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46、装泥鱼习俗
装泥鱼习俗是广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习俗,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在斗门区乾务镇广大滩涂地区广为流传。但即使在“装泥鱼”的发源地斗门,现在了解“装泥鱼”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务镇会“装泥鱼”的村民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为主,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中对这种不知名的小鱼进行了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
47、正月待客习俗
具体起源无从考证,解放前在沭阳乡村广为流传,解放后,此习俗逐年减少。在沭阳城乡各地,从正月初一起,就是接待宾客和到亲戚朋友家作客的开始。特别是在正月初,又走亲戚又拜年,是个老传统。从待客和作客的时间安排来说,是分等级和先后次序的。所谓“头等亲戚丈人(岳母)家,二等亲戚孩姨家,三等亲戚姑姑家,其他亲戚是歪把,有空就去无空罢”的俗语,走亲戚的人,以青少年男女最多,其次为中年男女,老年人是被拜年的对象,走亲戚的极少,但在这时候,收拾打扮一番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显得稳健,持重的姿态和老来福相。从次序来说,初一一般接待子孙、侄儿侄孙和左邻右舍。待客时,晚辈须向长辈叩头下拜(一般只是
48、淮北盐民习俗
淮北盐场是我国四大海盐场之一,地跨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下辖的赣榆、连云、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六县区,延绵数百公里,滩涂面积约400万亩,生活着数十万盐民,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俗习惯。江苏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海盐的主产区之一,有“两淮盐、天下咸”之称誉。《史记·货殖列传》:“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盐之饶”;《新唐书·食货志》载:“海州山海之利,盐茶为大端。”建国后,淮北盐场有青口、台北、台南、徐圩、灌西、灌东、新滩、射阳八大盐场,年产盐200万吨左右,盐工数十万人。其中青口、台北、台南、徐圩、灌西盐场地属连云港市。淮北盐民习俗主要有生产风俗、社会风俗、生活风俗和信仰风俗。盐民的生产方式由古代
49、练塘糕团习俗
练塘糕团制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位于青浦西部的练塘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因其由长江水承载的泥沙冲积而成,故土质松软肥沃。因而练塘的稻作文化尤为发达。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充饥温饱上。诸如庄糕、圆团这样的甜品也适时而生。从光绪版《青浦县志》卷二“风俗篇”中“正月初一鸡初鸣悉起开门燃爆竹正衣冠拜天地家庙燃烛柱香陈茶果糕团”的记载,足见随着传统节日的诞生,糕团已用于迎新祭祀的习俗活动之中。练塘糕团制作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做成甜品的技艺。其以糯米碾成粉,加水揉和后,经过多道工序,将湿粉或米团制作成方形的庄糕和半球形的圆团。除了春节,练塘地区一贯盛行男婚女嫁、丧葬祭祀、建房造
50、南京民间赏梅习俗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至少在西汉时就被引种栽培和应用,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民间赏梅、咏梅习俗盛行,存有大量咏梅的诗文。南京植梅盛于南朝,赏梅之风历代相沿。据史书记载,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城南梅岭岗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位于钟山脚下的梅花山是南京地区一处重要的观梅、赏梅的“文化空间”。梅花山面积约102公顷,依山栽植梅花3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梅花山上建有“观梅轩”,登轩观梅,漫山遍野的梅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南京民间植梅与赏梅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唐代诗人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云:“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已青丝。”北湖即
