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花甲礼

朝鲜族花甲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鲜族花甲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鲜族花甲礼系朝鲜族寿礼的重要礼仪之一。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朝鲜族同胞每逢60大寿都举办寿礼,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是朝鲜族人民生活中重大的人生礼俗。

  关于花甲宴的由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高丽时代国王颁发了一条残酷的法规:人过60,不死即埋,后称高丽葬。一位姓金的穷人,把年过60的父亲藏入一座山的山洞之中,每天偷偷地给他送饭,始终没被人发觉。皇帝听说了高丽葬这件事感到这条法规过于残酷,便给高丽王送去了三个难题,使他非常为难。山洞里的金老汉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诉儿子如何解答这三道难题。儿子来到京城,向高丽王诉说了解题之法。国王听后,欣喜异常,究其出谋者,方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穷老汉。于是,高丽王醒悟到老年人阅历丰富,是国家的财富。从此,废除旧律,通令全国尊重、爱护老人。那位金老汉重返家园,与家人团聚,安度晚年一直到寿终正寝。从此以后,花甲宴代替“高丽葬”,敬奉老年人成为朝鲜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说归传说,其实这种礼仪形成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是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成的。最初产生于王室,后来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之中也一直得到传承,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

  朝鲜族花甲礼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项目。传统的仪式一般在农家院里举行,寿星夫妇以及亲属及其子女必须穿着民族服装。古时参加这种较为庄重的庆典都要身着白色的民族服装,发展到现代,对服装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了,大家都比较喜欢穿上颜色鲜艳的服装,更衬托出喜庆的气氛。在摆寿席之前,需先挂幕布或摆屏风,然后现场题写祝寿对联。

  摆寿席时,摆放菜肴的位置都有规矩,多是选择儿女双全、三世同堂、懂得礼俗的妇女提前两三天就开始操办。到寿辰当日的上午,在堂屋内,往桌案上摆各种糕点糖果、整鸡整鱼、大块肉、打糕等必备寿食不下50余种。摆寿席要突出雄鸡的造型,整体看上去丰盛美观、主次分明。

  朝鲜族花甲礼的重头戏就是献寿了,对寿星敬酒、行大礼的过程就是献寿。先是由主持人介绍寿星的人生经历,然后由长子夫妇开始敬酒,行大礼,接着次子一直到孙子辈依次献寿。献寿之后便是娱乐性的祝寿,此时,朝鲜族同胞能歌善舞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寿台前或唱或舞,极具朝鲜族特色的顶瓶祝寿舞常常会出现在这个即兴表演的祝寿环节中。来宾或表演者头顶装有过半果酒的玻璃瓶,击节起舞。舞者时而轻盈的移动,时而原地盘旋,舞姿舒展,技艺精湛,既展示了朝鲜族妇女能歌善舞的特长,又体现出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接着便是放寿席,寿星或其子女向宾朋敬酒答谢。晚宴结束后,家人及亲朋欢聚一屋,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在各路亲朋临别之际,东家要分寿桌,把寿桌上所摆的糕点果品分赠给亲友。

  在朝鲜族的观念中,“孝为百行之首”,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对父母关心、孝敬,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美德,花甲宴是儿女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礼仪,有助于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举办花甲宴过程中牵涉到三代人,儿女们要为父母准备一身新衣裳和花甲筵席,祝寿的孙子孙女们满杯爱戴之情向爷爷奶奶磕头敬酒。通过这种充满关爱的礼仪,能够进一步增进父子,祖孙,儿媳与公婆之间的关系。

  花甲礼对保护朝鲜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通过花甲宴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加强人们的交往和交流,丰富朝鲜族群众的生活,增进朝鲜族和其他民族间的团结和全社会的和谐相处。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爱民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朝鲜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