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旅游】菜肴中的“五味调和”

旅游 大嘴爱吃 2022-11-08 17:14

原标题:【陕菜•旅游】菜肴中的“五味调和”

头号陕菜产业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01

五味调和烹饪魂

烹饪离不开调味品,中餐的核心标志为“五味调和”,这五味分别为酸、甜、苦、辣、咸。在加工提炼的油盐酱醋产生之前,人们用天然食物来调味。饮食的追求和烹饪的发展通常是由生存需要开始,由最初的生食、用火、加热制熟而渐进的,这期间,人们逐步认识调味料是象征着相对成熟的饮食和烹调工艺。中餐是由先民最初的果腹充饥为生发展到追求味觉美味的过程,既重视食物的本味,又关注调味料的赋味,去除腥臊异味,增添食物的香味,达到五味的调和。在烹调过程中,与各配料所含气味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理化反应,从而形成不同味道。

“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传统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中国烹饪视“味”为灵魂,十分讲究“鼎中之变”,以味为魂、求味之和堪称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02

五味调和本味篇

提出“五味调和”学说的是烹饪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据史料记载,伊尹幼年时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记:“伊尹,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从烹饪着手,向商汤王讲了一番为王之道。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卷十四·本味篇》中收录了伊尹与商汤王的长篇大论。其中一段是伊尹与商汤王的有关治国与烹饪的精彩对话。

伊尹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本味篇》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最详尽的“美食”理论著作。“五味”一词可能已出于比《吕氏春秋》更早的著录,但把“五味”归纳为“酸、甜、苦、辣、咸”首见于《吕氏春秋》。

03

五味调和百味香

“五味调和”是中国传统烹饪技法的根本要求和最高境界。它要求多种味道和烹饪物性相互作用、平衡和补充,形成一种“中和”之味。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庸之道”,体现一个“和”字。中餐烹调技术与原料的配伍,乃至宴席菜肴的组合,无不体现这一理念,并由此发展成为中国养生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餐调味历来讲究“五味调和百味香”,而“五味调和”是其根本所在,这就是中国烹饪养生理念的精华所在。中医认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 入心。甘先入脾......。”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味道过于偏重,都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烹饪中味道要以“和”为首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饮食文化中“五味”产生的理论依据。古人将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味——辛、甘、咸、苦、酸对应起来,认为五行包含并体现于五味之中,“依和阴阳,调节饮食”,李时珍“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五种物质的更替转换便构成了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气”。因此,饮食中的五味调和即能达到五行相和的境地,顺应五行之“气”的趋势,将有助于食者的人事发展和生命绵延。

04

五味调和养生观

“五味调和”和是中国烹饪的最高标准,是哲学与美学的结合。中餐里面的调和,使得饮食不仅供人们充饥,更主要的是对美味佳肴的一种享受。要做到五味调和,一定要浓淡适宜,配伍得当,过多地使用调味品,使得菜肴口味浓重,不仅不能够达到品味的艺术境界,也不符合中国饮食的养生原则。味太过偏亢,容易伤及五脏,反而不利健康。

“中和”,不偏激、不猎奇、不走偏锋。”平和适中,受众广泛”的菜系属性与特质,没有人会拒绝,而“五味调和”的养生观念与当代人健康养生的追求也是完全相吻合的。

END

刘强简介

中瑞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陕菜网《陕菜•旅游》专栏主编,市翻译协会翻译委员会及旅游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省饭店协会副秘书长、省餐饮商会副会长、省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烹饪行业协会饮食文化研究、技艺传承专委会常务副主席、三秦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陕菜协会文化顾问。

免责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小陕推荐

End

编辑 | 安娜 主编 | 安娜

图片 | 刘强

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 刘陆训团队 |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合作媒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网络大V自媒体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