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新余特产
新余民俗文化
夏布绣
夏布绣又称夏布刺绣,质地粗犷古朴、经纬分明,绣面配色淡雅、质感强烈,造型淳朴自然、栩栩如生,感情色彩浓郁,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喜庆婚嫁、生儿育女等方面。造型上,夏布绣有明显的环境地域性、寓意体现出纯净的乡土平民性、象征中的世俗生活理想性、造型风格的自然真实性和布局结构的雅俗共谐性,充分体现了夏绣的厚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的一种类型。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叫天鹅姑娘、羽衣仙女、仙鹤女等。中国毛衣女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故事梗概是: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这个姑娘不能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后来,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在敦煌石室中收藏的唐代句道兴《搜神记》中,有一篇《田昆仑》,是毛衣女故事比较发展的形态(罗振玉《敦煌零拾》七),除了和干
仰天岗双狮吐球
双狮吐球又名章家狮,是今新余市城南四眼井一带及仰天岗北麓下枥村章姓家族祖传灯舞,从南宋(1205年)传入至今800多年。它是一种祈福求顺的民间舞蹈,承载着新余市民间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该舞由新余古县城北门(今新余市区城南玉几山巷、万家巷、四眼井一带)玉几山下的章家村发源。耍新年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春节期间较普遍的一种娱乐活动,有舞滚龙、打拳、唱三脚班、花鼓戏、滚狮子、打麒麟、玩凤凰灯等,那时地方花鼓演出等活动频繁,县城附近村庄每逢“菩萨出案”“天花会”、正月元宵等节庆时,朝拜场面尤为壮观,南宋章家一个大官从外地把狮舞引进章家村,经族人改造与创新为“双狮吐球”,每当表演于街头时,观众拍手称赞
新余夏布刺绣
夏布刺绣是用绣针穿引丝线,凭借绣针往复穿刺,引导丝线在夏布面料上留下针迹,以线迹的细密排列组成栩栩如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或图案的手工技艺。夏绣在传承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多采用平绣针法,是在刺绣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针法之一,具有绣面平整、线迹精细、针法丰富的特点,宜于塑造各种形态,运针方式、起针、落针都在图案的轮廓边缘,针脚排列匀称、线迹平行、不重叠交错,纹样之间的线条,靠突出底面来表现,俗称“水路”。平针绣中包括齐针、搀针、抢针、套针、施针、接针、旋针等多种针法。根据图案等的不同,灵活运用针法。夏布刺绣配色淡雅、水墨形态表现分明。夏绣产生于民间,起源于北宋初年,千百年来,民间妇女的夏绣多为贴近民间装饰
渝水凤凰戏牡
凤凰舞(又名凤凰戏牡)是渝水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原沙土乡)夏家村万姓祖传的民间灯舞。该舞原系宫廷灯舞,起源于明初,明崇祯年间传入万家,距今约三百余年。据《新余县志》和万姓家族古谱记载,明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回乡省亲时,经皇帝恩准,将凤凰舞全套人马(舞者、乐队、道具)带回家乡——夏家村表演,并将该灯舞表演要领、乐队演奏技巧和道具制作技术传授本族万姓青年,因此,人们又称“凤凰舞”为“万家凤”,凤凰舞传入万家后,经过艺人的不断加工演变,如今已发展成龙凤呈祥的龙凤灯舞。凤凰舞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灯舞,它可在广场、街头表演,亦适合舞台演出,风格喜庆热烈,场面栩栩如生,
渝水观巢推车灯
观巢推车灯是流传于渝水区观巢镇一带的传统灯彩。它以浓厚的乡土气息,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而著称。观巢推车灯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每年旧历正月初二、初四在本村表演,谓之“拜年”;“八朝”(旧历正月初八)过后,开始走村串户,最初只攀同族,后因群众喜爱,逐渐打破常规,邻近村庄也连年走访,成为增进友谊的纽带,但灯艺只授同族,从不外传。载歌载舞是观巢推车灯的特点,男女对唱虽是喻物唱景,也有表示男女恋情之意。舞蹈始终以“茶花”为中心,组成各种生动活泼的画面;有大的转动、小的转动,也有大、小交差绕转,中间穿插比较复杂,舞蹈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步法不时变化,舞姿十分优美,歌中有舞、舞中有歌,使整个舞蹈丰富多
渝水民间谚语
自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在新余这块古老土地上,先民辛勤劳作,倔强生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积淀了多元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加工业、采掘业和冶炼业,开放的佛道风气,使新余地区经济发达,黎民富庶,思想活跃,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新余地区先后有进士及第者350多人,官居三品以上的5O多人,位列宰辅者7人。这方热土,不仅孕育了《天工开物》那样的科技巨著及汉牛充栋的诗词歌赋、华章典籍,还创造并流传大量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在新余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的民间谚语,就是这种草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余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余民间谚语,数量大,流传久,且以其独特的魅
新余花鼓戏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人们向来只知有赣剧、采茶,其实,以新余市为中心的新余花鼓戏,呈辐射状,向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向北衍至上高、高安,向西倒流万载,存在着历史久远、师承清晰、剧目繁多、声腔强大的一路花鼓,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播洒所至,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迹。早在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年间,与新余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演变为新余花鼓戏。由于吸收外来剧目与发展本剧种独有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
分宜赛龙舟
龙舟赛是一个融和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运动。划前先将龙舟用软蔑捆紧并用桐油涂抹,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日,先把龙舟划往分宜的昌山庙朝神,并供“三牲”酒礼供品,以谋图神保佑该船平安无事,速度快。然后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优胜者本村自行庆功,街墟店铺馈赠包子,每年观众不下万人。洋江自宋雍熙年间建乡以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便利用两江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端午期间赛龙舟,逐渐发展成为代代相袭的习俗。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洋江历来盛行龙舟竞赛,江河两岸站满
分宜夏布制作技艺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气排汗,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1997年经县农业局申报,国家授予分宜县为全国唯一“中国夏布之乡”称号。分宜具有全国最大的夏布染缜加工企业,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精制夏布。宋时袁州知府刘克庄在进贡《表》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明崇桢年间,科学家宋应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谕时期,对种麻织布进行实地考察,在其
分宜木砻制作技艺
木砻是民间用于谷类脱壳,使谷壳和米粒分离的工具,分宜方言称之为“推子”,又名磨。木砻的制作工艺在当地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木砻使用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亦有记载,它作为碾米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碾米机器发明的到来,曾广为流传的推子已渐被取代,然而由于推子碾出的糙米没有破坏米粒的表皮,这种古老的碾米方式碾出的糙米是酿酒的最佳材料,木砻碾出的米可以用来酿酒,酿出的酒有一股独有的清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木砻碾出的米还可以制作米粉、年糕等一系列米制品,因为木砻碾出的米完全是手工碾制,所以其制品也有无污染、环保等特性。因此推子在一些乡镇沿用至今,如湖泽镇等地一直流传下来。作为碾米的
分宜凤阳唢呐
分宜县凤阳乡风光秀丽,颇具田园特色。凤阳乡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喜好舞龙、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尤其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凤阳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凤阳唢呐就以家族传承方式形成派别,接辈传辈,没有间断。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凤阳唢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乡村艺术的民间文化代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了重要的文化推广作用;是构建人性化社会中的一种独具代表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