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渔鼓

壮族渔鼓

  壮族渔鼓“庄巴”是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壮族曲艺形式。

  明清以来,汉族大量移居文山,将渔鼓演唱也带到壮族寨子,开始用壮族民间曲调演唱渔鼓,并收徒传艺。当地传说,汉族在一次战败后逃躲追兵时,被大河挡住了去路,面对湍急的河水,士兵们不由自主地唱出自己悲伤绝望的心情,歌声感动了河里的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就把他们送到河对岸,躲过了追兵。从此,他们就用木头刻成鱼形,做成鼓,边轻敲渔鼓边唱出对鱼的怀念感激之情。明朝时,壮族布侬人的侬志高在壮族寨子演唱渔鼓,并流传普及开来。西畴县鸡街乡世传布摩(祭司)证实,其祖上曾将鱼皮绷在竹筒上做成渔鼓,用来为丧事的祭祀吟诵做伴奏。

  传统渔鼓共有18调,既有说白又有唱词。下坝村“渔鼓说唱”主要以哭丧为主,丧事时上祭到第一家时要唱4调,第一家献饭时又唱4调,送上山时还要唱4调。伴奏乐器除渔鼓和简板外,还有笛子、二胡、京胡、钹、锣等。表演者有坐唱和站唱两种形式,有单人、双人和多人集体表演。演员怀抱渔鼓,手持高板,边击拍渔鼓、简板,边用壮、汉两种语言演唱。壮族渔鼓用壮歌民歌小调演唱,旋律起伏不大,吐字清楚,重在叙事,人们都能听懂,成为壮族渔歌演唱的基本曲调。20世纪70年代,西畴县文化馆的伙辅德(曾拜师学过渔鼓)与壮族文艺工作者一同创作了现代曲目《劈山引水带头人》,使壮族渔鼓走上舞台,开始为外界所知。后来又创作了《五唱民主选举》、《五兄弟葬父》等曲目,使壮族渔鼓不断发展,艺术表现形式日趋完善。

  壮族渔鼓有一定的艺术性,加工改编过的渔鼓说唱更是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近20多年来,由于专业剧团演出不景气,渔鼓演唱更少人问津。民间的传统曲目逐渐失传,掌握鱼皮绷鼓技法的艺人渐少,说唱艺人多数年岁已高,渔鼓的影响远不如前。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西畴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壮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