51、常熟湖甸龙舟会习俗
划龙舟习俗,在荆楚是为祭祀灵均,在吴越是为祭祀子胥,而在常熟是为祭祀李王。李王即宋代的-,他在生前就为民驱瘟免灾、救民于倒悬,特别是“卫海漕”有功于世,俨然水神,死后为当地的老百姓所怀念,特别是湖甸地区更是顶礼膜拜。常熟湖甸位于虞山南麓、尚湖之东。湖甸人家傍水而居,日常出没风波里,在水中讨生活,他们祈福于传说中的水神李王,于每年农历的春秋两季进行湖甸龙舟会。常熟湖甸龙舟会的独特处:除了祭祀李王外,再一个就是一年两度——第一次是“划青苗”,第二次是“秋报”。这在地方志中都有记载。湖甸龙舟会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究江南水乡的农耕文化提供了范例,有“活化石”之谓。它还是中国本土宗教——
52、南京民间习俗 腊八
俗语说腊八粥,不分勺;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阴历十二月叫腊月,初八叫腊八。腊八这一天,南京人用糯米、薏仁米、赤豆、莲子、红枣、白果、栗子、花生米、核桃仁等熬成粥,香润甜口,民间叫作“腊八粥”。旧时老南京有句俗语:“第一腊八还能过,第二腊八急如火,第三腊八无处躲。”每年腊月初八、十八、廿八这几天为还债日,还不起债就得四处躲藏,也就没这份心思来品尝腊八粥了。每年腊月,寺庙中的僧人会在腊八这天煮出八宝五味粥祭天、祭佛,并将馈赠施主,因此老南京又称腊八粥为“佛粥”。腊月初八在民间还有一层许下心愿的意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有些人家有病人或有大难祈求佛祖保佑,到了腊八,天不亮就熬好一锅粥在门
53、香港民间祭拜习俗
渔业及海运业发达的香港有很多祭祀海神的、被称为“天后庙”的庙宇,以夜市而闻名的庙街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祭祀三国中的英雄“关羽”的关帝庙。据说祭祀关羽,因为他是武将,可以行使警察的作用,驱除0的组织。现在在餐馆,商店,做为买卖的神灵也被供奉起来。个人家庭中也有很多的神。在红色的神棚上的神台供奉祖先的牌位,厨房里供奉灶公,大门口供奉土地爷。最一般的是佛教和道教,道教自身是受佛教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香港这两种已经浑然一体,特别是道教的色彩更浓厚一些,渗透于他们的生活之中,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佛教的寺与道教的庙,总计有360个以上。其中有从住家的门前直到地铁站都有的“黄大仙”
54、香港民间习俗 煲蜡
香港人所指的煲蜡专指中秋节期间,利用月饼铁罐作器皿、焚烧报纸或使用蜡烛等杂物用作煲蜡的火源,大量蜡烛(正确地说应该是高温液态的蜡)造成火团的玩火行为。蜡液燃烧得最猛烈之时,而向火团喷水、使之产生高大火焰。煲蜡极为容易引起火灾,滚烫的蜡液接触到皮肤可能造成第三级烧伤。这是南方的一种风俗习惯,比较危险,每年中秋都会有人给烫伤。“煲蜡”就是将两支蜡烛点着,然后拿一支蜡烛在上面烧看烛泪往下滴。香港年轻人尤其流行於迎月、中秋节正日和追月三天在公众场所煲蜡,一般伴随玩灯笼和点蜡烛等中秋活动进行。过去历年於香港皆有人因煲蜡而受伤入院。香港政府的态度由于中秋节外出赏月人数太多,加上考虑到节日关系,因此警方过去
55、怀远供月习俗
用面粉制作刘三姐、阿牛哥,用螺蛳盖片制作蜈蚣,用凉薯做荷花灯,用瓜果、五谷制作宝塔每年的中秋夜,宜州市怀远古镇每家都会摆出花样繁多的供月品,成为当地展示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历史悠久的怀远镇,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每逢重要节日,群众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各式民间活动,中秋供月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以来,每年中秋节,怀远社区都会组织开展供月亮评比活动。参加供月活动的供品,全部由当地居民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主要分为供饼和供果。其中,供饼除了月饼,还有重达5公斤的圆月型糯米饼,由当地民间艺人用植物色料,在饼面上绘出嫦娥奔月、西天取经等传说故事,以及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同时,月饼还被制作成烧鸭、金鱼、
56、海林满族民间采参习俗
