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61、隆林偏苗恋爱习俗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偏苗人口有八万六千多人。如果把居住在近邻的西林县、田林县的偏苗人口也计入,则桂西有近十二万人口。在这片遥远、偏僻、闭塞的地域,苗族青年的恋爱异彩纷呈。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三恋——坡恋、街恋、月恋。坡恋——即在一年一度的跳坡节上恋爱。跳坡节为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二至十四共十三天,有近三十个跳坡场。一天一个坡场,有时一天有两、三个跳坡场同时跳坡。最大的跳坡场一天可云集五至六万人,最小的坡场也有一至二万人。在如此规模宏大的跳坡场上,未婚的小伙子们大展技艺,如爬“坡杆”、跳芦笙舞、吹口琴、弹月琴、吹木叶等以吸引姑娘们的爱慕。而未婚姑娘们则打扮得姹紫嫣红如孔雀开屏似百花盛开以吸引小伙子的目光。在
62、忠信吊灯习俗
忠信吊灯习俗是流传于广东省连平县忠信地区,即忠信镇为中心的周围6镇。是忠信民间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交流融汇和区域风情的影响下形成的,忠信吊灯习俗是忠信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盼人丁兴旺,庆贺人类繁衍壮大,借“灯”“丁”谐音的蕴意,元宵节挂灯的习惯和孝祖敬宗的仪式组合而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习俗,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即形成于元末明初时期。忠信吊灯习俗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六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时间不同,跨时较大,约有10多天,其中有八音锣鼓演奏宴请、舞龙狮等热闹场面,十分壮观。忠信吊灯习俗借物寓意,寄托祈盼,蕴含人本意愿,它记载了当地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以及许多民间传统的
63、鹿寨中渡古镇和家宴习俗
“和家宴”是中渡古镇一项独特的民间习俗,来源于百家宴。由古时中渡的“吃和饭”演变而来,意为招集本乡或本街巷“和得来”的邻里故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一习俗已传承近千年。随着中渡古镇旅游业的兴起,“和家宴”也用于接待外地游客。
64、临桂彩调贺唱路杯习俗
在临桂县五通、中庸、宛田、黄沙等乡镇至今还流传以彩调的形式来贺唱“路杯”的习俗,以“路杯”来贺新年、贺新婚、贺新居等。我曾跟随义联彩调团(义江流域乡镇联合组建的彩调班)到各村巡演,亲眼目睹了当地人长期创造并积累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贺“路杯”的起源义江流域是彩调的发祥地之一,有“调子窝”的俗称。早在300多年前,这里的群众就有唱彩调的习俗。过去,普通的百姓很难上得起学堂,在一个村里,你几斗他几升凑几担谷子请一个私塾先生来教孩子念点书就算不错了。由于唱彩调既能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又使人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再者可以通过唱彩调增强社交能力等,所以唱彩调是一个热门“学科”。学唱彩调要从春头开始,村
65、平南大安校水柜习俗
贵港平南县大安校水柜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众性活动,它起源于道光十四年(公元1836年),初期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定期性群众活动。当年大安镇(古称大乌圩)是广西历史上的名镇之一,商铺林立,小巷纵横。道光十四年(1836年)遭遇一场特大火灾,把大安圩变成了一片废墟,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镇上各界有识之士认识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组成义务消防组织,由居民捐资赞助购置水柜,装配了水枪、火钩、水槽、消防桶等灭火器械,以街为单位成立了德隆社、群乐社、永安社、永隆社等7个消防所,利用圩内5个水塘作为消防水源,并制定了消防公约。后来镇上居民每年都自发进行校水柜活动。民国五年(1916年)
66、同里走三桥习俗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小巧玲珑,端庄雅致,而又古朴稚拙,凝重沧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圩,越两港,呈“品”字形,屹立于三河交汇处,凝眸对视,遥相呼应。周围水木清华,街市成环,既不乏树荫葳蕤的幽雅宁静,又尽显人来人往的市井繁华。同里走三桥习俗约略滥觞于清乾隆中期,形成的精确年代已难以查考。它起源于婚嫁习俗。每逢婚嫁、生日庆贺、婴儿满月等喜庆吉利之事,伴随着欢快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伴随着四处抛洒的喜糖,眉开眼笑的人们,喜气洋洋的亲戚朋友,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诵着“
67、吴江太湖制风枵茶待客习俗
在太湖南岸吴江市七都镇和桃源镇一带,历来有吃甜茶的习俗。风枵茶就是甜茶的一种,是用糯米饭糍干撒上白糖泡成的汤。吃甜茶一方面体现了当地人重人情,逢年过节或重大庆典,家里招待来客喜欢先叫人甜一甜,图个好口彩、好吉利,另一方面这也是当地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品尝过这一特色甜茶,连声称道。有民间歌谣唱得好:“洪钓一转天为云,纸薄冰莹鸭羽轻。看似平常最珍贵,只馈产妇与亲朋。”做风枵很有讲究,要做好很不容易。风枵茶制作技艺本地人称为摊风枵。摊风枵的工具主要是两件:一是“二尺四”(或更大一点)铁锅一口,二是锅铲一把。对铁锅的要求是从未烧过菜肴(不能沾过油);对锅铲的要
68、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即深圳市大鹏地区打醮纪念阵亡战士的习俗,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初建大鹏城,北城门附近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后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为白虎门,须堵上北门方可防止瘟疫蔓延,又请道士打醮以除瘟疫。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恩爵两位将军率众在大鹏城打醮,此为大鹏清醮最早见于记载。传统上,当地打醮仪式有两种,其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其二是感谢神明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城原为军事要塞,故传统大鹏清醮多以纪念阵亡将士和超度亡魂的“瘟醮”为主;其后太平盛世则做“太平清醮”。大鹏清醮仪式逢5年举行一次,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期间挑选吉日,在古城天后宫门前空地搭醮坛,打
