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周礼·天官·序官》记载:“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郑玄注:“女酒,女奴晓酒者。”在越国时代,越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奖励越民繁衍生育、图强国力的激励措施,使女酒习俗沿续后世。从有文字记载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女酒”习俗演变到明、清初时期的“女儿酒”风俗,在清中期,“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已成为绍兴地区民间贺喜寿诞的婚俗礼品,称谓花雕。是绍兴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自晚清以来,花雕工艺制作随着女儿酒婚俗的演变,在绍兴城乡一带已形成“画花酒坛”、“彩绘花雕”二种不同风格的花雕酒坛。“画花酒坛”又
绍兴古戏台建筑艺术
绍兴古戏台的产生、发展与绍兴戏曲的孕育、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明朝以来,戏曲转入发展和繁荣时期,绍兴古戏台也相继出现。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就记载有绍兴陶堰司徒庙中古戏台演出社戏的场景。现存的绍兴古戏台主要有五种类型:庙台,祠堂台,草台,河台,街台。此外,旧时还有会馆戏台和大户人家中的家庭戏台,但目前已经消失。绍兴古戏台的建造分基础、主体、屋面、装饰四个过程。它的构件,一般由台基、石柱、台板、屏风、构栏、藻井、台狮、牛腿、屋脊瓦件等组成。楹联也是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戏台建筑增光添彩,还承担了高台教化的功能。素受人民群众喜爱。绍兴的古戏台有台
绍兴方言
绍兴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广义的绍兴方言包括绍兴市所辖5县1区及其临近地区的方言;狭义的绍兴方言则仅指绍兴县“东头埭”土语。东头埭与西头埭相对,前者为旧会稽县属地,后者为旧山阴县属地。绍兴城区所使用方言以东头埭土语为主,杂以西头埭土语,其语音在个别字上至今仍存差异。绍兴方言通过越剧、绍剧、莲花落等戏曲形式和鲁迅、周作人等名家作品以及客居外地的绍籍乡人,传播于国内外。绍兴方言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清代,主要有康熙年间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乾隆年间茹敦和《越言释》和光绪年间范寅《越谚》,其中尤以《越谚》为“分类考释派”代表作。此外,当时绍兴方志也已记录一些绍兴方言词语。以现代语言学方法表述绍兴
绍兴端午习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绍兴、新昌等县每于端午之前,家家姑娘剪取小块绸缎,精心绣制“香袋”。其形状略如荷花、菱角、鸡心之类,十分精巧可爱。至端午日,即将香粉、-盛入其中,悬于胸前,谓之“挂香袋”,以为可以避邪。新昌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是日,绍俗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束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吵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至近代,绍俗尚有门前悬艾,插菖蒲之举,且书“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的对联,贴于门侧或床柱之上。上虞还有贴姜太公画像的。是日,绍俗除吃端午粽外,还有吃“五黄”习惯。所谓五黄,便是黄瓜、
绍兴背纤号子
绍兴背纤号子主要是指在水网地带的人们在纤拉船只过程中演唱的劳动号子,体现了低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企盼和一种命运的呐喊。其音律、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以统一行动、鼓舞斗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吊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女吊》中,描写了被逼良为娼的女子玉芙蓉,饱经人间折磨,悬梁自尽后,冤魂未散而发出的悲愤控诉。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带0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是绍剧和目连戏的一出,演员妆化成“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台上形象是“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鲁迅《女吊》)女吊其在舞台上的艺术特征为“并腿跳步”及左右肩的交替耸肩,以此特定动作表现0心态。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脚划船俗
绍兴水乡有小船,又称脚划船、躅桨船。船体小巧,不用摇橹、撑篙,只须以手划楫为舵,用脚“躅”桨行进。有时为提高行船速度,则于船头加一支扳桨,一船夫面向船尾扳桨,另一船夫于船尾划楫、躅桨。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虞剪纸
