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火笔画
源于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用特制高温铁笔,借鉴国画技法,运用远近虚实、浓淡相间的方法,烙画而成,很有特色。火笔画是安徽合肥的名工艺品。火笔画源于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历史。用特制高温铁笔,借鉴国画技法,运用远近虚实、浓淡相间的方法,烙画而成,很有特色。竹簧雕刻在竹簧上刻画花鸟、人物、山水,表面光滑细腻,呈象牙色,别有风格。火笔画的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足盈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火笔画”制作技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跌入低谷、凋敝零落,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予以抢救
竹编(舒席制作技艺)
舒席编织在舒城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舒城县柏林乡战国墓葬0土的青铜器底部即有竹编物的痕迹,同地西汉墓的发掘中也发现摆放陪葬品的边厢内底部有竹编物作垫,其纹理及工艺与后期的舒席基本相同。到了明代,舒席更是身价倍增。据史籍记载,明•天顺(公元1457-1464年),吏部尚书秦民悦(舒城人)为取宠皇帝,将编有龙纹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城,深得英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从此本县生产的竹席,即以“龙舒贡席”著称于世。舒席从选料、裁料到最后成席有12道工序,即: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匀撕、蒸煮、刮篾、编织、收边、检验。舒席制作的最关键部分就是编织。它
手狮灯
独山乡“手狮灯”(原名“狮子灯”)历史悠久。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县内及江苏的-、江浦一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手狮灯”狮身长四尺半,高三尺余,用篾扎纸糊,彩绘而成。狮子两前足捧一绣球,绣球用竹篾扎制,糊以白色透明纸,内点蜡烛。狮子肚皮下安有两根木棍,舞狮者两手各持一根木棍,将狮子举起舞动。每只狮子重约50斤,由一名舞狮者和一个副手,轮流配合舞动表演。来安“手狮灯”由六只狮子组成,玩灯人着一色服装,远观近望,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手狮灯”的表演形式有“抖狮”、“摇狮”、“睡狮”、“盘球”、“狮子坐肩”、“狮子理毛”、“双狮推磨”、“狮子拜门”、“逗猴”等十余种动作。表演吸收了杂技表演艺术
砀山兰花印染技艺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清朝末期,胡屯村人胡安清继承祖业,开设了一个小染坊。当时蓝印花布在国内很盛行,因为卖花版的很少,刻制花版的技术又很保密,只有河北省董家有卖,但却很难买到,胡安清一心钻研刻制花版,终于刻成功并向外出售,取名“三元兴染坊”。后其子胡仁贤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使刻制花版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大量外销。从砀山往周边辐射,最远卖到北京、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地,使安徽砀山北关的“三元兴染坊”声名远扬。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蓝印花布,原料是手工纺织的白棉粗布,用植物蓝靛为染料,携雕印花刻板,以精选
六洲棋(六国棋)
六国棋又称六洲棋,以其方便、易学、充满乐趣等优点在蒙城民间广泛传播并传承至今。由于六洲棋子在当地叫做“码”,所以当地人把下棋也称作“来码”。六洲棋共有36颗码,对弈双方各执18颗码,码路由六纵六横等距垂直交叉的直线组成,36个交叉点就是下码的位置。下棋分落子和运子两个步骤,落子为谋篇布局,运子是互相绞杀。下码的过程中,在本方的码“成方”、“成集”、“成洲”时,便能吃掉对方相应多的码,叫“打码”。当其中一方的码被打得剩下很少,不足以成集时即为失败。或其中一方无力回天时,也可投子认输。当双方战至最后,均无取胜机会,便可以宣布本局“和码”。六洲棋简单易学而又变化无穷,开展六洲棋运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皖南木榨油技艺(芜湖木榨油)
芜湖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素称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农业耕作比较发达,是粮油种植最早地区之一,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油料作物,为木榨榨油技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芜湖县木榨榨油技艺,是指利用木榨设备将油菜籽转换成食用油的手工技艺。工艺程序主要有炒籽、碾末、熏蒸、包饼、装榨、打榨、沉淀等,每一道工序全靠技艺来完成,技艺掌握以实践操作为主。利用木榨榨出来的油,口感好,无腻味。在开榨的时候,周边地区都能闻到香味,有“榨香十里远”赞誉。在木榨榨油技艺形成初始,木榨菜油均作为朝廷贡品和寺院庙宇的禅用品,普通群众很少能享用到。后期,因木榨油坊的数量不断增多,木榨油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数量相
