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凳农具花

桌凳农具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桌凳农具花为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上虞区的民间传统武术,从古至今都非常繁盛,且项目众多,各具特色。目前在上虞曹娥街道尚存的桌花、凳花、扁担花、棍花、豆凿花等民间的武术,尤其风格独特。

  上虞地处浙东沿海,贯穿其中的曹娥江,两岸与出海口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这样给上虞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的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争夺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公平分配这些资源,人们就开始以比武的方式来公平竞争,他们以常用的农具作为武器,久而久之,就探讨出一整套的武术套路,在平时生产时加以练习,到竞争时可作一比,这样在当地逐渐形成了学武习武的风尚,这就是桌凳农具花的最早起源。

  到了明朝,倭寇经常进犯我东南沿海,时任浙江督军的戚继光动员沿海居民练武抗倭,在原来日常习武的基础上再作提升,没有军械,就用常用的农具作为器械,以床单作为旗帜,以铜锣击鼓作为进军号令,与来犯之敌进行英勇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后,上虞从乡村到城镇,尤其是多坝头的曹娥堤岸,更是习桌凳农具花成风。

  桌凳农具花主要是以家具如八仙桌、长条凳和农具如扁担、铁耙、柴叉、刮子等为主要器械,有一字长蛇阵、二仪九宫阵、三倚-阵、四象八卦阵、五行十绝阵和七星阵等阵法,可谓攻守自如,进退快捷,前后左右兼顾之特点,而当时由戚继光教授的十绝布阵法和阴阳布阵法尤其具有强大的攻击性和杀伤力。

  经过千百年的沧海桑田,这一民间传统武术保存了下来,虽然失去了备战之功,但人们在农闲时,依旧没有松懈桌凳农具花的习练,以强身健体,故男女老少习之者众。而在庙会-时,桌凳农具花也作为一项娱乐表演颇受欢迎,久盛不衰,且沿袭成俗,代代相传。这项独具地方特色、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民间传统习俗,将以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传承下去。

  “桌凳农具花”于2013年1月入选第五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馆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上虞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花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