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锣鼓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锣鼓篇
16、谢郢锣鼓
谢颖锣鼓相传清朝道光年间(1837年左右),商人谢文宣、谢文艺在外经商,经过多年的在外闯荡,听到很多地方锣鼓的演奏形式,自己总结各地锣鼓的精髓,创作出了“十八翻”、“小五番”等锣谱。凤台的花鼓灯“曲牌锣鼓”依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的演奏最为有名。按师承推算,他们演奏锣鼓的历史可追溯到至今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到目前已相传六代。曲牌锣鼓俗称“闲锣鼓”或“番子锣鼓”,是花鼓灯锣鼓演奏形式之一。多在玩灯时为招徕观众而演奏。办喜事、烧香还愿、抱小娃娃时演奏的锣鼓也属此类。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目前全省唯一打分谱的演奏形式,也就是说,锣鼓、钗的谱子各不一样,各种乐器按谱单练,然后合练。演奏全曲定谱,由鼓领奏,
17、淮河锣鼓
淮河锣鼓是流行在颖上沿淮一带的一种锣鼓音乐,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曾把鼓运用在战争中,明清时期锣鼓在淮河流域十分普遍,它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淮河流域广为流传,是典型的淮河文化之一。淮河锣鼓的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曲牌有“长流水”、“十八翻”等多种曲牌,淮河锣鼓时而委婉流畅,时而铿锵有力,锣鼓点变换多样。在花鼓灯锣鼓演奏中“连槌锣”和“丁丁仓”就是根据鼓点的特点而命名的。“长锣”具有连续性,起着过度连接的作用。“长流水”一般用在大场中的跑场,可同长锣交替使用,使节奏富有变化。“蹬步锣”具有推动力,在大场中与“长锣”、“长流
18、袁河锣鼓戏
袁河锣鼓戏(第三批省级)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又称“三角班”,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在民国前后,袁河锣鼓戏在民间已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19、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锣鼓音乐,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锣鼓的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太原锣鼓所用乐器
20、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主要流传于晋南河东一带,与合阳的跳戏一脉相承。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伴奏无弦乐,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锣鼓杂戏表演程式化,动作台步亦有固定程式。演员扮演的脚色固定,家族世袭。脚色均为男性,每剧数十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各种脚色上
21、丰收锣鼓
《丰收锣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四个部分组成:1、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欣、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旋律跳荡,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尤其是最后的锣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丰富的十面锣为主奏乐器,情绪更为欢腾、高涨。2、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器以软快节奏和跳跃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3、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
22、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浮山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
23、寿州锣鼓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0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精华,经过改编发展而成。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声播数里,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主锣手领头指挥,辅以鼓手指挥,形成鼓锣交替领头,动静结合,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因而寿州锣鼓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番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
24、户县北乡锣鼓
