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药俗

樟树药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樟树药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樟树药俗是指在樟树一带流传千年的以中药材炮制技艺和药材交易风俗为主体的樟树药文化习俗。

  樟树药俗最早始于东汉。建安年间,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入阁皂山结庐而居,采药炼丹,开樟树医药先河。后其侄葛洪继承葛玄衣钵,采药行医,炼丹制药,往来于樟树阁皂山、南昌西山、峡江县玉笥山、广东罗浮山之间,使樟树采药施诊逐渐成为专门行业。南北朝时期,樟树药业人员有了简单的分工。宋末宝祐六年,樟树镇建“药师院”,供奉药师佛,祭祀药王和求神医病。明万历年间,改建“药师院”,更名为“药师寺”。清康熙年间,樟树药业趋于鼎盛,享有“南北药材之总汇”的美誉。在此期间,樟树药商组建“药王会”,“药师寺”改称“药王庙”并奉孙思邈为药王,每逢四月二十八日(孙思邈生日)于药王庙举行庙会,招徕四方药商交流。清嘉庆、道光年间,樟树药帮正式形成,为全国三大药帮之一。光绪十三年,樟树药商集资公建三皇宫,此宫成为药商交易场所、药帮活动中心。

  经过18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樟树药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材交易、药材炮制、药膳、药业信仰等风俗。这些习俗成了樟树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樟树药业形成品牌优势、驰名中外的重要原因。

  药材交易风俗又可分为药摊药店、药墟药市、药码头、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等风俗。

  药摊、药店三国时樟树开始出现药摊。南北朝时,樟树镇不仅有药摊,而且出现了两种药店(一种兼医带药、一种专卖药),外地药材也开始进入樟树交易。

  药墟、药市唐代樟树镇的药材集散已初具规模,本地出产的枳壳、枳实、陈皮、苏叶等开始批量外销,邻近州县的药材也来樟树集中转运。两广、蜀、鄂、湘等地的药材经大庾岭路和赣江、袁河,陆续运到樟树镇交易。于是,樟树镇便出现了专门进行药材交易的药墟。五代十国到宋元时期,出现每日集市的“药市”。药行货栈应运而生,药店药厂渐次开设。

  药码头明代成化年间,赣江改道,樟树成了赣江和袁河的交汇处,樟树药材集散规模日趋扩大。这时出现了药码头,使樟树药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原先以零售为主的经营方式变为以批发为主,开始出现专事批发的药号。并使得外籍药商在樟树开业经营的逐渐增多,一些资本雄厚的樟树药商则开始走出樟树,向全国辐射,形成第一次大规模向外拓展的热潮。

  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清代中后期,樟树药业进入黄金时代。药市交易空前繁荣兴旺,全盛时,樟树有药材行、号、店、庄近200家。道光初年,樟树镇从事药业人员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制药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为开辟市场,控制药源,一些资本雄厚的樟树药商不断走出樟树,走向全国各地。

  樟树药材炮制过程可细分为药材的鉴别、抖择、切制、炮炙、加工、贮藏等。药材鉴别,俗称“识药”,全凭手、眼、口、鼻、耳来分辨药材的品种真伪、质级。药材抖择,即对药材进行选净、分级,俗话说“药抖干层灰”。药材切制,有洗药、润药和切制三个环节,各有讲究。洗药包括洗、浸、泡。有的药材要浸泡多时,有的草类药材则要“抢水洗”,不能浸泡。润药是为了便于切制,润药讲究“润功”,润功之重要,在于不失药物有效成分。切制是根据药材形态和质地,加工成片、段、块、丝等各种式样的咀片。樟树切制饮片最讲究“刀功”。各店号最佳刀工被称作“头刀”。药材炮炙又叫修治,是樟树药业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主要是起到清除杂质、矫正气味、降低或消除毒性,以至改变药物性能的作用。一般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种方法,而以火制者居多。

  此外,还有药膳风俗和药业信仰习俗。樟树药膳品种丰富,有药菜、药糕、药饼、药粥、药粉、药清汤、药酒等。药膳继承传统,科学创新,配方严格、选料严谨、注重烹艺、讲究口感,做到切配精细、配伍合理、火候到家、烹制得法,色、香、味、形俱佳,达到食疗效果。樟树药业信仰风俗是一种带有明显地域性和行业性的历史文化,供奉的神祇有伏羲、神农、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李时珍等十三位医药学大师。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樟树市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药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