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黄氏祭祖习俗

下沙黄氏祭祖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沙位于广东深圳福田区西南部。现有常住人口559户,1500多人,村民基本为黄姓。原籍下沙现居海外的黄氏后裔约3000人。

  下沙祭祖习俗始于南宋时期。最初只是每天早晚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首。南宋淳佑八年,下沙村开基祖黄默堂去世葬于村北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到墓地祭祖。至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的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实力增强、村落规模扩大,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墓祭、祠祭的祭祀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后,旅居海外的下沙黄氏后裔也每年派代表回国参加祭祖。2004年秋祭,回国祭祖人数达到1500多人,分别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下沙祭祖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舞龙、舞狮、表演粤剧、举行盆菜宴,这是下沙祭祖的独特习俗。2002年祭祀仪式后举办大盆菜宴5319席,参加人数达6万人,来宾遍及海内外。国内外很多媒体做了报道,产生了较大影响。

  下沙祭祖习俗传承了800年,仪式规范,保存完好,具有爱国爱乡、敬老爱老和多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特征,保存了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礼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海外华人、台港澳同胞的紧密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也具有重要价值。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福田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习俗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