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凉山州特产
凉山州民俗文化
阿古合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阿古合”,意为“唱阿古”;在凉山阿都地区的古彝语中,“阿古合”最早是“阿(以低降调)果合”,“阿”无实际意义的前缀词,“果”古彝语词汇,涵义是“死了”,“果”逐渐演变为现代白话的“古”,“合”即演唱的意思;“阿古合”意即“对死者演唱”。在举办丧事的过程中,通过祭祀和吊丧的形式,以仪式的方式为亡者演唱的歌,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产生年代】它的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无明确文字记载。但从彝文文献有关记述和彝语称谓的演变过程来看,它可能产生在彝族社会进入“兴祭祀”的氏族制时代。彝族的丧葬及礼仪,在先秦的文献中有“死则焚其尸”,“忧其不焚也”的记载。在彝文文献中有史尔俄特“买父”才知
擦窝制作技艺
“擦窝”是由味似苏达水的天然液体(本地称硝水)熬制而成的凝固物质,形似小饼,味苦涩刺苦。木里当地藏族呷咪语称“擦窝”,谱咪语称“得哎”。它是历史上在木里及稻城、理塘、九龙等藏区首屈一指的灵丹妙药。木里藏族自治县唐央乡同窝村马尔组的梦窝地以生产传统医药“擦窝”而享誉藏区,历史上当地居民都要上缴“擦窝”税,四面八方到这里交易、买购“擦窝”的人数以千计。它成为了当地居民重要的谋生手段。“擦窝”制作以其悠久的传承历史,灿烂的传承文化成为木里藏区藏族文化长廊中的一枚瑰宝。【产生年代】唐央乡的“擦窝”制作现有传承人次仁拉姆(45岁)介绍:她的祖辈们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古时人们生活极其困难,在梦窝地叫柯阿扎
彝族毕摩音乐
毕摩文化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最早是古代彝族社会的祭司和部落首领,具有崇高的威望与地位,其文化源远流长。《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西南彝志》载的“歌师”制度也表明了远在两千年前就有身负签筒、手持响铃、摇着神扇的毕摩深入各户作毕的情况。【分布区域】毕摩音乐主要分布于大凉山美姑、昭觉、布拖等地和小凉山的峨边、马边等彝区,尤其以美姑县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出名,美姑县境毕摩音乐又主要分布在拉马阿觉乡、合姑洛乡、苏洛乡、洒库乡、洛俄依甘乡、依果觉乡、巴普镇等毕摩世居的20余个乡镇。【基本内容】毕摩音乐是毕摩在仪式活动
朵乐荷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中,唯有由女性群体表演的歌舞“朵乐荷”,彝语又称“都火”。她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地方特色,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千百年绵延不辍,存留着原始歌舞的遗风古貌。【产生年代】朵乐荷的原始渊源无记载可考。它始终保持的徒歌、联袂、走圈的古朴而简单的歌舞形式,具有原始“三一致”“联袂踏歌”的特征,与青海大通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的舞人图相似,那里正是彝族族源的氐羌先民的生息之地,从中1出历史渊源。凉山彝族传说朵乐荷源自狩猎时代,男人们狩猎归来,围着火堆取食,妇女们围圈跳舞娱乐,就是朵乐荷的源头。火把节形成于农耕时代。同时,随着彝族父系氏族奴隶制的确定立,妇女地位低下,命运悲苦,平时没有聚会娱
口弦
口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世界性的乐器,为学术界公认。我国有文字记载它的历史很早,《礼记》说,女娲“承伏羲制,始作笙簧。”《诗经》称:“巧言鼓簧,颜之厚矣”;《穆天子传》:“吹笙鼓簧,中心翔翔”,簧即口弦。难得的是凉山彝文古籍《古候》中说“吸嘿莫夹在腰间,口弦莫捏在手上”,足以说明口弦是原始时代乐器的遗存。现今流传并保留原始形制的口弦,基本上为单簧(1片),用线连簧手指拉(址)的演奏方式。【分布区域】口弦虽然是凉山彝族中流传最广泛的乐器,而在布拖更加突出,分布于全县5个片区,3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1010个村民小组,特别是布拖县的拖觉片区、衣某片区等尤为普遍。【基本内容】1、乐器——口弦口
木模拉格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木模拉格”是彝族人民为老年人去世而举办丧事的时候演唱的乐曲,它有相对固定的曲调,有时由于内容的需要,个别演唱者对曲调稍作修改,以利于对唱词的完整表达。演唱形式是俩妇女穿着彝族服装,披着毡子,一人主唱、一人和,一般是站着演唱,边唱边走动。在死者还没火化前,为死者举办的丧礼过程之中,每天晚上都需要演唱的传统民歌。【产生年代】木模拉格没有具体的传唱年代可以考证,从唱词中分析,应当产生于农耕时代之前,人们以狩猎为主,部落战争频繁,神话故事普遍在民间流传,崇拜英雄的奴隶制早期。【分布区域】越西县的彝族均有传唱《木模拉格》这一风俗,以歌舞的形式,唱出彝族人们内心深处的故事。越西河谷一
邛都洞经古乐
邛都洞经古乐是为祭祀文昌的德行和善举,以音乐伴奏谈、诵、唱、念《文昌大洞仙经》的一种音乐形式,“经”与“乐”融合,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产生年代】邛都洞经古乐源于东汉时期邛都阑线(今越西县)金马山人张亚子所著《文昌大洞仙经》,张亚子自汉唐至宋元,北历代帝王诏封,延佑三年(1316年),被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成为中国主宰人间科举文运之神,各地建文昌宫祀之,成为读书人崇奉的偶像。西昌人将张亚子视为圣祖,所著《文昌大洞仙经》在西昌代代相传,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传承,在西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邛都洞经会,洞经会又称“文会”、“礼乐会”。邛都洞经古乐是随《文昌大洞仙经》的颂
义诺彝族民歌
