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
61、姚剧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十九世纪中叶至清末民初为姚滩之鼎盛时期,时有民间班社近50副。盛行于宁绍平原,并流传至舟山、杭嘉湖、上海等地区。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民众心理,民间语汇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62、海兴南锣剧
海兴南锣剧(初称打枣调)是由宋元时期的柳子腔中的《耍孩儿》和明代的俗曲《打枣杆》又称《挂枝儿》等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的,是海兴一带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海兴一带有120余个村庄先后组织过南锣剧会。明末清初形成海兴南锣剧,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海兴南锣剧最初以秧歌剧的形式出现,后逐渐走上舞台。沧州东部海兴一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兴南锣剧形成初期,海兴一带有哈哈腔、罗罗腔、山陕梆子、昆曲、柳子戏、渔鼓戏、秧歌剧等多个戏剧剧种以及秧歌、民歌、鼓词等多种说唱艺术,为海兴南锣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南锣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海兴境内的民间乐队在演奏南锣曲时,其中马厂、许庄子等村的民间乐队
63、雷剧
雷剧原名大歌班,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雷州方言圈内人们喜闻乐见、人人传唱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雷州半岛,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近年,经过雷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改革,雷剧已拥有80多种腔调。湛江,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喜爱。2009年雷剧成为公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雷剧起源于雷州歌。旧时,雷州歌是以自我歌唱,自我抒情的汉族民间歌谣。据传,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
64、锡剧
锡剧是常锡剧的简称。常州是锡剧的主要诞生地,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锡剧生成早期叫“常州滩簧”,常州滩簧是吴语滩簧的一支。它源于常州农村水乡,是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常州府治地的一种地方戏曲。常州滩簧是在常州山歌小调、宣卷、唱春、南词等基础上,吸入凤阳花鼓的一些表演元素,并吸收了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完善的。常州滩簧的演员对白、曲调以及早期演唱的内容,都与常州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由常州滩簧到常州文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三个重大演变过程。1921年,常州滩簧改名为常州文戏。1925年,常州文戏与无锡文戏合流,统一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3年起
65、唐剧
唐剧又名影调剧,是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新剧种,公演于1960年6月。它的音乐唱腔源于唐唐剧山皮影,它的表演艺术继承了我国戏曲的优秀传统并吸收借鉴了唐山民间舞蹈和影人动作。唐剧的念白基本上都用唐山话,就是赵丽蓉老师演小品时常说的那种话。唐剧是在唐山皮影戏唱腔、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京剧表演艺术孕育而成的新剧种,于本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唐山市,原定名为唐山戏,后改称唐剧。
66、蒲剧
是山西运城新绛县的特产。蒲剧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晋剧、北路梆子等都是从蒲剧派生出来的。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热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近百年来。涌现出几代著名演员。前有杨老六、孙广盛、王存才、景留根等一批,继是阎逢春、杨虎
67、永嘉昆剧
永嘉昆剧又名温州昆剧,是流行在浙江东南沿海地区的四大剧种之一,按高腔、昆腔、乱弹、和调的次序,排名第二位。流行地域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四向辐射,北至温岭、台州;西至丽水、松阳;南部则达福建省的福鼎、霞浦一带。历史上只称“昆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数剧种都以流行地域定名,50年代初进行剧团登记时,当时仅存的巨轮昆剧团划归永嘉县,此后就定名为“永嘉昆剧”,成为一个独立剧种的名称。永嘉昆剧历史悠久,长期扎根于民间,多在乡村的庙台上演出,是城乡居民喜庆盛典、迎神赛会、社火鬼节、神诞佛事等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下,积累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声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剧
68、青县青剧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青县类别:传统戏剧“青剧”历史比较悠久,据老人们传说,“在明朝俺们村就有,那时候没有名称,都叫它‘秧歌会’”。1946年春节到青县县城演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县长刘凤凯观看了演出后,觉得十分新奇,问:“你们唱的既不是京剧,也不是河北梆子,还不是哈哈腔、评剧,你们唱的这是嘛戏呀?”会头赶紧上前回答:“县长,俺们也不知道叫什么戏。相传是俺们村老辈子人自创的曲牌,就此机会请县长给起个名儿吧。”刘凤凯沉思了一会儿说:“河南省有‘豫剧’,你们唱的这戏,除青县别处没有,就叫它‘青剧’吧。”从那时起,中蔡庄“秧歌会”更名为“青县中蔡庄青剧”,并置了会旗。据老人们说,在明朝弘治年
69、云霄潮剧
潮剧为福建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也称泉潮雅调、潮音戏、白字戏等。广泛流布于漳州市的诏安、云霄、东山、漳浦、平和、南靖等县,广东潮汕地区以及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华人聚居地区。潮剧作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南戏弋阳诸腔(正音戏)的遗响。萧遥天在《潮州志》中的潮音戏寻源一节写道:“晚明,正音乃自浙东、赣南趋闽南,接诏安、东山诸县而至混入土语土音实为潮音戏萌蘖之初征也。”也就是说,流入闽南、粤东的弋阳诸腔——正字、四平与当地民间小戏、民间音乐进一步结合,产生易腔、易调的变化,并逐渐演变为以闽南语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所以有“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说。清朝曾任广东学政的李调元曾说
70、南剧
南剧又称南戏,是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居恩施州五种地方剧之首。它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南剧”一名,一般认为是取“施南”之南。南剧又叫“施南调”,是形成和流行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唯一能在庙台演出的一大地方剧种。由于该剧种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71、推剧
推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之一,属于我国稀有剧种。推剧,又名“四句推子”。由民间歌舞花鼓灯吸收民歌、戏曲、曲艺发展而成。推剧艺术来源于民间小调,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群众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歌颂民风纯朴、爱情自由、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美好的社会秩序,展现沿淮地区人民的礼仪风情,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体现沿淮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推剧一个集戏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其原始音乐处于自然状态的地方民间小调,主要以生旦为主。推剧产生之初多为花鼓灯后场小戏,主要剧目有《小放牛》、《大扒缸》、《青蛇白蛇爱许仙》、《洞宾戏牡丹》等。后来随着推剧
72、川剧打击乐
川剧演唱分软场面、硬场面,软场面用唢呐、竹笛、胡琴、盖板子伴奏,硬场面用打击乐小鼓、小锣、二鼓、大鼓、大锣伴奏。相比之下,安县川剧打击乐最具特色。清末、民国年问,安县城乡表演川剧,艺人都要用打击乐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烘托人物命运。喜怒哀乐,风云雷电,江河湖海,山水风光,均可通过巧妙的音乐设计,用合适的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至,故有“三分唱,七分打”之说。“要打三板鼓,离不得五七人”(五至七人),有时人手不够,个别高手可以同时打击两种乐器。安县和平解放以后,仍然流传于当地各大场镇,现已趋于濒危。
73、川剧变脸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它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绝活,产生于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抹脸: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
74、川剧绝技(脱手变脸)
川剧艺术,是我国戏剧艺苑的奇葩,是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态。明末清初以来,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进入了自己的形成期,迅速流传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作为全国四大剧种之一的川剧,不仅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唱腔曲牌、以及“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等浩瀚的戏曲文本辉耀于中国剧坛。同时,川剧所独有的“变脸”、“吐火”、“藏刀”等表演技巧,更是为世人称道,成为我国各地方剧种数百年来叹为观止更难破解的“不解之谜”,被西方戏剧誉为“来自中国的神奇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
75、铁牛街川剧坐唱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更是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绵阳市涪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