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花架音乐

  长久以来,美丽的青藏高原上盛开着一种独特的酥油花,以酥油为原料,调以鲜艳的颜色,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和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形象,用来礼佛供奉。在青藏高原大大小小众多制作展出酥油花的寺院中,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规模最大、最具特色、技艺也最为精湛。塔尔寺花架音乐就是为酥油花制作和展示而演奏的音乐,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酥油花的展出是在每年一度的正月法会上,法会期间广大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转经、祈祷、磕长头、顶礼膜拜,气氛十分热烈。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举行规模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塔尔寺内灯火通明,上、下花院分别在辩经院的南面和东北面搭建宽阔的长方形灯棚,将精心制作完成的酥油花架摆放在各自的灯棚内,花架前摆放酥油灯和各色贡品,赶来朝拜和参观的信众和游客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排队依次经过酥油花架,驻足欣赏,顶礼膜拜。此时,两个酥油花灯棚内各有一个花架乐队,为酥油花展奏响音乐,气氛庄严热烈。音乐的伴奏,本意应是用音乐营造一种神圣庄严的宗教氛围,以“音声”事佛。酥油花会时,花架音乐可以塑造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又能激发信众的集体潜意识,让人感觉与神明之间发生了一种更紧密的联系,获得更好的体验。身处酥油花架之下,伴随花架音乐直入人心的感召,民众们虔心祈祷,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感动和抚慰,最终获得希望和平静。

  塔尔寺的花架乐队是迄今为止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唯一的酥油花乐队。藏传佛教花架乐队有笛子、管子、唢呐、笙等吹奏乐器,还有鼓、钹镲、云锣、当响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是竹笛。历史上花架音乐使用藏文工尺谱,老一代的乐僧懂得藏文乐谱,他们去世后,现在已无人能识。花架乐队鼎盛时成员达40多人,曲目达30多首,目前艺僧们所能记忆的乐曲只有13首。曾经,花架乐队的演奏是每年酥油花展的一大亮点,历史上每年酥油花展时,除了上、下两花院的酥油花作品从题材到雕塑技艺要接受众人的赏评比较,分属两个花院的两支乐队也会拿出最好的状态,一较高下,在彼此的竞技与学习中不断进步。然而现在,这种比赛技艺的场面越来越难看到了,两支花架乐队间的竞争意识越来越淡。部分艺僧对花架音乐重视程度减轻,平时又疏于练习,在活动时也不积极,花架音乐面临很大的困境。

  近年来每年正月十五一晚都有十几万人前来观看酥油花,气氛之热烈可想而知。在人潮人海中,音乐声压不过人的声音,“场子里人很杂,晚上大约有上十万人来现场观看酥油花展,吹错了也没有人问。”既然吹错了也没有人问,也听不出来,乐僧们的积极性就进一步受到影响。为了解决音量的问题,最初,乐队利用扩音话筒和音箱放大音量。后来随着录音机的兴起,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花架乐队开始提前把吹奏的音乐用录音机录下来,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用录音机和音响来播放花架音乐,花架乐队则在一旁随着吹,烘托气氛,再到后来有的年份全部播放录音,花架音乐岌岌可危。

  塔尔寺花架乐队是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支酥油花乐队,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花架音乐作为一种载体无论是对于制作酥油花的艺僧还是对于酥油花会上前来朝拜的信众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功能意义。塔尔寺独特的内部竞争机制曾经让花架音乐繁盛一时,然而经历了文化的断层,老艺僧离去,年轻一代疏于练习水平下降,现代社会的冲击导致后继乏人,年轻僧人对花架音乐的重要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塔尔寺花架音乐的境况令人担忧。如何让花架音乐的文化价值在寺内得到重视,如何唤起乐僧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和积极性,并从制度和政策上为乐僧创造更有利的传承环境,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你可能对下列花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