义诺彝族民歌就是特指雷波地区的义诺民歌,是流传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义诺土语地区的传统民间歌曲。雷波自汉代置县,历代都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完整地传承着彝族民歌的传统,有富集的民歌资源,保持着原生态风貌。雷波义诺民歌包容了彝族民歌的整体形式和内容,而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产生年代】民歌从原始时代就伴随着人们的生息繁衍而产生。根据历史记载,雷波地区是彝族先民最早进入四川凉山之地,所以,雷波义诺地区无疑就是彝族文化包括民歌在内的发祥地。民歌的生存和发展,从本根上说就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生相随的。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衣》中讲述的英雄支格阿龙射落太阳后呼喊日出的祭祀,就是先民的原始巫
彝族阿都高腔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勤劳智慧的布拖彝族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繁重的劳作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压力,触景生情,以情起兴,信口高腔,抒发感情,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不断加工,不断创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歌谣——阿都高腔。【分布区域】彝族阿都高腔除分布在布拖之外,还分布于邻近的普格、昭觉、宁南、金阳等县,以布拖为中心和代表。在布拖遍布于全县5个片区、3个镇、27个乡、190个行政村,特别是拖觉片区的拖觉镇、洛古乡、乌科乡一带更为流行。【基本内容】彝族阿都高腔的内容一是音乐形态和风格。它的唱法以假声为主,歌头以真声
彝族克西举尔
克西举尔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古传承的民间乐器,在国内56个兄弟民族和本民族其他地区传统乐器中,它的形制及其演奏方法是独特而唯有的。【产生年代】克西举尔渊源于彝族先民远古时期,往上可追溯至原始时代。确凿的文字记载于凉山彝文古籍《古侯》(又名《公史传》,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编译,1989年油印本),该古籍在记述古代凉山彝族先民古侯、曲涅的迁徙历程中,有“彝箫莫夹在腰间,口弦莫捏在手上”之句,“彝箫”即克西举尔。凉山彝族先民是《西南彝志》所称的西南彝族共祖希幕遮之后裔,《古侯》所述凉山彝族先民(“六祖”中的泸、恒)向今凉山地区的迁徙,其时相当于战国时期。口弦被公认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侯》将其
彝族马布音乐
彝族乐器“马布”,在彝族民间器乐中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传统古老,流传广泛,深受彝族人民喜爱。【产生年代】马布,流传历史悠久,产生年代没有准确的记载,从器乐学的角度考察,马布属竹管簧鸣乐器,与我国古代的“笳”“筚篥”有渊源与演变的联系,与古羌人的乐器“其篥”形制类同。彝族源于古氐羌,马布也就古已有之。【分布区域】马布,在四川省内主要流传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越西、昭觉、甘洛、美姑、喜德、盐源,攀枝花市、雅安地区的彝族集中居住区,此外还有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其中在越西和昭觉流传更为广泛,主要分部于越西县的申果庄、普雄、城关中所、顺河和昭觉县的竹核、四开、解放沟等彝族聚集区,各分
彝族月琴音乐
凉山彝族“男弹月琴,女弹口弦”的习俗,是广传的口碑,月琴是凉山彝族有代表性的乐器,深受彝族人民酷爱。在长期流传中,月琴音乐的艺术水平和音乐文化两个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和深度。【产生年代】月琴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晋阮咸、秦瑟。汉唐时的“琵琶类乐器的实物,传于现代乐坛的,有阮咸(又变形成月琴)。”(常任侠《龙首琵琶与凤首箜篌》)月琴在彝族中流传最早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中记载有南诏乐器“有龙首琵琶(即月琴),如龟兹制”。绘于十七世纪的云南巍山文昌宫桥墩的壁画,“彝族踏歌”图中有月琴。四川凉山彝族流传月琴的历史,虽无翔实记载可考,但从有关传说和传承状况及联系社会历史考察,最迟至明清时代已有流
藏族赶马调
四川冕宁藏族民歌赶马调藏语称“木弱加”,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川、滇高原的零关古道、茶马古道上赶马人歌声的历史时空回荡。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产生年代】《赶马调》的产生与成型,与“茶马古道”的产生和发展有同步的时序性。早先的记载有“秦开五尺道”(今冕宁、喜德一带);《史记》司马相如“通灵关,桥孙水,以通邛都”;张骞在大夏、身毒见到“蜀布”、“邛竹杖”,说明已有古道存在。《西南夷列传》载“开蜀故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驮马、马队(俗称马帮)就是古道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赶马人(俗称“马脚子”)则是马帮的主人。古道穿越穷山恶水,赶马人冬去春来孤寂艰辛跋涉,
支格阿龙
支格阿龙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集体塑造的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传奇式的神话般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母系社会末期父系社会初期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的故事逐渐被提升为民族精神,在彝族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支格阿龙的故事在川、滇、黔、桂的彝族地区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故事具有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内容丰富、超地域、超方言等特点,对于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民族精神、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产生年代】英雄支格阿龙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众多的支格阿龙传说反映的都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的故事,折射出
