌》云:“哐哐哐,哐哐哐,手里斧头把歌唱,名师手下出高徒,咱做活儿有名堂。打辆纺车转得欢,一晌纺线三两三。做架机子腰儿圈,织出布来缝衣衫。咱做的风箱两
女婿会
民间传统古会。又称亲戚会。流行于秦都区渭河南岸。农历六月初五至七月底举行。每次会期一天(多选单日),有100多个村庄参与,轮流坐庄。至时逢忙罢,各村居民满怀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精心准备走亲戚会。买来各种时鲜水果、蔬菜及糕点,杀猪或买回上等好肉,磨面时特意收些上等细面,雪白的面粉配上黄澄澄的菜油,蒸出碗大喷香的油沓馍。届时各家老小亲戚尤其是女婿外甥,都得带上自家精心蒸制的油沓馍前来赴会。亲戚进门,主人切西瓜、洗水果、倒凉菜、开电扇,忙前跑后,殷勤招待。亲戚会这天有的村子专场演戏。有买卖日用百货的,有经营各种吃喝的。各家的亲戚都去看戏。戏台底下,因为客人中以女婿为主,所以亲戚会又叫女婿会。中午的宴
八跨五席
民间宴席习俗。即行菜八道,坐菜五道,故名。流行于长武县等北部城乡地区。讲究有一道安席的压桌菜——品盘,由垫菜和表层两部分组成。前者多为面皮、多种凉菜和拆骨肉条,后者为猪腱子肉、耳蹄肝肠之类,顶部撒上各色菜丝。摆上酒具、餐具后,客人入席上桌。客满后,专人浇上优质酸汤调汁,方可动筷品尝。品盘开动后,客人一边饮酒尝菜,主家便一道接一道地端上八个行菜,讲究咸甜酸辣各味俱全,蒸炒炝烩各法都用。行菜多在烧头肉、红烧肘子、烩酥肉、炒肉片、炝肉片、雪花肉片、糖醋肉片、红烧条子肉、大升官、苜蓿肉、大油素饭、八宝甜米饭、蜜饯洋芋、酸辣肚丝等菜中选取。最后一道菜是烩丸子汤,意为行菜完汤。随后撤去酒具,抹净餐具,再上
关中民谣
关中民谣多流行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农村地区,一般是由长辈或者儿时伙伴间的口传心授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时代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笔者有幸收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于关中渭北乡村的一些民谣,细细品味,妙趣横生。遂与大家一起分享。民风习俗类:“荠荠菜,开白花,阿家(婆婆)死了你当家,磨白面,捏疙瘩(饺子),面面辣子油泼下,看你俩口咋吃呀?”在关中农村,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俗语道,“男人是筢筢,女人是匣匣。”一个家庭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考量着一个女主人治家、理财的水平。婆婆在世,通常都由婆婆当家,只有婆婆离世,家中大权才交由媳妇掌管。这首歌谣即反映了这一习俗。家庭教育类:“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
面条待客风俗
陕西关中及关中以北吃面食较多,因此面条的花样百出,如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等,其中它的一些做法、地代表礼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俗。团面:在家人如丈夫或儿子出远门时,全家人一齐吃这种面,表示给外出的人祝福。做法:将煮好的长面条,盛入碗内。再加入调料、蔬菜之类,香气四溢,热浪滚滚。寿面:在家中为老辈过生日祝寿时吃的面食。做法:面条要做得细长,煮好盛入碗中,洒上香菜叶,加入调好的鲜汤进食。红面:表示吉祥如意,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兴旺。一般都在年最后一天吃这种面食。做法:把面擀好切成粗均匀的长面,煮熟盛进碗里后,调进葱花、蛋花、香油、红辣子油,其味香,面呈红色。蛋面:一般为丈母娘对新婚女婿煮这种面,
端午香包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这是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农历五月初,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关中人爱把菖蒲、艾叶悬挂在门上,家家户户喝-酒,吃棕子、油糕、绿豆糕。挂菖蒲、艾叶、喝-酒,都是为了“驱魔辟邪”,防止毒虫咬伤。棕子、油糕、绿豆糕,是这个季节的应时佳品,各家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相互馈送。端午节,最讲究的是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每过农历三月,妇女们就开始制做香包了。香包的样式很多有花果形、蔬菜形、飞禽走兽形等,色彩鲜艳,
咸阳秦风剪纸
咸阳秦风剪纸,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其他地方剪纸所不同的浓郁的古文化特色,这种特色也决定了咸阳秦风剪纸具有一定的半文物的性质,其富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为研究我国的民俗学、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咸阳秦风剪纸内容多以古风民俗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在表现手法上十分注重内涵,追求寓意;技巧上体现了秦人特有的粗犷、朴实、率真的特点。传统的咸阳民间剪纸是中国古文化的艺术再现,它同荟萃在这里的古代历史文物一样珍贵,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世代传承的明珠瑰宝,其中所承载的许多历史符号,无疑是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许多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传统的图案纹样其
端午节纪念唐太宗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唐宋时称这一天午时为“中天节”,所以又称端阳、午节。明清时北京人还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主要有四:一是端午节起源于民间原始崇拜,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争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事也”。二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齐鲁学刊》1982年1期)。四是说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风俗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