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传说
1、舜的传说
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
2、禹的传说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东高原过度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羌族最主要的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距离省会城市成都160公里,距离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区50公里,辖22个乡镇,总人口22万人。北川于北周天和元年建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封建社会,长期由当地土司管理。1987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对待,2003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同年10月25日,北川人民举行了隆重的羌族自治县成立庆典。北川,古属西羌,亦称西夷。《孟子》说:“禹、西夷之人也”。《史记》云:“禹生西羌”。《竹书纪年》说:“修已背剖而生禹于石纽”。汉
3、烂柯山的传说
关于“烂柯”故事和烂柯山,我国许多地方历史上也都见到过,例如浙江衢州、广东肇庆、四川达县、陕西洛川、河南新安和山西武乡等等。烂柯的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除了“观棋烂柯”这一共性外,因为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地方语言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地域差异。陵川棋子山烂柯的传说在陵川县境内流传已久,分布区域包括古郊、六泉、潞城三乡(镇)交界处的棋子山及潞城镇部分乡村。由老百姓世世代代口传心授流传至今,特别是在棋子山脚下的苇水村,是全村人集体传承下来的,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传说和传说中的人物。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经典文献《尚书•洪范》、《史记》、清武彭龄的《箕山履迹考
4、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天台的济公传说内容涉及降龙罗汉投胎的济公出世传说,神童李修元的少年济公传说,济公癫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戏佞降魔的传说等。与济公相关的民俗风物传说也十分丰富。济公传说依附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时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节的神奇
5、徐福东渡传说
徐福,秦朝方士,公元前210年,奉秦始皇之命,率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携带五谷种子,乘船东渡,寻找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寻觅长生之药。因岱山自唐开元年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列朝命名为“蓬莱乡”,素有“蓬莱仙岛”的美誉,相传当年徐福的大军于宁波的慈溪达蓬山港埠启航,抵达岱山寻找长生不死仙药,后又东渡日本隐居。故在民间传有徐福到过岱山之说,并留下了与徐福有关的种种传说。(1)徐福三下蓬莱岛二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秦国国王赢政,以雄才大略,翦除了六个割据国家,统一全国后,自称“始皇帝”,意思是“功过三皇,德超五帝”。从此他好大喜功,极端1,对百姓们横征暴敛,自己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但是,每当赏罢
6、孟姜女故事传说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
7、望烟楼的传说
据2006年《福永镇志》及《宝安民间文学集成》(2006年5月)记载,望烟楼的传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传说通过记录抗元民族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在福永大矛山脚下,开村立业,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义举,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义士,便在其曾经用来了解民情的凤凰山顶,建了这座望烟楼。每到逢年过节,附近村民自发地来到这里进行祭拜活动,他们在这里表达到文应麟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激励后人要继承其遗志,把中华美德及助人为乐的习俗不断地传承下去。文应麟于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因不满元朝的统治,随祖辈流落到大茅山脚下,并在此繁衍生息,开村立业。文应麟当时作为一
8、毛衣女下凡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的一种类型。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叫天鹅姑娘、羽衣仙女、仙鹤女等。中国毛衣女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故事梗概是: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这个姑娘不能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后来,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在敦煌石室中收藏的唐代句道兴《搜神记》中,有一篇《田昆仑》,是毛衣女故事比较发展的形态(罗振玉《敦煌零拾》七),除了和干
9、甘国宝传说故事
甘国宝(1709-1776年)字继赵,号和庵,出生于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清代著名将领,官至广东提督、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甘国宝一生戎马倥偬40余载,足迹踏遍福建、台湾、广东、湖南、贵州、浙江、云南等地;武进士出身,职务从游击起,先后担任参将、总兵、提督、操阅大臣等官职。甘国宝的生平事迹极为丰富且富有戏剧性,其在云南开化总兵任上时征抚企图脱离清政府的属国缅甸,在广东雷琼总兵任上时平定了黎民起事,在台湾总兵任上时缉捕海盗首领并绳之以法,在福建陆路提督任上时平定了覆鼎山王天送起义,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外,甘国宝还有许多亲民事迹,如任南澳总兵时,值岁歉收,甘国宝捐献俸薪购粮
