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花灯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花灯篇
16、嘉禾花灯戏
嘉禾花灯戏,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嘉禾花灯戏,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小戏剧种。它流传于湘南以及广西梧州、粤北地区。因别具特色的嘉禾民歌、伴嫁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对湘南花灯戏的形成影响颇大,故以嘉禾花灯戏为湘南花灯戏的主要代表。湘南花灯戏流布于舂陵河流域的嘉禾、桂阳、宁远、蓝山、新田、临武、郴等县市的广大城乡。2008年,嘉禾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嘉禾花灯戏的历史】嘉禾花灯戏最早起源于田间歌舞,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据《衡湘稽古录》载:“《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淇田即骑田岭
17、桑植花灯
桑植花灯是湘西花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它分为文花灯、武花灯、丑花灯等。桑植花灯是汉文化歌舞艺术与桑植当地的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桑植花灯主要流行于湖南桑植县的39个乡(镇、场)及湘、鄂、川、黔、渝周边县市。桑植花灯的演出形式多为“对子花灯”,表演人数一般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子形象滑稽、诙谐,女子形象优雅、端庄,花灯种类繁多,有文花灯、武花灯、丑花灯等。2008年,桑植花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桑植花灯起源颇早。五代时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书》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
18、万载花灯戏
万载花灯戏(第二批省级)万载花灯戏,旧称花鼓灯。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风格独特,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古老剧种。1999年,被列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入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万载花灯戏历经“灯戏”“三角班”“半班”三个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声腔、表演诸方面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表演优美活泼,以歌、舞、技并重。讲究虚拟夸张,形象逼真,始终保持着载歌载舞的灯彩艺术形态。花灯调节奏丰富,“强弱强”三拍子,独具特色。唱腔采用自然发声,一律本嗓演唱,加之花灯锣鼓经的配合,显得温柔舒展,协调和谐。在表演艺术上,它极具地方特色,形成
19、麻阳花灯戏
麻阳花灯戏艺术风格兼融,形成了麻阳上山区、下山区花灯表演的风格差异。“跳花灯”,又称“武花灯”。分布于麻阳上山区,多为大人唱大人跳,侧重于舞蹈表演,动作跳跃性强,表演灵活,唱词以爱情、社会生活为主,表现为快节奏的粗犷风格。下麻阳“摆花灯”,又称“文花灯”。分布于麻阳下山区,多为小孩唱小孩跳,侧重演唱,舞蹈动作柔和细腻,较为抒情,唱词以唱古人、风俗生活、婚姻为主,表现为慢节奏的柔美风格。光绪二十七年(1901),麻阳花灯艺人聂榜榜用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表演花灯曲目《癞1拜年》,开倡了湘西花灯戏剧化创作先河,使麻阳花灯始有“灯戏”之称。1949年后,麻阳花灯发展成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戏
20、乐安花灯会
早在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在西隆堡(乐安)内设立黄鼎都(司)治所后,这里的村民便有正月十五“庆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贺一番。每年正月初十为“开灯”,正月初九为乐安圩期,人们纷纷来乐安买灯,慢慢便形成灯地(市),专门摆卖花灯。卖灯的人多,造灯的人也不少。邻近的岗头村,几乎家家有人造花灯。曾有“工艺之乡”的美誉。到了清代的“康、雍、乾”年间,这里的花灯更为兴旺,出现万人空巷看花灯的欢乐场面。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位姓麦的男子,婚后8年没有生育儿女,这一年正月初九,他陪同妻子去看花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了约30分钟,他的妻子觉得有点不舒服,便扶她坐在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块之上。她感觉得很
21、彝族花灯舞蹈
蒙自为历代兵防重镇。明、清以来,屯垦戌边将士与土著民族的不断结合,使得中原文化渐开蛮荒之地。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和中央王朝权力的不断深入,蒙自社会经济从土司奴隶迅速转入封建地主制。兴盛的科举制度又造就了一批批土著民族的知识分子,由此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全面文化交流。蒙自彝族花灯就是渊源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的。蒙自彝族花灯发祥长桥海边的彝乡辛乙孔村(即今雨过铺镇永宁村),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清同治年间,辛乙孔村就有了花灯演唱活动,并在本村秀才杨鸿仪的倡导和参与下,取当地民间素材编剧入戏,嘲讽鞭挞强权,揭示民间疾苦,传达底层贫民寒士的喜怒哀乐之情于说唱花灯歌舞之中,留下了《小鲤海》、《花鼓