69、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
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是世所罕见的唯一以活态形式遗存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它重点反映了摩梭人的走婚及其母系大家庭和相关礼俗独特的表现形式。【产生年代】摩梭人自称“纳”、“纳日”,史称“摩梭”。是一个古老而智慧的民族,也是盐源最早的土著民族。自汉末至民国时期,盐源县已成为摩梭人的聚居中心。《川康边政资料辑要?盐源》说:“摩梭,盐源最多,盐边次之,九所土司(盐源县的九个土司),摩梭占其七。”有关专家认为,摩梭人源于从河湟南迁的古羌人。战国时期,由于战乱,古羌人“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而这支“与众羌绝远”的西羌人,从青海的河湟一带不断迁徙到今四川甘孜的大渡河流域,尔后又逐渐迁徙并定居于上
70、佛山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与全国一样,佛山春节习俗是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而又时间最长的民俗节日习俗,由农历十二月(腊月)至第二年一月(正月)二十六日。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四五千年前,古百越族已在佛山一带生息、劳动、繁衍。早在秦汉年间,已是颇具规模的农渔村落,归属南海郡番禺县辖。隋开皇十年,属广州南海县辖,称季华乡。东晋太元年间和东晋隆安二年(376年、398年)先后有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僧人来佛山,在塔坡岗结茅讲经传播佛教。唐贞观二年(628年),居民在塔坡岗下掘得铜佛三尊,遂改季华乡为佛山。宋代,中原人为避战乱,先后有霍、陈、李、梁等70多个姓氏南迁至佛山定居,与百越土
71、疍民过年习俗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传统上是疍家渔民生活的地方,仍流传着疍民舞草龙祭拜妈祖过年的习俗。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与大海为伴,为求四季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在船上架起香火祭拜妈祖。当地传说,妈祖曾托梦给南澳一位老人,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龙飓风,可保风调雨顺,当地疍家渔民上山割野草扎成草龙舞动,后逐渐演变为当地疍民过年习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舞草龙的过程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步骤,每年大年初二,当地渔民选用又长又硬的剑草和较为柔软的净草扎制龙身。扎龙过程中,人们用绳子将这两种草扎成每节约1米长的龙身,之间以红绳连接;龙头以大箩筐做底衬、多柱香捆扎为眼、额前挂五寸圆镜,
72、南京牛首山踏春习俗
牛首山踏春习俗始于东晋,盛行于唐代,传承至今。到牛首山踏春人群主要以南京地区的市民和牛首山周边群众为主,全国各地及海外友人也有慕名而来的。牛首山踏春是南京地区古老的民间习俗,每年春季慕名前往踏青的游人如梭,牛首山遂成为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春牛首”,与“秋栖霞”齐名。牛首山踏春习俗的主要内容:一是踏青健身。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结伴同行参加春牛首踏春活动健身娱乐。二是观光赏景。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三景“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都在牛首山。牛首山有拱北峰、伏虎洞、神蛇洞、摩崖石刻、感应泉、舍身台、沐英湖、弘觉寺、唐塔、岳飞抗金故垒、南唐二陵、郑和墓等名胜古迹,其周边的狮子山、吉山、
73、萧县伏羊宴习俗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闻名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多年,主要因为萧县羊肉在烹调技术上具有独到之处,仅以烩汤而言,可称鲜美可口,别具风味;至于其它炖、烧、爆、炒等26种菜肴全部以羊肉及内脏为主烹制成各色肴馔,更臻上乘。据《萧县志》记载:由于本县历史养羊较多,故传统名菜多以羊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当地人认为,伏天时,羊肉肉质鲜香,汤汁醇而不膻,喝汤吃肉,人容易发汗、排毒,对人体健康有益处,因而每年伏天吃伏羊的习惯沿袭下来,形成现在的伏羊宴美食节。伏羊宴主要以羊肉为主,对活羊的要求很高,必须优中择优。首先选的是寒山羊,即生活在湖地的山羊,属于“绿色食品”,而在寒山羊中又选择母
74、绍兴稻作习俗
绍兴的稻作生产起源可追溯到7000年前,是目前为止亚洲乃至世界水稻种植起源地之一。出土的原始物证说明:越地远古时代的稻米,已从耕作、种植、采收、留种直到煮成米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于越的稻作文化,既有河姆渡文化的根基,也兼有良渚文化的影响。相传帝尧之时,禹受舜之命,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毕功了溪,后“造井示民,教民鸟(岛)田”,在越北平原率领先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复随陵陆而耕种”,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春秋战国时,绍兴曾为越国的首都,其稻作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较他地为盛,内容更加丰富。从出土的农具考证,按用途分有:起土具、除草具、收割具,可达到深耕,加厚熟土层,
75、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俗谓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八,阴间鬼魂至人间自由活动,为此,于此时请僧人作盂兰盆会,做水陆道场,追荐亡灵,祭祀祖先,诵经超度,礼忏冥福,俗称做七月半。绍兴为水乡,“陆赈之外,复有水赈,又剪纸为莲花灯,放乎中流,谓能照见九幽十八狱,通宵达旦,举国若狂,博穷鬼之欢”。清康熙《会稽县志》谓是日“浮屠燃灯,人家或燃灯于树,或放之水中,喧以箫鼓,儿童则垒瓦塔为灯”。节间,习于祠堂、庙宇或野外搭草台,演《目连救母》、《女吊》、《男吊》、《跳无常》等。今民间仍有做七月半祭祖之俗。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