满族采参历史悠久,隋唐渤海靺鞨人已采参朝贡,明末努尔哈赤发谕集体采参,清朝历代帝王收授长白山野山参,使采参成为满族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满族采参叫挖“棒槌”,进深山老林挖参叫“放山”。进山要准备“索拔棍”、挖参钎子、棒槌索、快斧子、手锯、剪子、背筐、狍子皮、吊锅等器具和物品,放山帮伙一般人为单数,进山黄道吉日为初三、六、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前要拜山神爷,准备祭品,如达子香、馒头、猪头、供果等;进山后先选朝阳地搭建临时住房,晚上拢火堆;采参的各类清规戒律皆有满族特色。挖出人参者次日还要带着酒、猪头肉、水果、香、纸、红布(挂兆头)到挖出人参的地方“敬山”还愿。
57、同里阿婆茶文化习俗
同里阿婆茶又称“吃菜茶”、“吃讲茶”,它历史悠久,是在农村邻里之间、尤其是老年妇女定期聚会喝茶,谈论家事,交流社会动态、了解时事信息等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而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上世纪30年代,同里的各种茶楼已风行唱茶,最有代表性的是与南园茶社齐名的旧三凤喜茶楼。因为自创的阿婆茶茶叶和“唱茶”艺术独具特色,备受居民和茶客欢迎,李阿囡被旧三凤喜茶楼邀请主持茶楼的经营,以泡制阿婆茶为主要经营内容。因其创始人姓“李”,前来茶楼喝茶的茶客将李阿囡的阿婆茶亲切地称为李记阿婆茶,并延续至今。截至今天,李记阿婆茶已传承近一百年,现有传承人李有福是第三代传承人,其主要分布区域在著名水乡古镇同里镇的三桥一带。李记阿婆
58、古驿道站丁习俗
清代康熙二十四年,为防御沙俄侵略东北,加强北京与黑龙江将军和边境的联系,从肇源茂兴至瑷珲设立了19个驿站,富裕县境内的塔哈尔驿站和宁年驿站就是其中的两个。吴三桂三藩叛乱被平息后,其余部被流放到各驿站当了站丁。站丁地位低下,活动受到种种限制,这个特殊的站人群体,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俗习惯,即古驿道站丁习俗。“站人”文化习俗的研究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逐渐积淀起来的站人文化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此类保护与研究主要涉及包括站人生活习俗、生产习俗、站话习俗、民间传说、宗教习俗、社会组织习俗、建筑风格习俗等。其中,重点保护内容是富裕县境内的站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的研究、以嫩江平原为基
59、太仓七夕节习俗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濒江(长江)临海(上海),历史上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农业比较发达。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都与农耕文化相关,太仓七夕节就是其中之一。在太仓,每年都举办七夕庙会,有许多群众自发参加,十分踊跃。太仓七夕节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历史传说。南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太仓黄姑村,相传牛郎织女星曾降生于此,乡人为之立祠,祠中列牛郎织女二像。后来牛郎迁出,移往嘉定,庙中专奉织女。明张采《太仓州志》记载了变迁的原因:“织女庙,在州南七里黄姑塘上,即牵牛、织女二星降处建炎兵火,士大夫多避东冈,有游客经庙祠下,题壁云:商飙处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夕对斯人?乡
60、揭阳春节习俗
揭阳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见诸史载已有二千二百余年。她置戍守区于秦,建立县于汉(公元前111年),开了粤东建制的先河,是潮汕历史文化发祥地,素称“海滨邹鲁”。古揭阳从置县开始,通过辖区归属,官民迁徙等渠道,中原汉文化由北向南,经沿海、陆路传入,因此中原文化形成深厚积淀,并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诞生了既有中原文化特点,又有地方特色的揭阳文化。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沿海开放区的主要埠点侨乡,也是目前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揭阳市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中原,他们的入揭始祖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风俗。这些风俗有的世代相沿,在民间保留至今;有的和地方原有的风俗相融合,而演变成新的深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