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太平鼓

抚宁太平鼓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宁太平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图),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红绸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团扇形,用直径0.6厘米铁条弯曲而成,面径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18枚。鼓鞭长44厘米。鼓框边缀有五枚彩色绒球为饰。此鼓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面太平鼓较大,鼓框椭圆形,长径76厘米、短径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绘八仙人物图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长15.5厘米,柄下大铁环直径15厘米,内串直径5.5厘米小铁环13枚。鼓鞭长50厘米。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抚宁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