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特产
咸阳民俗文化
茯砖茶制作技艺
茯砖茶,已有600年历史,其前身为陕西“泾阳砖”。茯砖茶约在公元1368年即朱元璋洪武元年前后问世,因它的效用类似土茯苓,形似砖块,故名“茯砖茶”。2008年,茯砖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它是用黑毛茶加工而成,基本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选配、筛制加工、汽蒸渥堆、蒸茶加汁、压制定型、发花干燥。茯砖茶对于消腻去脂有独特功效,需要通过特殊的“发花”工艺,以使砖体内密布“金花”密布,这也是茯砖茶最具特色的工艺。“发花”的实质是通过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促使优势菌冠突散囊菌的生长繁殖,产生金黄色的闭囊壳,俗称“金花”,它在茯砖茶的含量与茶叶滋味、香气密切相关,
旬邑唢呐
唢呐是旬邑民间流行的吹奏乐器,它以高亢嘹亮,气势磅礴的特性,根植民间,久传不衰。分布于旬邑南、北、中三大塬区的唢呐吹奏乐班有24家以上,艺人近千人。由于艺人们在各自的塬区长期合作,切磋技艺,相互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唢呐流派。旬邑唢呐的优势在中塬,以周、吕两派为代表。周派唢呐不仅以曲目丰富而为人们称赞,更以它在演奏风格上的丰满华丽、细腻迂回、富于韵味而闻名全县。周派唢呐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第九代传人周车。周车与外甥潘进喜于1957年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以传统曲目《雁落沙滩》荣获演奏一等奖。中塬吕派唢呐粗犷豪放,刚健有力,以“哨子硬”著称。北塬唢呐,因唢呐筒杆系竹制,音色高亢明亮、
蛟龙转鼓
起源于明朝,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西部地区,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其曲牌、舞蹈、鼓点、表演技法等全靠民间艺人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由于战争、饥荒、灾难等原因,其多次失传之后又失而复得。改革开放以来,“蛟龙转鼓”经过艰苦挖掘、反复整理,再次活跃在民间,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老一代身怀绝技的老鼓手、老号手相继去世等原因,“蛟龙转鼓”再
弦板腔皮影戏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
农业始祖后稷传说
在陕西省咸阳市的武功县故城东门外,屹立着的后稷教稼台,犹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农业史书。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开创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千年历史流转,关于后稷的传说故事一直在这篇土地上生生不息,寄托了人们对农业始祖后稷的尊敬、敬仰之情。农业始祖后稷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武功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漆渭纵横、土地肥沃,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据《史记》载,周民族始祖农业大师后稷曾出生在这里,世称武功是中国古农业的发祥圣地,炎黄子孙的摇篮。武功县是古有邰之地,毗邻杨陵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神农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创建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教稼台巍巍屹立在武功故城东门外,犹如写在中华大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门神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传说中的秦琼和敬德是唐名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憧憬和喜爱。贴门神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之一,每逢除夕,人们便把旧门神撕下来,换上新门神。门神,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宅门的神灵,是古代人们想象出来的宅院保护神的统称。过去门神主要贴于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避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包括捉鬼门神、武将门神、祈福门神等等。一般宅第大门饰武将门神,内室门户贴祈福门神。捉鬼门神一般画着钟馗,武将门神大都为秦琼和敬德,祈福门神多作与福、禄、财神相似的文官打扮。汉族民间旧时风俗,过春节时家家户
