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里生长的面食情谊

旅游 本地小助手 2022-11-15 19:34

原标题:黄土地里生长的面食情谊

黄土地里生长的面食情谊

平凉之地,沃野千里,碧翠万顷,生长万物,更生长美味,生长芳香。

饸饹面、手工面、浆水面······一碗碗家人做的面条,是很多平凉人最深的心灵归宿。

即使在生活普遍富足的今天,一碗制作繁杂、耗时费力的手工面,仍是当地招待贵客的首选。

它杂糅了人们千百年来的质朴和深情,成为了平凉人民最富盛情的款待。

饸饹面

饸饹又名“河漏”“河捞”,是古老的面食品种之一。做工讲究,味美价廉,是西北独特的风味名吃。

饸饹面多用小麦面或荞麦面,特制的带有漏孔的饸饹床子横跨在大锅之上,将面团通过漏孔挤轧成长条状。

平凉饸饹面有荤素之分。荞面铪络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民谚有云“荞面饸饹黑又黑,筋韧爽口能待客”。

荞面饸饹带有清香的荞麦香味,能降气宽肠,可治浊滞腹痛。因其热量较低,广受血糖偏高群体欢迎。

灵台手工面

灵台手工面历史悠久,以其细香柔长著名,是灵台人待客的特色美食,蜚声西北。

面擀薄如纸,切细如线。汤以酸辣著称,唇齿回味,香气袭人。

“下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一条线”。

灵台手工面薄筋光细,口感悠长,荤素调配,柔软耐嚼。

农家待客时,上四碗面,称“福禄寿喜四喜面”,呈白、黄、绿、紫四种颜色,味道各异;上十小碗者,则称“一口香”。

平凉手工炒面

平凉炒面精选本地冬小麦面粉、肥瘦猪肉片或牛羊肉片。

搭配以葱头、木耳、黄花、辣椒、白菜、西红柿等食材,以急火速炒烹至全熟,倒入面节,加料上色,翻炒而成。

本地人食用时多佐以蒜瓣、面汤,讲究菜脆面香、原汤原食。一碗吃罢,大汗淋漓,舒坦受用,痛快无比。

静宁烩面

烩面,无论荤素,都是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美食。

静宁烩面以其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陇原。有羊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诸多品类。

烩面之精华全在于汤,选用上等嫩羊肉、羊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辅以七八味中药用小火煲至熬出骨油,白白亮亮,犹如牛乳,又称“白汤”。

静宁烩面,鲜香醉人,食之忘忧。

浆水面

浆水面类似酸汤面,夏季常见小吃,颜色通透,味道酸爽,富含乳酸菌,清热解暑,清肠利尿。

以油炸虎皮辣椒、黄瓜、卤猪手等佐餐,清爽滑溜,炎暑顿消。

浆水面味道微酸,酸而不烈,酸中寓香,不可调醋。

食用时汤要多,面要少,连吃三五碗,方可尽兴、夫复何求。

荞面节节

荞麦为甘肃陇南、陇东、陇西等地特产,北魏时期《齐民要术·杂说》中对此早有记载。

荞麦起源于中国,后流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荞面节节是西北地区传统特色面食。

荞面节节可汤可拌,口感独特,清香四溢,味道鲜美。

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十几种氨基酸,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

燕面糅糅

燕面即莜麦面,色泽明快,口感柔韧筋道。

可用熟韭菜、熟菠菜、蒜苗丝等作配料,热锅炝醋,调入精盐、辣油、鸡精等拌而食之。

燕面糅糅作为当今都市人群喜爱的保健食品,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挑汤面

流行于平凉市崆峒区草峰塬,当地人家待客必备之佳品。

食用时,将长面和香汤分别呈上,由客人根据自己的饭量,掌握面的多少和汤的稀稠,边吃边挑。

汤味转淡,可以再换一碗,十碗八碗尽兴为止,主人家会热情相劝:“挑上吃、挑上吃······”。

挑汤面汤鲜味浓,爽滑筋道,吃法独特,不失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搅团

搅团作为平凉地区农村的杂粮家常饭,是一种上古遗风。原料多用荞面、糜谷面、玉米面、高粱面等。

俗话说“要吃搅团,挣死老汉”,要搅出筋丝,非壮年莫可,好吃难做。

搅团做熟后盛入碗或盘内,热吃则蘸上醋水。

凉吃则放数小时后,将搅团切成一厘米见方的条状,调入蒜水,容易消化,味美至极。

搅团含水量大,少量面粉即可做出大量食物,与醋水一起食用,掩盖了粗粮的缺陷。

醋水好,搅团香,口感好,增食欲。

莜豆面疙瘩

莜豆面疙瘩,又称“雀舌头”。

作为莜豆面的“门面担当”,是一种地道的特产小吃,也是待客的传统美食。

面团擀开后晾在案板上,切成很小的菱形片,下锅煮沸倒上蔬菜,最好是初春的苜蓿芽,调入油煎过的浆水。

调上炒韭菜,食用清香可口,如入仙境。

花花面

花花面是平凉特有的传统面食小吃,尤以泾川县最为有名。

花花面主要由高粱面炮制而成,入口顺滑,营养健康,广受城乡人民喜爱。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