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剧
76、喀拉拉邦穆迪耶图仪式戏剧与舞蹈剧
穆迪耶图(Mudiyettu)是喀拉拉邦的一种仪式舞剧,是在女神卡利(Kali)和恶魔达利卡(Darika)战斗的神话故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由整个村庄参与的社区仪式。夏季作物收获以后,村民们在指定日期的清晨聚集在寺庙里。穆迪耶图表演者通过禁食和祈祷净化自己,然后在寺庙的地板上用彩粉画出一个巨大的卡利女神像――“卡拉姆(kalam)”,用来唤醒女神之灵。下面生动的场景发生的场地因此就绪了:圣智者那罗达(Narada)将在这儿催促湿婆神遏制恶魔达利卡,因为凡人是无法战胜达利卡的。湿婆却认为达利卡应该死于卡利女神之手。穆迪耶图每年都在恰拉库迪河(ChalakkudyPuzha)、佩里亚河(P
77、柬埔寨皇家舞剧
柬埔寨皇家舞剧,也叫高棉古典舞,与高棉宫廷紧密相连,已经有1000多年的渊源。这种舞蹈以其优雅的手势和色彩艳丽的服饰而著称。在王室的各种庆典和仪式上,诸如加冕礼、婚礼、葬礼或是高棉人的节日等等,都有这种舞蹈表演。这一侥幸逃脱了20世纪70年代的浩劫的艺术,一直受到世界各地的柬埔寨人的珍视。据传说,这种舞蹈的历史和高棉人民的历史一样久远。舞蹈的雕像,早在9世纪就出现在吴哥窟的一些著名庙宇里。长久以来,这种舞蹈具有一种神圣的象征性作用,它体现着高雅、崇敬和灵性等传统价值。其剧目促进了有关高棉人民起源的神话的保存。因此柬埔寨人一直把这项传统当作高棉文化的象征。古典舞剧一共有四种角色类型:女人(Nea
78、甬剧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最早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适宜于演清装戏、三十年代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音乐曲调丰富,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唱新闻演化而来的“基本调”、“四明南词”曲调和从乱弹班中带来的“快二簧”、“慢二簧”及一些地方小调。“基本调”主要用于叙述故事情节,“四明南词”曲调主要用于抒发人物感情,“二簧”主要用于描绘高亢激昂的情绪,小调则用来表现特殊情景和情感;近50年来还运用相互转接的
79、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是中国海南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在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此外,还吸
80、滇剧
滇剧是云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的表演艺术继承和吸收了徽、汉、秦腔等剧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有“民族艺术海洋”之称,滇剧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在农村草台演出,吸收了民间艺术,具有民族乡土特色。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如《牛皋扯旨》中的牛皋与陆文亮,《烤火下山》中的倪骏与尹碧莲,都是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汉族民间歌谣的风格。滇
81、杭剧
杭剧源于清末,是从宣卷发展起来,吸收了杭摊等表现手法,流传于杭州、上海、江苏及周边地区的全国唯一用杭州话演出的地方剧种,因其具有独特的戏曲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而在我国地方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初,杭州宣卷艺人受维扬文戏的启发,组建了“民乐社”,后又组织“杭剧春秋社”,在杭州大世界首演杭剧,人称“化妆宣卷”,又称武林班。随后进入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及苏南一带巡演。鼎盛时出现过16副武林班的流动演出的盛况。1957年,杭剧团成立。著名戏剧家田汉赞誉道:“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著名画家潘天寿观杭剧《雷锋》后,作《雷锋品质》国画相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杭剧团撤销,成立了杭剧改革组。期间,排演
82、祁剧目连戏
祁剧目连戏是一个以演《目连传》为主、掺演其他连台本戏的演出习俗,是一个庞杂的剧目演出体系。在湖南,过去的众多庙会祀神活动中,都要演唱目连戏。这些剧目包括:中元节唱《目连传》,观音会唱《南游记》(又名《香山》),关王会唱《三国》(又名《夫子戏》《老爷戏》),岳王会唱《岳传》(又称《金牌》),还有在庙会中唱《西游》《封神》《混元盒》《水浒》《梁传》(敷演梁武帝故事)。确切地说,《目连传》是一个独立的剧目,目连戏的名称来源于《目连传》。2006年,祁剧目连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目连传》演述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救母故事源于佛经,佛经在西晋时期传入中国。唐代中期,产生了说唱形式
83、含山庐剧
原名倒七戏,又称“小戏”、“小捣戏”。据老艺人追忆,在太平天国之前,已有倒七戏职业班在含山、巢县一带流动演出。巢县炯炀河保存清同治七年(1868)巢县知县陈炳所禁演倒七戏刻碑,碑文“淫词丑态,摇荡人心关系风化。如演本戏者,应禀案本县捉拿”常演剧目有《白蛇传》、《秦雪梅》、《牛郎织女》、《休丁香》、《陈世美不认前妻》等。“含山县庐剧团”于1954年5月成立。1956年3月改名“县地方国营庐剧团”;同年7月,改编大型庐剧《失金钗》参加“芜湖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被评选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1年底,庐剧团与含弓戏剧团合并,1962年,改地方国营为地方财政补助
84、凤庆滇剧
临沧市凤庆县滇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入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金玉的“天庆班”到该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后产生了一批滇剧票友。一些地方官绅等筹款建戏台购戏装,组织演出,并不断邀请滇剧班和著名演员演出了许多滇剧剧目,滇剧在凤庆的演出活动影响增大,流布更广。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一定造诣的当地票友,生、旦、净、丑都有,有的还搭班下海,以演出滇剧为生。1933年成立第一个业余滇剧社“尚友社”,所演剧本大多为1935年由务本堂、云南大新书店、瑞华书局出版的《滇剧大观》、《新滇剧》、《滇剧曲谱》等,并移植了一些川剧剧目。抗战期间,“尚友社”多次募捐义演《木兰从军》、《苏武牧羊》
85、黔剧
黔剧原称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20世纪60年代被正式命名。黔剧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黔剧是在贵州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黔剧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