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特产
汉中民俗文化
张骞文化艺术节
张骞文化艺术节:由城固县人民政府主办,每年11月份的每一个星期六开始,时间半月,地点在张骞纪念馆,主要内容有集邮、花卉、盆景、根雕、书画、文物展览、张冬生平事迹展,以及文艺演出和经贸洽谈等。
扫五穷
扫五穷,又称扫五魔,扫五群,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是一种鲜见的民俗现象,它只发生在中国汉水上游的汉中洋县及其周边地区城固、西乡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五,由社火会出面,在村民中挑选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化妆成红、黑灵官,孙悟空,喜神,土地神,广成子,托塔天王李靖,毛女子等,在铿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由“土地神”领路,挨家挨户在村里走一遍(认为这些法力无边的天神会驱走五穷)。毛女子手拿小簸箕和小扫帚,在每家屋里扫几下(象征性的做几下清扫的动作),表示将家里的五穷扫走了,家中就会平安,不受邪、魔、病、贫缠绕了。有些妇女还请毛女子在新生婴儿身上扫几下,预示婴儿不生疾病,健康好养。主家除敬神、
城固柑桔节
城固柑桔节:由城固县人民政府主办,从2000年开始,以后每年举办一次,从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开始,时间半月,与张骞文化艺术节同时举行,以采摘柑桔、体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
洋县碗碗腔
皮影传入洋县,形成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地方剧种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称“皮影”。主要在夜间用油灯、汽灯、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老百姓俗称“灯影”。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既具有弦板、灯碗腔色彩,有脱离弦板、灯碗腔而自成体系,成为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陕南民歌
【陕南民歌】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一声山歌,忧愁尽忘;深山寮棚,保秋守哨,点燃篝火,倚着-,一声山歌,孤独尽消;插秧蓐草,晒谷扬场,一排排、一对对,你挑我应,歌声搅着笑声,山也陶陶,人也陶陶;隆冬时节,围坐火塘,夫唱妇和,火洋洋,人洋洋,其乐无穷。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
汉中曲子
汉中曲子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汉族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角色也有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由于汉中曲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他剧种和各地戏班,在大型演出时都要应观众请求加演汉中曲子戏。汉中曲子的历史渊源汉中曲子,是由古人念曲子发展而来的,是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汉中曲子是秦曲在汉中的演变,是地方乡风民俗、民间文艺的最合适的载体,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文艺形式和自娱自乐的方式。通过研究,其渊源如下:一、汉中
西乡茶酒文化
茶酒文化茶是西乡特产,茶也是西乡家家户户必备之品,来客后首先要倒茶。过去一般来客后才烧开水泡茶,现在备有热水瓶,随时可泡茶。但人们习惯沸水泡茶,端上茶主人陪着客人喝茶、抽烟,叙情议事。古时候,西乡最红火的地方要数茶馆了,上集镇买卖,坐在茶馆里等生意,谈生意,讲价钱,以打发时间。边远农村人办完事顺便泡一碗茶歇气提神,至于年老无事者更是茶馆听书喝茶的常客。其实,现在西乡的每一个家也是一个小型的茶馆。西乡人敬茶很讲究,向客人奉茶要双手捧杯,轻放,讲究茶礼。家中晚上看电视喝茶一能防辐射,二能提神缓解疲劳。许多家庭饮茶讲究医理茶诀,根据自己的体质喝茶,“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能明目,烫茶伤五内,饮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是流传在蔡伦的封地、葬地和造纸实验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龙亭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蔡伦造纸传说优秀的民间文学,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龙亭蔡伦造纸传说形成于东汉朝代。二世纪初叶,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由其养子、蔡氏后裔及龙亭故县乡民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推广传播,其后世代相承,保留至今,随之而产生的蔡伦在龙亭造纸的许多传说也口口相传,生生不息,保留到今日。在龙亭及县域内一些地方有以蔡伦造纸法进行生产的民间构纸及龙须草纸、竹纸作坊和遗址,这些作坊和遗址,几乎每一个都有一个生动的传说故事。我国东汉永元(89—105年)年间,在朝廷担任尚方令(东汉皇家作坊1)的蔡伦曾由洛阳抵长安,经子午道至龙
