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戏

洪山戏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山戏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剧目有200余个。洪山戏的唱腔分三类,即“锣鼓伴奏类”、“祈神类”和“民间小调类”。起初洪山戏伴奏只用锣鼓,且唱且舞,后期加丝弦管笛。唱腔质朴粗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洪山戏表演从“二小戏”逐步发展为“三小戏”,人物表演逐步程式化,演出逐步从乡村场地过渡到城镇舞台。洪山戏得以新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全国地方戏曲演现代戏、演革命戏最早的剧种之一。四十年代初,随着新四军领导的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现代洪山戏的开创者王永泉,1941年秋,他将淮南文协编印的反映民兵抗日斗争的《三字经》,改变成清唱洪山戏,接着他又把传统小唱本《刘文龙赶考》改变成《从军记》(摘引自《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史》—袁德龙、郭仁怀编著),不久,洪山戏在以半塔为中心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十六个县普及开来,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在隶属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领导的大众剧团(内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前身),设洪山实验剧团。时任嘉山县委书记的汪道涵亲自指导洪山戏的剧目改编。刘少奇多次观看洪山戏的演出。解放后,为弘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1957年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整理创作了以《赶山塞海》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剧目。还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等一批现代戏。洪山戏深入山乡圩区演出,在华东地区影响很大。洪山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于文革前。但多年来,农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民间艺人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来安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