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
76、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
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流行于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的蒸馏酒酿造工艺,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酿酒提供了合理和便利的空间和条件,在2008年,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水井坊酒的生产始于元末明初,源于素有“佳酿之乡”美称的天府之国成都锦江河畔的水井街酒坊,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水井街酒坊位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雨量充足”的成都平原,地处都江堰水系的成都府河与南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形成的独特气候与环境,尤其适合窖池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酒醅的发酵。经过数百年以上的微生物衍生、进化、纯化,最终形成了水井坊酒独特的古窖池微生物菌种群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
77、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庐陵(赣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在布局、结构、构造、装饰上的共同特点,但又结合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做法,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砖的马头墙、鎏金木雕装饰的木构架等等。
78、秸秆扎刻技艺
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县城南厢南大王庄村系洪武年间(约1380年)始建。该地地势低洼,历史上盛产高粱,一般手巧的家庭妇女,取其秸秆钉制盖板或小浅,放置食品。永清县的扎刻就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攒装、扎刻而成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都需要精工细做,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目前,永清扎刻代表人物徐艳丰,为我国秸秆扎刻的大师。20世纪60年代,他偶然发现的南大王庄老汉高善福用高粱秸秆扎成的蝈蝈笼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先把一个笼窝发展成八个笼窝,又另辟蹊径,把扎蝈蝈笼子变成扎刻花灯、古建筑模
79、岱山海盐晒制技艺
岱山制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乾元至永泰年间(758年-766年),境内已有盐事活动,隶翁山县(今舟山)富都监。至北宋初期,来境辟涂制盐者日众,遂正式建立盐场。熙宁五年(1072年),两浙提点刑狱、专提举盐事卢秉,按各地海水浓度,核定各场产盐分数。岱山场近海水咸,烧盐所得最多,定为十分。卢秉创制蔑盘,岱山场用其煎盐,盐色尤白。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岱山场为明州六场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强令岛上居民迁徙内地。正统二年(1437年),裁岱山盐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禁”开放,岱山展复。初时,官府只许民间煎盐自食,居民不加理睬,重辟海涂,私煎日盛。雍
80、马头琴制作技艺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mǎtóuqín[abowedstringedinstrumentwithascrollcarvedlikeahorseshead]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马头琴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
81、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当代工艺师林仕元研究改进了银雕工艺流程,使之更加完美。
82、连城雕版印刷技艺
连城四堡雕版印刷业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其印刷工艺精巧,纸张质地好,装帧考究,精致大方;字多为宋体、笔划整齐,字形清秀;校核严谨,讹错甚少。为目前唯一幸存的雕版基地遗址,现存的古书坊、雕版、古书籍、印刷工具及雕版印刷工艺等,堪称印刷与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83、毛笔制作技艺(柄林毛笔制作技艺)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葛派”就开始繁荣。然而毛笔制作产业在我省分布稀少,尤其在办公环境现代化、信息化的客观环境及其它各类书写工具的普及下,其社会需求大幅减少,毛笔制作学习时间长、收入微薄,加之现代青年一代难以静心制作,所以毛笔制作已濒临失传。毛笔的主要材料:羊毛、狼毫、紫毫等和各种竹类、优质木材做的笔杆,工具主要是牛骨梳、水盆等自制工具。毛笔制作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十分壮大,在四川至少亦有几百家之多,绵阳当时就六七十家制作毛笔。炳林毛笔凭借独特、优良的制作技艺和良
84、窑洞营造技艺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窑洞营造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不占用地表土地,可谓是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陇东居民在80年代之前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窑洞。营造窑洞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副业,干这一行的通常称之为“窑匠”。“窑匠”所干的活主要为掘崖面、挖窑、箍窑等,崖面通常为10-20米左右,将崖面掘好后可处理成水波浪、一镢倒、乱镢子等多种纹样,窑洞挖好毛筒子后,定线剔削、砌窑肩,土质不好的
85、花茶制作技艺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一种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花茶的传统工艺。福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茉莉花生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茉莉花种植史。作为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也已有近千年历史。宋朝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性生产。福州茉莉花茶窨制须经过茶坯处理、鲜花养护、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散热、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十多道传统工艺程序。其中,鲜花吐香和茶坯吸香是茉莉花茶窨制的主要过程,而窨花拼和则是制作过程的重点工序。
86、铅锡刻镂技艺
“铅锡刻镂技艺”是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制模技艺。该技艺在敖氏家族世代相传,家谱记载已过五代。“铅锡刻镂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精细程度和纹饰的流畅自如。用《铅锡刻镂》技艺铸造出的青铜器纹饰造型与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极为相似。该技艺利用铅锡的独特性能,能让制作者对器物的纹饰及造型随心所欲。在设计图样上,通过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刻镂等手法,把平面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精致的模型。制作者依据家族内世代相传的“心法”、“口诀”不仅对这项技艺进行了充
87、渔网编织技艺
县内历史上的捕鱼网,多以黄麻、苎麻等编织而成,用薯榔或荔枝、龙眼树作染料;棉纱织的则用桐油、煤焦油作染料。但经海水浸泡,容易腐烂破损。5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工业发展,逐步改用化学纤维,既轻便又耐用。1959年木质浮子改用塑料浮子,陶瓷沉子改用铅沉子。到1966年,全县鱼网基本实现化纤化,并使用机械起网机拖网,定置网也使用起网机打桩。制作过程如下:1、先把荠麻拨细,再用纺车纺长,然后用拨车双股拼起来,就开始可以织网。2、先把线绕在梭上面,再拿来扎板,把梭上的线按扎板大小来索头,接着一皮一皮接下去,直到网具需要大小为止。3、先把织好的网具拿到烤道去煮,再煮到水开为止,然后闷一夜,第二天取出晒干,晒
88、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大厂回族自治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大厂花丝镶嵌工艺的诞生、传承和发展。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上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明代波斯人随永乐皇帝北迁,定居大厂,带来了传统的波斯图案和手工技艺,与当地的花丝镶嵌技术相结合,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明清两代大厂花丝镶嵌被指定为专供品。现代最具影响的蒙錾石镶大师马作文老先生(已故),因携弟子制作了“布达拉宫模型”、“十二世班禅金印”等产品而名声远扬。花丝镶嵌为我国特种工艺之一,即将金、银、铜拉成丝,运用各种技法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等装饰品。丝,在商代青铜铸造时代已出现凹凸丝状
89、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鲁、豫三省交汇中心处,县内的西付集乡是民间草编技艺的主要发源地。“张庄刘村大道边,男女老少编花篮”这是在我省流传的风谣。用麦莛、高粱莛、玉米皮、柳荆条、马莲草、芦苇等编织的各种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在河北随处可见。草编技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朝雍正年间(约1730年左右),草编传统手工技艺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西付集乡朱家村,后传至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掐编手工艺遂至大名县千家万户。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草编手工艺品在大名县及周边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所制产品大部分供自家使用,只有部分手工草帽在市场上销售。大名县建草编厂后,开始从事草编手工艺品深加
90、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脱胎漆艺源于中国两千多年的漆艺,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手工艺品。其艺术风格在乾嘉时代已经成熟,创始人沈绍安发掘技法,在脱胎成型和表层髹漆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形成工艺精良、造型品种繁多、质地轻巧、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的特色,在中国漆器行业中占重要地位,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