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曲艺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曲艺
1、泽州四弦书
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泽州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泽州县犁川镇的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泽州四弦书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泽州方言。早期只有一人用四弦和腿板自行伴奏表演,后来出现多人伴奏。唱腔曲调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平板、紧板、介板、三倒板、官韵等。伴奏乐器有主奏乐器四弦和三弦、胡胡、二把,以及腿板、(大中小)钹各一个。伴奏方式为间奏式,即演唱时不伴奏。唱词格式基本为七字上下句体,下句押韵。泽州四弦书节目以“贯”为单位,“一贯”指
2、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省市,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形成。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早期艺人均为男性,著名的有将坠子书带到安徽太和的郭成德和从道情说唱改为坠子书表演的薛玉湘、赵明堂、胡明善、徐振东、艾宝莲等。民国初年,又有孙民德、冯治邦、党治法、刘世禄、程万林、高治安等艺人在开封和郑州一带享有盛名。河南坠子常演的节目有《偷石榴》、《小姑贤》、《三打四劝》、《王麻休妻》等“段儿书”和移植自
3、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简称“善书”,又称“未开言”,是广泛流行于湖北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等地的曲艺说书品种。它在汉川最为兴盛,且蕴藏的传统最为深厚。汉川善书形成于清末民初,由清初开始的“圣谕”宣讲活动发展演变而来。传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徒口说唱,民国时期发展为二人或多人分行当说唱。其表演程式分“宣”、“讲”、“答”、“对”等项,内容多高台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唱腔曲调有【大宣腔】、【小宣腔】、【丫腔】、【梭罗腔】、【怒斥腔】、【哀思腔】等。汉川善书较为常见的传统节目有《滴血成珠》、《蜜蜂汁》、《安安送米》和《节烈坊》等。汉川善书在当前的传承发展遇到了空前困难,青年艺人断档,传统流失严重,亟需扶持保护。
4、浦东说书
浦东说书起源于黄浦江以东包括川沙、南汇、奉贤在内的“浦东”。主要分布于川沙、南汇、奉贤、金山以及松江、青浦等市郊全境;除在上海老城厢演出外,也曾流传到浙江平湖、嘉兴等地。浦东说书又称沪书、农民书,因单手击打钹子又称钹子书、唱单片和敲刮子,是上海仅次于“滑稽”的大曲种,为极具乡土特色的地方曲艺。浦东说书最初就是与宣传佛教的因果教义有关,那些生活在浦东的唱导法师手敲小钹,结合了浦东语言语音语调,自击自说唱,又吸收了浦东的山歌、田歌、盐歌、渔歌即兴创作的旋律,再结合出于佛教歌曲的莲花落,逐渐变成摆脱“梵呗”的“因果调”,故浦东说书最原始称为“说因果”或“因果书”(至今崇明和流传到浙江平湖、嘉兴等地的
5、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又称“唱扬琴”或“山东扬琴”。它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家耍”(又称“玩局”),至清代中期,原来唱曲使用的伴奏乐器古琴和古筝改为扬琴(又称“蝴蝶琴”)、四胡、古筝、琵琶、简板和碟子,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
6、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清末道光、咸丰年产生于鲁中、鲁西农村。因其主要书目为《武松传》,故俗称“唱武老2的”,又因其伴奏乐器与演唱风格特点的不同,亦名“竹板快书”或“滑稽快书”。1949年初高元钧在上海报演出,文艺界依其源流、语言、代表性书目诸特点,定名“山东快书”。山东快书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传统曲目《武松传》包括《东岳庙》、《景阳岗》、《狮子楼》、《十字坡》等12个回目,可以分回独立演唱,也可以连贯起来表演。此外,还有《大闹马家店》、《鲁达除霸》、《李逵夺鱼》等,小段书帽
7、深泽坠子戏
深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省会石家庄东北75公里处。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是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的中心。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传统的坠子书衍变而成。在演出过程中,说书艺人为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穿戴戏剧服饰,简易化妆上场,分角色表演坠子书,引起轰动,大大提高了观众了欣赏情趣,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此,由二至三人的打板说书,逐步改变为坠子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形成坠子戏的雏形,逐步发展壮大,
8、界首书会