无为民歌
无为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无为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承载着无为人民的精神与感情的重要载体,是无为人民智慧的体现。无为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别,品种齐全。“劳动号子”在无为民歌中具有代表性,它土生土长,别具一格,由于不同的劳动环境和生产,随劳动节奏应运而生。这些劳动号子“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风格各异”。秧歌在无为民歌中也是土生土长的一个艺术品种,它具有“辽阔宽广、质朴悠扬、节奏自由、内容广泛”的特点,以高亢洪亮的气势声飞辽阔的田园山野。无为民歌中的“小调”以“抒情优美、旋律流畅、结构严谨、题材广泛”的特点深受无为群众喜爱。它的产生和出现不限环境不限
皖南木榨油技艺(休宁木榨油)
徽州地区盛产黑芝麻和山茶树,结出的优质果实为木榨油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徽州木榨榨油秉承了传统技艺的严谨苛刻、一丝不苟的内涵,千锤百炼出的木榨油色泽清透,滴滴纯香,保存了其所有的营养,深得人们的喜爱。木榨榨油工艺比较复杂,要经历风车去杂,炒锅炒熟,上槽碾末,蒸锅包饼,上圈装榨,木槽打榨,沉淀沥油等过程。木榨榨油时,就是在木榨的榨膛中将一个个籽饼装入槽内,有序排列。装好菜籽饼后,在油饼的一侧塞进木块,然后利用吊着的撞锤撞击木块之间的一个楔片。随着楔片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横放的木块会对油饼产生挤压的力量而产出油。正因为这种楔块在榨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榨油设备才被称为楔式木榨。随着这个力量的
徽州篆刻
徽派篆刻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一个0期;清代康乾时期,歙县程邃等“歙四子”出现,变革创新,自成一体,形成徽派篆刻第二个0期。清朝晚期,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第三个0期。黄士陵一生治印万余方、书画千余幅,是晚清与吴昌硕同时代的书、画、篆刻大师。其中尤以篆刻成就最高,以薄刃冲刀重现秦汉玺印面目,独具峻峭古丽
绿茶制作技艺(宿松香芽)
宿松香芽产于宿松县柳坪乡,是清明节前后选采单芽或一芽一叶的鲜叶精制而成的绿茶,该茶外形美观、香气醇厚,滋味鲜爽甘甜,是绿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柳坪乡产茶历史悠久,前期历史不可考证,现可考的史料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和道光八年所编的《宿松县志》等。历史上,山区民众世代种茶、制茶,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1915年,柳坪乡的“松罗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5年获国家金奖。“麻雀舌”和“谷雨尖”也是当地茶农给他们的特级和一级绿茶取的名字。21世纪初,在专业茶叶科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制茶家族传人吴国振、吴为民对本地产的“松罗”、“麻雀舌”和“谷雨尖”的传
绿茶制作技艺(瑞草魁)
瑞草魁绿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野茶“鸦山阳坡横纹茶”,郎溪县姚村乡是鸦山阳坡横纹茶的主产区,制茶技艺在此地世代相传。瑞草魁制作技艺要求很高,需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制一等茶;中期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制二等茶,后期一芽三叶,制三等茶。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为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不符标准的芽叶。采茶时应轻采轻放,防止损伤芽叶。采摘为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带头。摊放则要注意散热均匀,不能让鲜叶发热变红。摊放不好的茶叶有青臭气、颜色发黑、团块。瑞草魁的制作讲究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杀青方法有“透闷结合,多透少闷”、“嫩叶老杀
绿茶制作技艺(金山时雨)