历史悠久的户县北乡锣鼓与古代的祈年、社祭、逐疫、庆丰收以及迎神报赛等古老习俗相伴生,历经数千年,一直沿袭至今,是陕西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渭河平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渭河流域发掘的陶鼓可以断定,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鼓这一乐器。古代,鼓乐被视为华夏正音,受到历代朝廷的高度重视。周代已设专门管理鼓乐的官职,名为“鼓人”。随着渭河流域农耕文化不断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形成,鼓文化也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发育。户县北乡地处渭河流域农耕文明核心区域,自周文王迁都户县建立丰京后,成为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京畿之地,这种地缘优势使户县几千年来深受关中鼓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具有
25、周至殿镇八卦锣鼓
周至殿镇八卦锣鼓原名“殿镇老鼓”,古而原始,是流传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位于秦岭北麓,赤峪河和田峪河从东、西绕村而出,东邻西安鼓乐祖地,西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楼观台,北有曲江农业博览园和赵公明财神庙。殿镇村原名“殿紫头”,取“紫气东来”之意。自唐朝起,殿镇就存在着由东、南、西、北四社火会组成的古老四社区,而四古社火会又有四家牛拉鼓式殿镇八卦锣鼓队。本村一年立四次古庙会,农历二月初二龙王庙会,四月初一关公庙会,七月初十元始台古庙会,十月初一四古社小庙会。逢年十五和年四会分别以耍社火、朝庙拜神及八卦锣鼓助兴庆祝,其场面盛大之极,远近闻名。周至殿镇八卦
26、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面,为安徽省西通豫、鄂的门户。金寨古碑《丝弦锣鼓》由江西省流传到金寨古碑区,至今已有400多年。《丝弦锣鼓》由25个乐段组成,规模较大,节奏可快可慢,变化多端,演奏较为复杂。风格敦厚古朴,具有浓郁的大别山乡土气息。演奏方法可追溯到唐代,许多基本鼓点后来都被人们演化成不同类型的锣鼓演奏方式,极具历史价值。特别是对湖北、河南两省周边县的锣鼓演奏影响很大,《十番锣鼓》即从《丝弦锣鼓》发展而来。《丝弦锣鼓》的音乐、锣鼓谱在流传中得到较完整保存。全曲以宫调式为主线,贯穿始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同宫内的大二度、纯五度关系的交替,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重复、移位、扩展、紧缩。乐曲系
27、高州八音锣鼓
高州八音锣鼓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福建传入,曲谱是口传的昆山腔和弋阳腔的牌子乐曲,至嘉庆年间才用正线、反线的记调方式记载工尺谱作乐谱。用茶、多、呈、得、叻、昔、O等简单文字和符号记载锣鼓谱。八音锣鼓的演奏形式以“八音锣鼓亭(柜)”为中心道具,该亭(柜)用竹、木制作而成,长1.3米、宽0.9米、高1.8米;亭(柜)用绣锦布或土花布装饰;亭(柜)内可装载演奏用的打击乐(桶鼓、扁鼓、竹简、木鱼、文锣钹、京锣、大钹、大奶钹、拱锣、高边锣、叮赞等),吹奏乐(长笛、大笛、长筒、公笛、短筒等)、民乐(二胡、中胡、扬琴、秦琴、三弦、椰胡、横箫等)。演奏曲牌为“江湖十八本”,其中吹打乐十二首、又称十二套曲:《八仙贺寿
28、华漕小锣鼓
华漕小锣鼓主要流行于闵行区华漕镇范家桥、连家桥及七宝镇、诸翟镇的相邻地区。当年崇明、嘉定、宝山区部分地区曾有零星流传。小锣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打击乐,本地俗称十番锣鼓、细锣鼓、次扑汤等,其演奏特征为“轻打细敲”。在华漕、七宝、诸翟镇地区,十番锣鼓的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旧时多在迎神、庙会、喜庆、丧事等场合出现,音乐风格往往红火热闹,感染力强。至清初,本地传人中有人欲反其道而行之,追求更为细腻、精致的演奏效果,改“以闹取胜”为“轻打细敲”,尤其是有些道士身份的乐手,在变型初期作了较为重要的尝试。清道光年间,七宝地区道士徐裕孚、张耐夫选取道教音乐《小行香》的音乐元素,自编小锣鼓曲
29、天岗锣鼓
一、简介天岗锣鼓又名天井锣鼓,是长期活跃于淮河中下游地区及洪泽湖畔的一种民间锣鼓音乐形式。其发源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今泗洪县天岗湖乡)一带,主要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等地。天岗锣鼓历史悠久,经过锣鼓艺人的代代相传,形成了“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满堂锣”等近10个固定曲牌,它以欢畅明快的节奏,热忱奔放的打法,铿锵激越的旋律、磅礴恢弘的阵势,而享誉省内外。二、历史渊源天岗锣鼓原名天井锣鼓,上世纪80年代,因其发源地江苏省泗洪县王集公社更名为天岗湖乡,为彰显地域文化,故将天井锣鼓改名为天岗锣鼓。天岗锣鼓历史久远,相传明朝以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西南与安徽接壤一
30、霸王锣鼓
霸王锣鼓原名宿迁民间锣鼓,是长期流行于宿迁城区及周边的一种民间锣鼓音乐形式,因宿迁是西楚霸王的故里,人们为了追忆这位盖世英雄而常称其霸王锣鼓。霸王锣鼓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其重于奏轻于演,风格细腻,以文中有武见长,特别是以小铛子作为乐队指挥,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实为少见。每逢春节、元宵节及庙会等传统节庆中,霸王锣鼓成了宿迁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锣鼓打击音乐。【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远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鼓,有黄帝造鼓之说,锣产生于商周以后,锣与鼓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封建社会诸侯纷争,“击鼓为进,鸣锣收兵”,鼓与锣已成为重要的指挥工具,因此锣鼓的功用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演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