泾河号子
泾河号子又叫泾河船工号子,是船工在泾河上摆渡时所唱号子,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泾阳、高陵一带,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泾河水流平稳,因而泾河号子较流畅悠扬;泾河号子歌词很少,以泾阳当地方言的吆喝声或呼号为主。泾阳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是中国国大地原点所在地,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称。这里地势平坦,土肥水美,历史上就以“关内膏腴之最”著称。泾阳因地处泾河以北,在古代以水北为阳,故名泾阳。泾河自王桥镇谢家沟入泾阳县境,张家山出谷,流经泾阳全境。泾阳因泾河而命名,也因泾河的孕育、滋润而发展。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位于泾河下游的泾阳则在泾河流域最具重要的历史贡献。秦
监军战鼓
监军战鼓是陕西咸阳永寿县汉族民间音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监军战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集体演奏的音乐形式,表演人员少则三四十人、多则百余人,因而表演起来,鼓点整齐,声势震天,有着震撼人心的气势,使人遥想古代战鼓的鼓舞士气,冲锋险阵的威武壮观场面。监军原系武将职官名,监军战鼓是唐时鱼朝恩在永寿县驻节开府而得名。明清时,地处联结陕甘官驿大道上的监军集镇,商贾云集,贸易繁盛,口外的食盐、皮毛、药材,关内的粮食、布匹、烧酒都经此运往南北,驼队、马车络绎不绝。1930年永寿县治由永平迁出至监军,西兰公路穿城而过。监军战鼓代远年深,历史悠久。据群众口述,监军战鼓是随军做战时鸣金击鼓之战鼓的鼓
西关老龙
西关老龙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为“鱼龙变化”:在舒缓有序的锣鼓声中,由两人抬着龙门置于场中,四人各擎两盏鱼籽灯在场中上下翻舞滚动,忽明忽暗,忽聚忽散,游来游去,最后聚在场中,鱼籽也叫“云朵”,既可代表老龙被请上岸后聚云降雨时云的动态,又可代表鱼籽在水中飘忽不定云游的舞蹈情景。等到鱼籽散开退回四角,这时龙门又钻出四尾金色鲤鱼,表示鱼籽变成了鲤鱼,四盏鱼灯跑出“二龙出水”图案,冲出龙门之后,好似在大海中邀游,一会儿腾浪跳跃,一会儿穿梭追逐,最后聚在场子中央,在一把烟火中,鱼又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鳌了,鳌游出龙门之后,便在鱼群中穿梭游玩,破浪腾跃,忽而同鱼儿嬉戏玩耍,忽而围鱼追逐。游回龙门后,直到一道烟
泾河竹马
枣坪竹马的表演程序可分解为:1.“教场操练”(又称“亮相观灯”)——依次单个“出马”;“点将”即每个表演者向大元帅报出所扮角色名称;紧接着绕场,过中灯后分为双队停列两边,然后由引马人在场中指挥双方对杀,以协调队列。引马人指挥双方各队一人出场,相互转灯后回到原地,及至每人完成此动作。2。“马占四角”(又称杀帐)——即领受元帅指派的任务后,整个队列以不同的表演程式将场子四周跑遍,也类似于“踢场子”,向四周观众亮相致意;3.“蚰蜒滚豆”——依次单马“出场”;引马者绕头马滚圈,头马绕二马滚圈,二马绕三马滚圈,依次类推,形如蚰蜒滚豆。4.“双蚰蜒滚豆”——依次双马同时出场,表演“蚰蜒滚豆”。5.“万马奔
民间社火跑旱船
跑旱船是咸阳民间社火的一种形式。表演时一戏装女子置身糊制的彩色龙船之内,手中舞扇;另一花脸艄公,执篙撑船。跑旱船妙在一个“跑”字,各表演队都有自己的跑法。一般演绎的故事是:一阵紧锣密鼓之后,老艄公匆匆上场解缆撑船,作速行进。在锣鼓乐伴奏下,船在场内做倒8字运动,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船行速度也不断提速,继而绕场一周后搁浅。艄公下船,挽裤捋袖,跳入水中,撬抬扛推,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船撑入深水。又是一阵快行船。接着船入漩涡,连连打转,老艄公手忙脚乱,力排险情。这时,船身起伏跌宕,频频倾侧,船上女子惊慌失态,场上锣鼓点愈发紧迫,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险情排除后,船身出现漏洞,水流涌入船舱,老
弦板腔
弦板腔也叫“板板腔”,是我市主要得地方剧种之一。由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击鼓乐器“板子”而得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及陇东地区,为陕、甘两省群众所喜闻乐见。据考证,皮影戏“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弦板腔”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剧目取材
咸阳秦腔