西乡婚俗
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妇女到婚龄,“娃家请人说媒,女家望人说媒”。“媒不媒,跑三回”,既使双方有恋爱基础,女方父母为女儿终身大事负责,也得让介绍人多跑几趟,才能“放话”。如果女方无意则以各种理由推辞,介绍人就不再登门。双方同意,方可“认门”,也叫“看门户”。介绍人领着男娃到女方家里,给双方父母介绍情况,当面征求意见,男女双方表态同意后,再经过一段接触交谈,下一步就可“订婚”,也叫“为订”。媒人穿梭交谈协商选定吉日,互送订婚礼物,双方父母及亲朋见面认识,从此正式建立这门亲事。男娃逢年过节均到女方拜年送礼。到了法定婚龄,双方办理结婚手续后,再举行婚礼。婚日必须提前约定,女方备嫁妆,男方收拾新房
西乡葬礼习俗
葬礼西乡人很注重孝道和骨肉情谊。“葬礼”往往比“婚礼”还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准备棺木、寿衣。年过七旬的老人,早已准备好“寿木”、“寿衣”,落气后“净身”、“穿寿衣”、“装棺”。将“亡灵”停在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一般亡故后三日上山,“人死无牵挂,入土最为安”。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经过七次,再逢百日烧“百期”,一周年上坟、垒坟,直至三周年,整个程序才结束。山区葬礼最突出有0:一是“哭丧”、二是“叙话”、三是“唱孝歌”。“哭丧”老人去世后,儿女十分悲痛,以哭表达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泪无声,女孝子从“入棺”、“
洋县民间社火
洋县民间社火历史悠久,代代相承。其群众参与人数之多,囊括内容之丰富,盛况之空前,实属罕见。洋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社火艺术,首推谢村一带。早在清末和民国期间已闻名遐迩,,智果寺周边,几乎乡乡有社火,村村有箱杖。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为社火游演日,他们在自己居住的村社、乡间及集市游演完毕,都要涌入县城参与社火比赛活动,以展风采,决一胜负。谢村民间社火艺术始于元末明初,脸谱规范正宗,组装高、险、奇、特,种类繁多,新颖别致,具有浓浓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1984年,陕西电视台专题播放,深受三秦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谢村高跷,俗称高脚社火,一般选16-20岁的青年若干,着装后,分别以1-2米柳木杠紧
端公戏
端公戏,俗称“坛戏”,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陕西省汉族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端公戏主要活跃在陕西省汉中市,其产生与陕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密切相关。汉水流域,南接巴蜀,东连楚土,风俗毕近,文化一体,巫觋之风颇盛。《汉书》《宋书》《地理志》中都有“汉中之人,不甚趋利好祀鬼
四船扑莲
“四船扑莲”流传在城固县汉江河畔的白岩村一带。舞蹈通过四个船姑娘,驾着四条彩船,在四个艄公的协力配合中,围、追、扑、赶一朵莲花的表演,表现了水乡人民追求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四船扑莲”流传在城固县汉江河畔的白岩村一带。舞蹈通过四个船姑娘,驾着四条彩船,在四个艄公的协力配合中,围、追、扑、赶一朵莲花的表演,表现了水乡人民追求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老渔翁和他的女儿爱莲,去汉江河打鱼赶早市。爹背小舟,女提网篓,天明之前路过莲花池畔,突然一团金光射来,把老渔翁吓了一跳,女儿眼尖,急忙叫爹爹向池心看去,原来是一朵斗大的金莲花。二人立即把小舟放进池中,向金莲驶去。谁知那朵金莲是
曲子坐唱
俗称“念曲子”或“板登曲子”,清代多为文人自娱,故有“室内雅乐”之称,是城固说唱文化的代表。曲子演出形式为坐唱,只唱不说,没有表演;选材广泛、讲究文辞,力求诗情画意;调词旋律精雕细琢,形成独立格律,二人对唱或众人同唱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至今广为流传的有《十劝郎》、《十字歌》、《哭七七》等。汉中曲子请君赏,师传口受渊源长,及至进入新世纪,唯有城固在演唱。团队数十分布广,演职人员技能强,文献大师铸新篇,天籁雅韵得弘扬。