22、雁塔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起源自汉武帝於农历正月十五日於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於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3、英德闹花灯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均有此习俗,其中又以清溪村为最。清溪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从福建迁居于此就开始有闹花灯的习俗,黄氏家庙碑记载“明成化癸卯年”。英德县曾在清溪建立司都,清溪墟镇几姓人盛兴闹花灯。解放前,表演闹花灯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关于这个活动,英德县志(道光版)对此也有所记载:“元宵火树银灯,通宵达旦,笙歌管弦遍于城市村落。”参与闹花灯表演者都是男人,不过往往要男扮女装进行,村中的老人说,这是因为当时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观念在闹花灯活动中的影响。不过这种现象在解放后有了改变,女的也可以参加。表演时的都
24、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是从古老的傩戏中脱胎出来的民间戏种,200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现存雅安芦山县的国家重点文物汉碑《樊敏碑》所记,“季世不祥,米巫凶虐。续蠢青羌,奸狡并起,谄附者众”。由于汉代该地区的巫风很甚,与祭祀礼仪相伴生的傩戏(庆坛)应运而生。另据清朝乾隆年间《芦山县志》记载,芦山花灯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有民俗专家认为,芦山花灯兴起于汉,盛行于宋,由此可以推断,芦山花灯的存在约有2000年了。庆坛活动在芦山历来十分盛行,单调乏味的法事旷日持久,很难吸引人们的兴趣,于是庆坛中便逐渐加上了灯戏,以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久而久之,“灯坛两开”的芦山花灯就从庆坛的巫术活动中
25、王氏大花灯
王氏大花灯制作是分布在石桥头镇上王村的一种特大型彩灯扎制技艺,大花灯主要用于元宵迎灯活动,早在清末民国初就以“高、大、精”而名闻台州六县。王氏大花灯制作历史悠久,据传始于康熙二十年。现存石碑《两保碑文》有“嘉庆十六年”“迎灯”等字样。当地民间长期流传的“上王桥头迎大灯,小家桥头雪流星,杨家桥头芥菜剥见茎,下黄桥头姑娘抢走无处寻”民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迎灯之盛况。王氏大花灯分为龙、凤两盏宝塔式的大花灯,形似宝塔,塔身有七层,每一层的蚤檐上下和灯壁四周都贴有各色各样的凿纸作品和人物花鸟画,灯顶还有打开的宝伞与特别夸张的葫芦状宝刹。灯体高度初为12-16米,后来发展到超过20米。整灯由灯脚、灯
26、洒河桥花灯
洒河桥花灯会是由古老的河灯演变而来。洒河桥花灯集绘画、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以优美的姿态而闻名。花会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演技套路,百看不厌,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洒河桥花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繁夺目的色彩和灯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艺术品。每逢元宵佳节,男女老幼争相观看跑花灯,是迁西人民文化先进、生活幸福的美好盛景。整个花灯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每年的春节前就必须将制作各种花的纸、颜料及各种材料预备齐全,然后由老艺人时建华的传承人刘玉环、鲁金海2人带领家里人从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十半个月的时间,赶制出二十至三十盆各种花卉,组装到花盆上,制作的花卉品种有牡丹、菊花、梨花、桃花、苹果花、
27、皤滩花灯
皤滩花灯以其独特的造型与精美的工艺闻名遐迩。花灯不论大小,灯身都没有骨架,由十多片刺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纸花粘贴而成(最多达58片),人们俗称它为无骨花灯。有一种叫作珠蓝灯的,是用一种称作水上浮的极细的绣花针刺绣,是敬献给皇帝的贡品。
28、建水花灯
云南花灯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歌舞、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在云南由于各民族共居,形成了云南花灯的多支派特色。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乡白云村、普雄乡塔瓦、南庄羊街为代表的彝族花灯,是云南花灯中一个有特色的支派。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白云成立第一个灯会算起,已经历了五代传承。当地花灯的演唱已有百余年历史。建水县彝族花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进了许多彝族音乐、舞蹈、语言及服饰元素,在剧本、音乐、念白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彝族四大腔中白话部分常用的五言句式和彝语语气词在彝族花灯唱词中屡屡出现,舞蹈部分融进了彝族民间舞的动作特点,伴奏中更增加了彝族的特色
29、胜芳花灯
胜芳的传统花灯,式样有数百种之多,其制作技巧或繁或简,有大有小,大至数米,小不盈寸,可玩于手掌之中。除各式各样的宫灯外,还有人形灯、植物灯、鸟兽灯、风物灯、建筑灯等传统花灯。近年来,增加了声、景融于一体的“戏楼灯”、“地图灯”、“计划生育灯”等,造型新颖,别具一格。胜芳花灯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影响很大。自清中叶以来,胜芳扎制花灯的艺人之家不下几十户,以“灯笼王”最出名。享有盛名的还有蔡万池、王树明、刘公然、王艳芳、杨春林等人,他们扎制的花灯,不但品种多,做工精细,形体逼真,而且富于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
30、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村有灯班,规模不受限制,灯班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各村灯班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表演时不分男女老幼,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弥渡花灯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街头和场院演出,均无布景,不分场次;演员表演自如,边走边唱边转,没有固定程式,表演比较随意,生活气息浓厚。花灯内容有排灯开道、龙狮表演,凤引麒麟、旱船、白鹤、蚌壳、钱鞭、高跷、云高台,大唱、小唱等。弥渡花灯名曲《十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