秦腔是咸阳主要剧种,又名乱弹、桄桄子、梆子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的板腔体戏曲。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史书记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阳的秦腔班社已为数众多,如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乾隆时期(1736—1795)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
拉犟驴
流行于我市永寿县一带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清乾隆年间蒋基编篡的《永寿县志》记载:“乾永古朴无杂戏,每逢佳辰令节,酒礼肴核;各从其便,家人父子各尽其欢,惟元宵社火扮演故事、船灯、竹马、采茶、秧歌,近今始有,古昔无之”。可见永寿民间舞蹈在清时已很兴盛。拉犟驴主要表现老婆骑驴进城看“社火”时,在路上发生的故事。出场前驴长嘶一声,接着驴就犟着脖子,拽着孙子乱跑。孙子勒紧缰绳,与犟驴争持。老汉急忙追赶。老婆拉紧驴嚼口,惊慌失态。老汉絮絮叨叨弹嫌孙子拉了条犟驴。老汉与老婆的幽默对话,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舞蹈在表演骑驴上坡、下坡、过河时的动作真切、情感细腻。既表现老婆各种骑驴技巧,又刻划毛驴的倔犟。通过老婆、老
牛拉鼓
“牛拉鼓”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大型鼓舞,在咸阳、户县等地广为流传。所用之大鼓高约120厘米,直径约140厘米。因鼓身较大,须用牛车拉运,鼓手要站在牛车上敲击,从而得名“牛拉鼓”。1986年夏,咸阳市文管会在考察旬邑县子午岭山区秦直道兵站遗址时,发现了一座明代万历年间建造的大王庙,大殿墙壁上仍保存着一幅反映古代群众击鼓敲铙欢迎军旅征战凯旋的大型壁画,生动的反映当时群众已用敲锣击鼓表现人们喜悦欢快的兴奋心情。清代路德在描写咸阳社火的词中写道:“平声牛虎斗,万人海洋鱼龙突,听鼓铙,打出太平歌,歌佳节。”建国前,当地群众每年都自发成立“同乐会”,由会长出面挨家挨户筹集资金,组织社火活动。同乐会除组
东寨十八罗汉
东寨十八罗汉是清末商人周金城用佛教故事人物整编而成的民间舞蹈节目。150多年以来,经过周家世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十八罗汉艺术更加成熟完美,引人入胜。在铿锵悦耳的锣鼓声中,只见九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罗汉,各自肩负一个少年罗汉,自始至终在场上变换各种队形,戏耍各种花样,不断地给人们以悬、惊、险、妙、美的视觉冲击,让人们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这些套路主要有大汉挎娃(挎娃),蹬坛拜将(蹬瓮)、金门牌坊(单、双牌坊),通天大柱(通天柱)、金蛇退壳(蛇退壳),莲里生子、叩拜观音、三阳开泰(真、假三节)、日照四门(四门),四柱擎天(四柱)、八吉祥轮(地轮子)、喜过天桥(过桥)、五娥展翅(
丁兰刻母
“丁兰刻母”是二十四孝中唯一的由不孝转为大孝的典故,丁兰墓在兴平市子孝村保存至今,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丁兰,汉时人,幼年丧父,小时候丁兰对母亲很不孝敬,常常打骂。有一天,丁兰耕田间歇,见一羊羔双膝跪地而食母乳,又见一小乌鸦衔食喂养残老乌鸦。触景生情,思之悔矣,不禁泪下,此时母亲正巧为丁兰田间送饭而来,丁兰急忙去接,慌忙中手中牛鞭忘记丢掉,母亲见丁兰执鞭而来,疑为嫌其送饭来迟,一时心如刀剜,后悔有此不孝之子,遂撞死于地头树下。丁兰丧母后,将树伐掉,刻木奉母,供奉于堂,日进三餐,从未间断,一时间丁兰成为忏悔孝母的典范。民国二十四年,兴平县长段民达为丁兰祠题“诚孝格天”牌匾,以倡“百善孝为先”。
秦汉战鼓
古人作战,战鼓助威,相传秦汉战鼓是秦始皇掌旗官相传。秦始皇横扫六国、刘邦征战打天下,都用此鼓调,故而得名。秦汉战鼓流传承至今,大约有两千年的时间。秦汉战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陕西省咸阳市,汉阳陵脚下的掌旗寨村民们逢年过节一直打着的这种鼓调。秦汉战鼓增添了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该鼓阵容少则三五十人,多则数百人,着古代将士服,主鼓后有“秦”字大旗,旁有数面副鼓助敲,百面铙锣紧随鼓调起伏。秦汉战鼓分为三部曲:第一部为出征曲,也叫慢三火,悠扬动听、威武庄严,听似严阵以待的部队,时刻准备取胜千里;第二部是交战曲,也叫紧三火,还叫鸭子拌嘴,紧凑激烈,排山倒海
咸阳社火
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在上根指形态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1人,多者10余人
旬邑剪纸
剪纸、旬邑人叫“窗花”。盛行于妇女之中,在本县甚为流行。其中以库淑兰的剪纸最为著名,蜚声海内外,其作品纹式多样,造型犷丽独树一帜。作品的主要特色是,以彩纸剪贴成画,色彩主要以红、蓝、黄为主,所剪内容以旬邑民俗生活题材和个人幻想题材为主,表现手法独特,作品内涵深刻,1992年3月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旬邑也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现代民间剪纸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