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静板书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50年代以来,在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本文从历史溯源、基本内容、基本特征、主要价值等几方面介绍了洛南静板书。

  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说唱以求神、谢土神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书目形式分为大本书、中篇书、小回书以及二三十句的小书帽,内容大多以唱七字句韵文的传统书目为主,爱憎分明,有褒有贬,上自天文,下自地理,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郁,融入成语、歇后语和方言土语,既有西北秦人的豪爽,又有中原风情的委婉。由于静板书铺派稀少,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演唱,深受群众欢迎,百年不衰。解放后,洛南县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致力于静板书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县文化、宣传部门多次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包公案》《施公案》、《三国志》、《杨家将》、《二十四孝》、《八仙传奇》等大小书目300多本(回),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拉荆把》、《马前波水》、《尿床王》、《性子急》等50多部,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的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城关文化站站长吴全喜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三十余年,对洛南静板书可谓情有独钟,多次深入洛南上寺店、庙台、灵口、三要、石门、石坡、永丰、四皓等地,遍访老艺人,对静板书的传承谱系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至今还保留着30年前三代老艺人现场表演和参加汇演的录音、录像、照片等弥足珍贵的资料。

  洛南静板书主要以唱七字句韵文的传统书目为主,内容大体有:神话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教子、男情女爱等。书目形式有:大本书、中篇书、小回书以及三、二十句的小书帽。大本书可说唱几天几夜,小书帽诙谐幽默仅三、二分钟,多是用于开场招徕观众。

  洛南静板书源远流长,百年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其主要价值:

  1.它有强烈的人民性。书目中渗透着爱憎分明,有褒有贬,歌颂光明,鞭挞黑暗。表达人民意愿,倾吐人民心声。

  2.它有丰富的知识性。传统书目中,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前朝后代,鱼虫鸟兽,花草树木,山川湖海,宇宙万物。无不通过艺人的说唱,把生物、历史、典故、知识传达给听众。

  3.它有极高的艺术性。书目故事性强,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烈。语言简练生动,词汇丰富,溶进成语、歇后语和方言土语,塑造人物,表达感情。虽属民间文学,但也加插古诗古词,更使它增强艺术色彩。

  4.它有很大的教化性。书目的传说故事,历史风云,宫廷斗争,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矛盾激烈地展开,巧妙地化解,有助于引导宽宏处世,社会合谐,使听众在寓教寓乐,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5.它有其它艺术创作的借鉴性。传统书目中的许多故事传说,被作家艺术家改编成戏剧等其它艺术形式,为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它有民间艺术独特的地方性。它的演唱形式奇特,地方色彩浓郁,既有西北秦人的豪爽,又有中原风情的委婉。似如姊妹艺术的类同,可有别具一格的新颖。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洛南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曲艺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