上虞剪纸,历史悠久,唐宋时已盛行,特别是作为绣花剪纸母本图样,绣花剪纸就与鞋帽服饰以及各种绣品物件结下不懈之缘。由于绣花剪纸作品难以保存,所以历史年代很难考证。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立春日郊行》诗,记述了迎春习俗——鞭春牛与戴金幡彩胜。“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幕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金幡彩胜“之俗,是每逢立春日,妇女们用纸绢等剪成饰物或小幡(长幡下垂的旗)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天来临,并互相馈赠。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春日祭祀青神仪式中,就有丝织的“春幡”,民间盛行丝织品剪刻成小幡戴在头上,称为“剪彩
骨木镶嵌
宁波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嵌涵盖门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俱、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上有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常用的题材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风俗、和合二仙、梅兰竹菊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容丰富多彩。大约隋唐时,宁波出现了骨木镶嵌工艺品。明末清初,铜锯丝的应用,木嵌的发展,红木原料的进口,促进骨嵌迅速发展。经过木雕、实剔木雕、木嵌、骨木和嵌几个过程,骨嵌艺术最终形成固定风格,很快在宁波地区民间家俱
车水号子
车水号子又名“哈头歌”,是流传于海宁一带的劳动号子。在经年累月的传唱过程中,它从一问一答式的呼喊演唱方式逐渐演变为拖腔和帮唱的演唱方式—哈头曲。到了20世纪40年代,又经海宁湖塘农民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我们听到的比较完整的劳动歌谣—哈头歌。以前农民种田靠人力车水灌溉。车水是大型的集体劳动,单家独户难以胜任,故当地农民采用自愿换工的办法来进行。换工必须计算劳动数额,即水车运转次数。其办法是在车、轴轮上各做一个记号,当运转至两记号相合处计为一哈。车水时,逢哈即唱,一问一答,一人唱众人和。这种车水劳动时所唱的号子便称为“哈头歌”。哈头歌曲调高亢、明亮,数里之外都能听见。车水者可以通过演唱来统一步调
绿茶制作技艺(北仑绿茶制作技艺)
北仑春晓镇,宁波八大名茶之乡之一,有着几百年的种茶历史。几百年来,当地许多人家靠种植茶叶发家致富。从肩挑到船装,近销柴桥、宁波,远销上海、苏州、天津、香港,直至国外。制作茶叶的过程非常重要,只有精工细作,才能形、色、香、味俱全。春晓当地一般都是用传统的手工制作绿茶,主要包括10道工序,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摊凉、理条、整形、提毫、干燥等。
嘉善农民书
农民书,旧时俗称“说因果”。相传始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国初曾在江南一带,如上海金山、江苏无锡、浙江平湖和嘉善等地广为流传。嘉善农民书最初是从上海金山流传过来,经几代人传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曲种,演唱者多数是半农半艺。农民书只有一片铜钹击打伴奏,发出“忒忒”的声音,所以也叫它“忒忒书”。嘉善农民书是农村中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唱艺术,其具体表演形式是:演出台前置一小桌,围上红布,桌面上放茶杯、折扇、醒木等物件。一人表演,表演者身穿长衫,手持铜钹,以竹筷击打伴奏,有说有唱,以说为主,可以见啥唱啥。表演一般都由开篇和正本组成。开篇纯唱,以自编为主,也有开篇书;正本一般是民间流
五梅花
五梅花,又称“散花”、“串花”、“串树灯”,是广泛流传于海宁、桐乡、海盐等地的民间传统舞蹈,其中以海宁地区为盛。五梅花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在南宋王契真编纂的《上清灵宝0》中就有道家关于“烧香散花”的记载。据老艺人周祖庆(1921年出生,已故)回忆,五梅花在海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海盐县通元镇老艺人沈毛毛(1923年出生)说:“五梅花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民国时为鼎盛期。”五梅花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吸收了“虎跳”、“抢背”等地方舞蹈、戏曲动作和“天下同”、“八板调”等地方音乐元素,已经从传统宗教舞蹈演变为自成一体、独具海宁地方特色、娱神与娱人兼而有之的民间传统舞蹈,是浙江省少有的、主要以动作形态传
魏塘打连法
