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

南县地花鼓

  南县地花鼓是汉族民间舞蹈,有“对子花鼓”、“竹马花鼓”、“围龙花鼓”等多种形式,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两旦一丑的三花鼓,也有男女成双的四、六、八人花鼓。地花鼓表演内容大多是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曲目。恭贺祝福之类的花鼓演唱大多为即兴创作。

  南县地花鼓主要流传在湖南益阳市南县及周边地区,各地的地花鼓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地方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南县俗有“地花鼓窝子”之美誉,南县地花鼓是其境内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南县地花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是在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它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

  湖南的长沙花鼓戏就是在这种地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南县地花鼓的启蒙期是对子地花鼓。一丑一旦(丑、旦都是男人扮的)持扇持绢,同歌同舞,配有锣鼓唢呐,欢娱在屋场乃至渔舟之上。它的发展期为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北河口、牧鹿湖等地马戏团盛行,后与对子地花鼓糅合,演变出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即竹马地花鼓。清代道光年间,境内垸落粗成,移民纷至沓来,闹元宵、庆中秋加围龙与之吻合,便把南县地花鼓推向了兴旺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欢庆土改和合作化人民公社成立的庆典把地花鼓推向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十年“文革”,地花鼓被戴上了“封资修”的帽子,走入禁锢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濒危状态日益加剧。

  南县地花鼓主要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三种地花鼓表演各具特色,表演有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和祝愿祥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为主要内容的舞蹈,表现形式十分丰富。

  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扮一旦一丑。丑角以系红头巾或戴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蓝色或黄色、黑色服装,手拿芭蕉扇、纸扇、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画三道白粉,看起来像个“小”字,故称小花脸。旦角以顶绸帕、系手巾、扮仙头、巴巴头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被面做的红色的彩衣彩裤或彩衣彩裙,手拿丝织红绸、酒杯为道具。二人载歌载舞,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等曲调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特别是用扇子和手帕子来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性格。

  竹马地花鼓,一丑一旦的服饰打扮、歌唱内容、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相同,增加的主人公是位武士,他头戴红色仙头或白色礼帽,身穿白色或红色武打衣,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铺上各种颜色的竹马,与地花鼓的丑、旦穿插表演,走“8”字(有的还配有翻筋斗的马夫)绕“圈子”,玩“套子”,场面威武,表演细腻。

  围龙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龙头龙尾连接11节或13节龙把子,配合地花鼓舞出“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彭德怀、段德昌、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传播红色火种时,最爱看地花鼓的表演,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倡红军士兵唱“花鼓调”。

  地花鼓的调子很多,有:“十二月望郎”、“拖地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送喜歌”、“对花”、“五更观灯”、“蝴蝶歌”、“闹五更”、“十月怀胎”、“小送郎”、“小识字”、“阳雀歌”、“三请歌”、“铜钱歌”、“向四方”、“请郎歌”、“送郎歌”、“十字调”等。

  如“十二月望郎”是根据月份秩序表演,每个月份一个段落,一个段落一层意思:

  正月新年望郎君、二月花朝迎君郎、三月清明来送伞、四月农忙郎种田、五月郎姐闹端阳、六月郎姐叙衷肠、七月炎天来祝福、八月中秋好团圆、九月重阳把君劝、十月寒冬好念郎、十一月木屐雨伞来传情、腊月雪夜盼君郎。

  南县地花鼓,在整个洞庭湖区占有重要地位,长沙花鼓戏中的“西湖路子”就是在南县地花鼓这种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花鼓戏始于地花鼓。发掘、抢救、保护南县地花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南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花鼓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