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乌冉克”是蒙古诸部之一,原居住在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一带,故名为“唐努乌冉克”。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为逃避葛尔丹战乱,当时居住在唐努山一带的乌冉克人,携带畜群向东南迁涉至阿巴嘎左翼旗境内居住下来,过几年后大部份乌冉克人返回唐努山一带,但仍有部分人畜留在此地。当时,阿巴嘎旗王爷下令,让唐努乌冉克人归则速归,留则归附于阿巴嘎部。由于乌冉克人视该地为吉祥之地,便同意留了下来,并隶属于阿巴嘎左翼旗,被划分为六个佐领(苏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乌冉克羊随着它的主人,在当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牧民们精心培育,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良种——乌冉克羊。2009年6月,经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为畜禽遗传资源,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乌冉克羊
所在地域: 内蒙古
申请人: 阿巴嘎旗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乌冉克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吉日嘎朗图苏木、伊和高勒苏木、那仁宝力格苏木、别力古台镇、洪格尔高勒镇、查干淖尔镇6个苏木镇的71个嘎查 。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地处东经113°28′~116°11′,北纬43°05′~45°26′。东边与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相邻;西边与苏尼特左旗毗邻;南部与正蓝旗交界;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75㎞。草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存栏羊110万只,年出栏 58.9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乌冉克羊(Wu Ranke sheep),系喀尔喀蒙古羊血统,属肉用短脂尾粗毛羊。是蒙古羊的一个优秀类群。它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特定的光照、温湿度、降水、水质、地形地貌、土质等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种。素以生长发育迅速、抗严寒、合群性好、遗传性能稳定、具有多脊椎多肋骨特征、瘦肉多、肉质优良而著称。 1、独特感官特征:乌冉克羊黄头(颈)、褐青头(颈)为主,体躯白色。体格大,头略小,额较宽,鼻隆起。眼大而突出,颈中等长,颈基粗壮,鬐甲稍高,部分个体颈上部有鬃毛。胸宽而深,前胸突出,肋骨拱园,胸深约体高的二分之一,背腰平宽,体躯较长,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十字部略低于鬐甲部。尾形呈方园形,尾长宽度多数接近,尾中线有道微纵沟,尾尖细小而向上卷曲,并紧贴于尾端纵沟里或S形细小尾尖。全身结构匀称,体质结实,骨骼健壮肌肉发育良好,皮肤致密而富有弹性,被毛厚密而绒多。公羊有角的占50%左右,母羊一般无角。其最低生产指标:1.1羔羊初生重:公羔 4.3公斤,母羔4.0公斤;4月龄体重:公羔 35公斤。1.2产肉性能:屠宰率成年羯羊55%,1.5岁羯羊52%,6月龄羯羊50%;净肉率成年羯羊45%,1.5岁羯羊42%,6月龄羯羊40%。1.3繁殖性能:母羊的产羔率112%。 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乌冉克羊肉具有香味浓郁、肉质柔嫩、食之爽口等风味特点。蛋白质含量21.0g/100g以上,皮下脂肪平均为17.0g/100g,氨基酸总含量为19.0g/100g左右冷冻肉。 3、产品质量安全: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NY5027、NY5147、NY5149的无公害畜产品规范和标准生产。肉羊屠宰检疫必须按照农业部NY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及检疫检验后处理;羊肉产品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质检局GB2723《鲜牛肉、鲜羊肉 、鲜兔肉卫生标准》和GB2709《冻羊肉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