清嘉庆年间,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招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文革时期,一度沉寂。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每届五天,方园几十里的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并且吸引了周边几百里地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山东曹县、江苏坯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阜阳地区各县市、宿州地区的曲艺人均有赴会演出。目前,书会已创作演出曲目1
9、宁波走书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名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约起源于同(治)光(绪)年间。流行于宁波及舟山群岛一带。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相当盛行。20世纪50、60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
10、淮河琴书(阜阳市阜南县)
琴书传入我省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因演唱形式活泼,语言纯朴生动,曲调婉转优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流入的地区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路:一路是由河南永城县老艺人邵元振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孟兆兴、孟颖等;一路是由山东瞎子(真名不详)传入,代表性传承人有张法、苗明才、苑金榜等;一路是淮北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陈豁牙(真名不详)、良麻子(真名不详)、付学兰、王文艺等。这三路琴书在淮河两岸及皖西北、皖北地区广为流传,三路老艺人为适应本地群众的需求,融合地方淮词、大鼓、坠子和民间小调,互相切蹉技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代表淮河风情的淮河琴书。淮河琴书唱腔音乐为主曲体,代表性唱腔有:“
11、都昌鼓书
都昌鼓书(第三批省级)都昌鼓书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的曲艺,用一面小鼓和一副夹板伴奏,亦有用大鼓和锣钹伴奏的。击鼓复杂,随书内容作轻重缓急之变化。鼓书多以茶馆、娱乐场所为场地,农村则以农闲、节日、红白喜事日为常。都昌鼓书俗称“唱传”,其演变过程是:“讲学—讲传—唱传”。史载:“都昌之学建于唐咸通中,宋因之,建炎之后更”。(同治版《都昌县志》)大批本土名仕名儒辈出,他们著书立说,在都昌广建书院,教化乡里,由此“讲学”风行。讲学先生又常与民众“讲今古奇观”,于是派生讲传。明万历年间,青阳腔传入都昌,与本土盛行的弋阳腔揉合成高腔,普及全县。高腔是坐堂演唱,一唱众和伴以锣鼓的戏曲,此形式被讲传者吸收
12、岱山评书
在岱山,大家把评话习惯性称为评书,民间称评话艺人为“吃开口饭”。评话是一种以说为主、带有表演动作的曲艺形式,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多数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与各地方言关系密切,演出时演员较少,通常仅一至二三人,使用道具简单。在江浙一带,只说不唱的评话,称作为大书。清范祖述《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说,不用家伙,惟醒目一块纸扇一把”。醒目,或称“醒木”,曲艺评话、评书用的道具,大小不一,一般一寸长、半寸阔厚,用木或玉石制成。说书开始时,用醒目击桌,以引起听众注意。今绝大多数艺人已故世,尚有岱西王国裕还偶尔表演。王国裕,男,1953年9月30日出生
13、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四川评书艺人一方醒木,一张手巾和一把折扇,又说又演,亦述亦评,把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角色扮得维妙维肖。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廷安
14、宁波唱新闻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艺人在演唱时,右手挟一根鼓杆及打锣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锣,两膝膝盖上按着一只小鼓,边唱边用鼓槌或锣片有节奏地叩打鼓壳或小锣。其演唱形式有:一、唱门头,即沿门唱几个小曲,类似乞讨;二、逻便场,在民众天井、明堂之中,唱一段或一场,兜几个钱;三、唱航船,这在水网地带较为流行,在日夜航船里卖唱;四、唱灯头,逢到庙会、集市进行演唱;五、唱场子,这是能唱大书、相对
15、平湖钹子书
钹子书是江南吴语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掌握节拍,曲调简单,具有吟诵风格,句末略有拖音。演出有说有唱,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平湖钹子书这门民间艺术,不但给人带来了欢乐,还传播了一些文学和历史的知识,有些老农民不识字,讲起“三国”、“水浒”来却是头头是道,这都应该归功于听钹子书。钹子书是江南吴语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据《松江县志》记载,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现今主要流传于浙江平湖一代,上海西部亦有保留。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掌握节拍,曲调简单,具有吟诵风格,句末略有拖音。演出有说有唱,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平湖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