10、屈原传说
关于屈原的传说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流传,活跃在湖南省汨罗市的屈原传说是当地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从中可以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年轻时曾任楚国的要职“左徒”。他一生忠君爱国,同情人民,主张彰明法治,惩治1,虽深得人民的爱戴,却深为权贵痛恨,最终被流放江南,定居汨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都,屈原深感复国无望,又不愿做1奴,遂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含恨投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据考证屈原在汨罗一住九年,朝与渔父驾舟撒网捕鱼,日随农夫荷锄躬耕田垅,夜伴妇孺耆宿畅言灯下
11、江梅妃传说
江梅妃传说源于唐代《梅妃传》、五代《开元天宝遗事》,后演化为小说、戏曲等,这些再创作的艺术形式又再度赋予江梅妃以传奇色彩。江梅妃,福建莆田江东人,唐明皇妃子,人称江东妃。唐代《梅妃传》记载,江梅妃生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姓江名采苹。自幼聪颖,14岁即能吟诗作赋,自比谢道韫,曾作《萧兰》《梨园》《梅花》等七赋,远近传播,名声大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16岁时因才貌双全、知书达理,被选入宫,深受唐玄宗宠爱,因酷爱梅花,故封为梅妃。后杨太真入宫,妒梅妃,迫使其往上阳东宫。明皇甚念,适夷使贡珍珠,皇上以一斛赐之,妃不受,赋诗谢绝。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变长安,唐玄宗西蜀避难,杨贵妃
12、五羊传说
五羊传说至少已流行了1500年。关于五羊传说,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晋代。到了唐宋,五羊传说更为流行。唐代著名诗人高适诗句、《太平广记》卷三十四引唐裴铏《传奇》“崔炜”篇,都提及羊城,即广州。至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引《续南越志》云:“旧说有五仙人,骑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至今呼五羊城是也。”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也有关“五羊石”条。五羊传说具有重大的价值,是千余年来民众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同时,它具有开放性的基因,其派生的故事反映了广州城作为口岸城市,对外交往频繁的特点。五羊传说是岭南地区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口头文学,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同时为书画、雕塑、
13、老子传说
老子传说故事是在涡阳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的美丽传说故事。由于老子传说故事极富地方特色,语言独特,耳熟能详,已流传千百余年。老子传说故事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的故事,刻画了老子从童年到暮年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是有关老子和天静宫的传说,浓厚的神话色彩,亲切的地方口语叙述,为我们描述了老子传奇的一生。这些优美的故事反映出了涡阳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了老子思想,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老子出生地的历史本源。涡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涡河和铁路穿境而过,省道S202、S307横贯县境东西南北,交通十分发达。涡阳不仅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大县,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闸
14、金坛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在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的董永村。董永村位于金坛西北部,近靠道教圣地茅山。董永传说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妇孺皆知,且文史上有据可查。在光绪版《金坛县志》中,关于孝子董永和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有多处记载。在境内,其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40多处(件)。金坛直溪镇的董永村有一座董永庙,庙门有一石刻对联——“卖身葬父垂孝德,天遣仙姬陌上迎”,概括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精华。该庙有前后两进约70多平米,庙内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孝图”。在董永村的东面有一座方形跨河石桥,名叫“望仙桥”,传说因董永携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此桥重建于乾隆年间,并有碑石刻文《望仙桥重
15、王羲之传说
王羲之是尽人皆知的“书圣”。永和七年,出为右将军、会稽内史,直到升平五年逝世,王羲之生活在会稽(今绍兴)共计11年,保存至今的尚有兰亭、鹅池、墨池、戒珠寺、题扇桥、右军墓等诸多遗迹,后世流传的王羲之传说也大多发生在会稽,绍兴民间至今津津乐道,以为茶前饭后之佳话。“王羲之传说”在民间文学界、文化艺术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六朝时期,王羲之传说就产生并流传于越地民间,至今绵延不绝。以王羲之的轶事趣闻为基础,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经民间广泛传讲,多次收集整理,在绍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说故事群,现存200多篇。“王羲之传说”,以东晋时期的历史与文化为背景,主要分为王羲之学书作书类、钟情山水类、爱国爱民类、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