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满族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宁满族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区,古来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活动区。该县地域辽阔,山岭连绵,草原辽阔,林茂物阜,是河北省第二大县。

  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康熙年间,到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了自己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的独特风格,由于当地满人居多,决定了满族剪纸的走向,是以窗花、礼花、节令、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极具地域化、民族化的特殊风格。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村村有自己的剪纸群体和高手,几乎人人会剪纸。建国后,剪纸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之更贴近现实的生产与生活。每到年节,当地人不但有剪纸的习俗,而且家家有贴剪纸的习惯,剪纸成了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文革”期间剪纸也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一大批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剪纸作品被毁灭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能手放下了心爱的剪刀,剪纸艺术堕入低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文化部门对丰宁满族剪纸进行了初步的挖掘、抢救、整理,对现存剪纸进行了归类、存档。对分散在全县境内的剪纸艺人进行了登记造册。并鼓励剪纸艺人重操旧业,满族剪纸从此得以复苏。到1982年,丰宁的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起来,剪纸开始走出了大山,跻身于全国十家剪纸联展之中,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随着展览和民间艺术家的出国表演,《中国美术全集》也收入了丰宁的满族剪纸。著名剪纸艺人王秀莲的作品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俊风先后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进行剪纸表演。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近年来,由于受地理和经济的制约,剪纸开始出现滑坡,剪纸艺术急待整理保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承德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剪纸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