城固架花
城固架花是中国民间刺绣工艺的一种,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架花设色单纯,大多绣品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色彩鲜明沉着,饱和而谐调,注重黑白对比效果。城固架花最典型的组合图案是“五果花”,果中有花、花中有果,传统代表作品有《十子图》、《大舜耕田图》、《状元祭塔图》、《鲤鱼跳龙门》等。城固架花既有江南水乡之雅致,又有北方宏大之气势,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和人类文化美学史的实录,在西北地区独放奇葩。2010年,《城固架花》跻身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初看童子在戏玩,越看越多越耐看。变中有奇奇生变,传世佳品天外天。
春倌说春
春倌说春是陕西汉中、安康地区和川北、陇东的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说唱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冬春季节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有时进入街道或住户密集的村庄时,采取双人对唱、接唱和联唱,演唱效果更好。每演完一户,春倌送给一张春帖,户主会给春倌“封礼”,给粮食或钱。这种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乐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唱词内容十分广泛,唱本师传徒承,时常即景编词,遇啥人说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语言风趣诙谐,演唱和仄押韵。演唱内容紧跟时代,唱词随时随景更换,因此,往往是脑子灵、反应快、有文化、言辩能力强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春倌。春倌说春历史渊源春倌说春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
贯溪村地围子
“地围子”是流传在西乡县白龙塘乡贯溪村的一种民间小歌舞。它通过载歌载舞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长期流传地围子的贯溪村,地处牧马河边,过去当地村民为解决贯溪渡口桥、船维修资金,曾组织“船桥会”。每当春节耍灯,就由这一民间组织筹备地围子等节目的演出。当地俗话说“三年不要灯,人死马遭瘟”。灯会有会首、灯头(监使)和会员,会首由群众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由他指定灯头,组织安排演出。灯会每年收入就用于修庙、造船和架桥。“耍灯”又称“闹社火”,是当地各种民间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地围子是整个耍灯队伍中的中心节目,常和“打锣镲”、“跑竹马”、“火狮子”等同场演出。演出程序是:紧随灯队进入场地
洋县佛教音乐
洋县佛教音乐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其历史见证的雄辩性和自身的原生态性、完整性、实用性让世人称奇。洋县佛教音乐是我国佛教音乐中的出类拔萃者,是我国西部民间音乐杰出的代表作,它从西魏时代诞生以来,历经千余年,至今仍流行在陕南洋县一带。洋县佛教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有四:其一,洋县佛教音乐是繁荣的汉唐文化的见证,表明了汉唐文化向我国南部传播的现象,雄辩地说明了汉唐文化的影响力。洋县域内有两条主要的古道路,一条为傥骆道,其北口在西安市周至县西南的西骆峪,南口在洋县傥水河谷,全程480华里,步行4天可达;另一条为子午道,北口在今西安市长安县南的子午谷,南口在洋县龙亭镇,全线660华里,步行
城固庙香节会
庙会、香会是历史上遗留的集市形式之一,伴随宗教,一般多在寺庙及其附近山岳、集镇举行。起始纯为庙祭,后渐演变为物资交流会。一、城隍庙会会期三天,从农历四月十七日起会,十八日是正日,庆贺城隍寿辰。二三家戏班在城隍庙戏台和上察院新搭戏台昼夜演出,各献技艺,激烈竞争,唱对台戏。庙内或富宦、商贾、社会名流陈设家藏文物古董,让人观赏、品评,谓“摆六所”。庙后寝宫有马畅和本县两家自乐班演唱。寝宫上悬一对九莲灯,所需菜油由香客捐供,三昼夜不熄。正日,人们抬木制城隍塑像出驾,走正街、穿西门,到北城后树林小憩,再绕道由东门入庙。长工、店员均于此日休假赶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兵工厂迁至城隍庙
芯子社火
社火在清代由关中传入城固,每年春节民间都要耍社火。芯子社火是社火的一种,讲究高、惊、险、悬,由芯子和杠子两部分组成,杠子刨光两端安装抬把,中间打卯,上芯子时套卯。芯子上1至3人,分称单芯、双芯、三芯或悬芯。旧时表演的《船仓借伞》、《草坡传信》等,形象鲜活、风趣滑稽、诙谐幽默,可谓名副其实的民俗舞蹈艺术。虚中有实实有芯,总将扮相饰逼真。嬉笑忧乐随情移,谁说社火不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