打连法是流传于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一带的民间杂技表演形式,其道具为长约30厘米的木槌,称为“榔头”(榔头头部长8厘米,直径6厘米,捏手部长22厘米)。表演时,表演者抛接木槌,表演各种花样,同时唱念相应的口彩。打连法历史悠久。据说南宋初宋军兵败后至临安(今杭州),军中缺粮,有个名叫刘王的小官发现队伍中有不少掌握抛接兵器技艺的士兵,于是想到一个办法,让他们带着兵器沿街卖艺。这些士兵玩耍兵器的方法,就是打连法的雏形。那位叫刘王的军官因多行善事而被后人塑成菩萨,尊称为“刘王菩萨”,受世人祭祀。后来,打连法成为民间艺人沿街卖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打连法表演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的,如“挑水抱宝宝”、“翘
姚剧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据史料考查,最早姚滩班社为清乾隆年间余姚横河匡堰(今属慈溪)艺人虞才华为班主的“才华班”。十九世纪中叶至清末民初为姚滩之鼎盛时期,时有民间班社近50副。盛行于宁绍平原,并流传至舟山、杭嘉湖、上海等地区。姚剧传统剧目计有72出,多为反映平民生活、男女爱情的“对子戏”、“三小戏”和少数多角“同场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民众心理,民间语汇丰富,乡土气息浓郁;
秦山老虎嗒蝴蝶
老虎嗒蝴蝶是海盐一带的灯舞,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上表演。该灯舞表达了当地百姓期盼消避自然灾害、生活安定的愿望,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老虎嗒蝴蝶灯舞从清代中后期就在海盐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老虎具有凶猛、强壮、威武等特点,被称为“兽中之王”,江、浙、沪一带百姓都有对老虎崇拜的传说。相传海盐历史上火灾频仍,民间有“强盗抢勿光,火烧一抹光”的说法。老百姓对火很是恐惧,并且认为老虎能驱火神,因此,每年正月十五至二十,老虎嗒蝴蝶走村串户进行表演,祈求家家平安,消避火灾。海盐民间又有“老虎嗒蝴蝶,不经大嚼”的歇后语,故选择蝴蝶来为老虎的表演做陪衬,边戏耍边逗乐,诙谐幽默,在灯会中十分引人注目,
蛟川走书
蛟川走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个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具的曲种。流传于镇海及宁波城区一带,追溯渊源,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据蛟川走书老艺人口传,约光绪年间,一个住在镇海县城小南门名叫谢阿树(又名谢元鸿)的蛟川走书艺人,因所住小南门拱形城墙上刻着“蛟川”二字,遂以此为名,称“蛟川走书”。早期蛟川走书仅一人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也无后场和唱,艺人只用两只酒盅,一根竹筷,有节奏的敲打,自唱自和。抗日战争前夕,逐渐演变成以一唱一和的形式,在庙宇、祠堂或晒场地用木板搭成一个小平台,演唱者开始用静木、纸扇、手帕等作小道具,伴奏也改用竹板、竹鼓打出有板有眼的节奏,并在落调时用清口唱和“哎哎哩啊”的基本调。抗战胜
余姚犴舞
犴舞是越地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根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风俗,说明余姚犴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集先民们古朴的哲学思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和祈神、娱神民俗内涵于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余姚犴舞具有流传古老、形象独特、传播较远、舞法独特的显著特征。犴舞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静态图腾阶段,秦以前皆属于此类,二是初动阶段发展于秦代,三是有阵有法、可舞可逗阶段,形成于明代。犴源于古犴,与龙相象,头、身、尾共七节,头似狗似狐,无
钟氏内科医术
清朝道光年间的甬上名医,钟氏中医内科的创始人钟成瑶早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于宁波市郊开设了“益寿堂”国药店,为宁波的居民特别是穷困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务。当年的“益寿堂”就位于离宁波市中心十来里路程的镇海县庄市梅堰乡钟家村,“益寿堂”是镇上唯一一家药铺。
十二花神大天官
十二花神舞流行于平湖东南沿海的全塘和黄姑镇(今两镇合并为独山港镇)一带,是当地百姓祈祷平安幸福的一种祭祀舞蹈。十二花神舞的产生有一个传说。相传明末清初全塘一带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死者无数。危难之时,一位游人指点当地人用花草煎汤服用,效果神奇,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当地百姓以为是玉帝派花神来人间救苦救难,逐渐兴起敬花神的习俗。起初人们只拜百花之首—牡丹,后来发展为拜十二位花神,并编排舞蹈,载歌载舞,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与敬仰。十二花神舞在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二十三演出。据说,前者是玉帝的生日,后者则是王母的生日。表演舞蹈的主要道具是十二个花球。花球直径一市尺左右,上宽下窄,用竹篾精制,外表糊白布,球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