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东特产
海东民俗文化
藏族婚宴十八说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其表现形式是当地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最盛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藏族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很高。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婚宴十八说,是贯穿于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的十八种颂祝类说辞,主要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的藏族群众聚居乡,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基本上处在脑山和浅山地区,
撒拉族婚礼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的生活中绝迹,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突厥文化圈的撒拉族风俗中得以传承,因此它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撒拉族的婚礼中保留的“堆委奥义纳”是一出以民族迁徙史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带有一定话剧特点的民族舞蹈,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婚礼中尚有保存,但是由于社会变革,婚期缩短,这种表现形式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老年
土族婚礼
互助土族地区流传的土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土族婚礼习俗是土族人民通过与自然界的斗争和长期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载歌载舞活动中完成的,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婚俗分几个步骤,第一步说媒,第二步定亲,第三步讲礼,第四步就是结婚仪式。结婚的前一天是女方的出嫁之日,需宴请亲朋好友,男方则在这一天下午请两名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纳什金”(即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穿戴的服装、首饰,拉着一只白母羊(象征着纯洁和财富)到女方家娶亲。此时,女方家故意不给纳什金开门,并由阿姑(年轻女子)唱起悦耳的“花儿”,让纳什金对歌,还从门顶上向纳什金身上泼水,以示吉祥。直到阿姑们被唱得无歌以对
拉仁布与吉门索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两人从雇主关系发展到热恋关系。由于吉门索兄嫂的百般阻挠,这对恋人的爱情终归于失败。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族群众最喜欢演唱的一首叙事情歌,在不同的流传地区有不同的风格。在演唱方式上,拉仁布与吉门索以男女对唱为主,但不同于一般问答式对唱。演唱的曲调独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拉仁布与吉门索》完全用土语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区,
土族纳顿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
瞿昙寺花儿会
瞿昙寺花儿会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瞿昙寺花儿会还具有深厚的民
七里寺花儿会
七里寺峡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南古鄯镇境内的小积石山麓。在这里举行的花儿会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八方群众盛装举伞结伴而来,六七万人云集峡谷,通宵达旦对唱花儿。七里寺花儿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演唱者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无任何乐器伴奏;演唱内容多为情歌。演唱者一般一手轻捂耳朵,根据内容需要用不同的“令”来演唱,所唱曲令达四十余种,代表曲目有《古鄯令》、《1令》、《二梅花令》等。七里寺花儿会由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峡内药泉的吸引力,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七里寺花儿会上歌手众多,除了著名“花儿”歌手到会,周边地区会唱花儿者也常常到场助兴,有许多老歌手
丹麻土族花儿会
丹麻花儿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1,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举行,会期为五天,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举办丹麻花儿会的丹麻镇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部,是一个土族聚居乡镇。丹麻花儿会起源于明代后期,盛行于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认为是低俗野曲会而遭到禁止,一度中断,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据专家认定,“丹麻花儿会”起初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性质的传统1。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场。丹麻土族花儿有《尕联手令》、《黄花姐令》、《杨
财宝神
“财宝神”是产生、流传在河州地区汉族群众中的说唱艺术,是积石山汉族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情民俗。王沛先生在他的《河州说唱艺术》中描述到:“河州财宝神,以汉朝苏武出使匈奴时与猩猩婚配生下‘毛老僧’的传说为主线,表现反穿皮袄、头插鸡毛、怀揣宝物的‘毛老僧’给千家万户送财宝,城乡的人们接财神的喜庆场面。送接双方的‘老师尊’组成演唱班子相互问答,妙语连珠。从傍晚进村到拂晓出庄,双方对唱贯穿始终,中间有时穿插说白。似说似唱的基本唱腔中偶尔出现不同曲调的对比。唱词的即兴性、锣鼓伴奏的古朴性、演唱形式的酬答奉和性,表现着浓郁的民情民俗。春节期间是整装表演的时节,彩灯闪耀,鼓锣铿锵,走村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指的是在我国撒拉族特有的建筑形式——篱笆木楼的传统营造方法。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是土木石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2008年,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约13世纪(元初)时,撒拉族从撒拉克(土库曼斯坦境内)迁移到青海省循化县,生活在此的撒拉族人,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并结合周边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文化,修建了独特特色的篱笆楼建筑。据调查,留存至今的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主要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岸边的清水乡孟达大庄村。篱笆楼在撒拉语中叫“巴里奥依”,篱笆木楼通常分上、下两层,上层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