摩梭人成丁礼
成丁礼是传承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也是摩梭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之一,摩梭人通过成丁礼及有关活动,吸收氏族成员,对少年进行社会责任、角色教育。【产生年代】成丁礼是人生通过仪式中最具意义的一种礼仪。在中国古代,一个人是否为家族正式成员,能否参与家族、国家的活动,要看他是否通过了成丁礼,即《礼记.曲礼》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左右出嫁前要行笄礼。摩梭孩子在十三岁时举行成丁礼,相传,在洪荒年代之后,天神给所有动物赐寿,谁能在天神赐寿之时应声,谁就能得到相应的寿数。赐寿这晚,天神首先喊了一千岁,大雁机灵,应了一声,得到了一千岁;喊到一百岁时,野鸭应了一声
藏族尔苏射箭节
射箭节是藏族尔苏人神圣的节日,是在民族文化中最具内涵的节日。射箭节,藏称“措乃屋”,顾名思义,为射箭习武之节在每个的农历三月初一进行。藏族尔苏不同于别的地方的藏族,其语言、信仰、服饰、风俗都有自己的特色。射箭节是为纪念古时英雄车莫阿刚发明弓箭、教人狩猎、训练箭术抵御外敌、抗拒灾害、安排生产的节日而起的纪念性节日,也是祭祀和祈祷丰收而开展的传统活动。【产生年代】据《吴越春秋》记载,我国弓箭发明于距今5000年的黄帝时代。射箭在周代就被列入当时教育的内容之一,当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许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举办各具民族形式的射箭比赛的记载。藏
嘎卓舞
木里藏族“嘎卓”舞又称“锅庄舞”、“歌庄”、“卓”等,俗称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分别有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嘎卓舞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是藏族聚居区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年代】“嘎卓”??一词由来已久,现“锅庄”,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木里藏族自治县流传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嘎卓”这个民间古老的舞蹈,早在吐藩时期就存在了。“嘎卓”与西藏奴隶灶和盟誓活动有关,后业逐步变成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和男女两排等形式。《清史秘?东志》音译为“郭庄”,迈
凉山彝族服饰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寒山区,人口约880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以睿智、勤劳和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彝族先民为世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凉山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在全国绝无仅有。【产生年代】据彝文古籍《起源经》记载,彝族弹毛擀毡,始创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在《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载:“哀牢夷知染采文绣蜀。”在彝族毕摩
彝族婚俗
彝族婚俗是一部“活态”的婚姻发展史,是研究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的不可替代的资料。彝族婚姻的缔结,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与整个家族、姻亲、邻居都有关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而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不论是穷古博今、互难才学的“克斯”、“克智”、“佐”等口头演述,还是优美动听的“牛牛伙”歌诗传唱,还是抒发离愁别绪、1包办婚姻的哭嫁歌等传统,抑或充满娱乐竞技色彩的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抑或抢狗食、不落夫家、圆房之夜的抓扯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产生年代】婚俗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伴随人类社
彝族《婚礼歌》
凉山彝族嫁娶过程中演唱《婚礼歌》,是彝族婚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参与人数众多,男女老少皆可。新娘出嫁前3—5天,寨子里的亲朋好友(由妇女组成)聚集到新娘家,即开始演唱娱乐,直到深夜才散去。气氛最浓、最热闹的是在新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当晚,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开导,以《阿嫫尼惹》开始传唱,随之《阿姨阿支》、《玻哈牛牛》、《喳扎喂洛左》等对唱相继展开。表演者身着盛装,或歌或舞,构成了一幅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产生年代】彝族婚礼歌是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的变迁发展,在古代岁月的流逝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从社会发展和人类婚姻的演进过程进行考察,从凉山彝族婚礼歌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作逆向探讨,寻找出它产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