绩溪县自古产茶,茶园分布广泛,1850年,创于上海的汪裕泰号将产自上庄镇上金山的茶,于1868年定名为金山时雨,该茶因品质上乘,随即畅销美国旧金山、香港、日本、南洋群岛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金山时雨”主产区位于上庄镇,毗邻黄山,平均海拔500m。绩溪县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6.5%,县内诸水皆外流,无客水过境,是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文化重要发源地,也孕育了极品名茶金山时雨。金山时雨外形完美,制作技艺独特,采摘时间一般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下旬,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当地俗话称之为“鹰嘴甲”。
葫芦烙画(临泉葫芦烙画)
临泉葫芦烙画的历史渊源最晚可追溯到晚清时期,临泉县滑集人李仰高,既是闻名乡里的书画家,又是临泉葫芦烙画的创始人,此后李仰高后人世代传承这一古老的烙画技艺,并钻研创新、逐渐将电烙铁技术用于葫芦烙画创作中。临泉葫芦烙画作品内容多反映皖北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艺术风尚等,其作品创作需经过设计绘样、贴图套描、清绘定稿、烫烙绘制、修整上漆、阴干成型等多道工序,其中的烫烙还要经过勾勒、皴擦、细描、点苔等多道精细工序,对作画者的美术功底、温控、时间控制、用笔力度与速度技巧等要求较高。与江苏、浙江、山西、山东等地的葫芦烙画流派比较,临泉葫芦烙画具有古拙简约、粗犷厚重、饱满大气的鲜明地
剪纸(翁墩剪纸)
翁墩剪纸艺术源于六安市的翁墩乡一带,“翁墩剪纸”是80年代初产生出来的代名词,是皖西江淮分水岭一带民间剪纸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在六安市金安区、霍邱县、寿县以及合肥市的肥西县等地。翁墩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贴于神案、门窗、墙上及礼品上含有自的寓意,主要有四灵(龙、凤、麒麟、龟)、四兽(狮、虎、象、豹)、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菊、竹)、八仙、门神、寿星、招财童子及琴、棋、书、画、佛八宝、道八宝等。在创作技法上,全部用剪刀铰出的单色剪纸,很少采用先勾图,后剪裁的方法,大多对照“样子”,或凭头脑记忆直接剪铰,更有不少艺人对着实物即兴创作。受社会审美需求变化和发展
剪纸(庐阳剪纸)
庐阳剪纸是对流传在合肥地区剪纸的统称,由于剪纸本身在百姓生活中分布广泛,因此庐阳剪纸在当地群众中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生存的空间。庐阳剪纸大都通过家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因袭相传。许多艺人都早已湮没于历史的烟波,目前依然活跃的剪纸艺人主要有唐定兰、葛崇云、朱山中、周升国、胡益厚、刘宁侯、侯红妹、杨有凤、黄晓萍、宗流柱等两百余人。庐阳剪纸艺术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技法各异,既具有徽派剪纸的灵秀精巧,又有淮河流域剪纸的粗疏古拙,代表作品主要有张爱源的《喷龙》、刘继成的《李白与杜甫》、唐定兰的《八仙过海》、葛崇云的《红楼人物》、朱山中的《远古的呼唤》以及周升国的《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等。
亳州剪纸
亳州剪纸风格纯朴明朗,工巧纤细,优美多变,刚柔相济,装饰性强又富有乡土气息,早在宋代已很流行。但体裁仅局限于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多用作窗花、喜花、兜肚花、鞋样等。建国后,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受到重视。1955年,省出版的《阜阳剪纸集》收录了亳县吕凤毛、陈孝儒的作品20多幅。为了提高剪纸艺术质量,1959年,县文联推荐吕凤毛去阜阳等地学习。后来他发掘和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剪纸作品,被省美术协会吸收为会员。1977年,吕凤毛重返艺坛,青年农民王炳华也崭露头角,其作品先后在合肥、上海展出。1978年7月,阜阳剪纸在北京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座谈会,邀请吕凤毛、五炳华、王进铨、颜语出席会议。会议评
剪纸(徽州剪纸)
徽州剪纸是徽州传统民间艺术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它与徽文化的形成以及徽州手工技艺的发展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在徽州民间俗称为“铰花铲图”、“剪嫚嫚纸”。徽州剪纸的技法主要有剪、铲、刺、贴,图像种类主要有图案类、动物类、花卉类、人物类、组合的寓彩图。其特点构图对称,字画兼容,画面充实,疏朗相对。主要内容广泛,除了祭祖、庙会活动使用的装饰工艺品以及民间婚丧活动使用的喜花和冥货装饰,还有民间服饰鞋样的剪花样,少数作为贺礼礼品。徽州剪纸传承至今,不但保留了传统团花剪纸、吉祥纹样剪纸(如喜字寿字等)、实用型剪纸(如清明吊钱等)、动植物剪纸、人物剪纸等传统技艺,还善于突破传统,在题材上大胆开拓,注重吸收徽派
竹炭花生
竹炭花生是将竹炭经高科技纳米技术活化,研磨成粉后加入食品中作为添加物,经高温烧烤制成,外观乌黑、松脆可口、老少皆宜的竹炭食品。其主要成份是:精选优质花生米,食用竹炭粉、砂粮、精制面粉。
扁担戏(利辛扁担戏)
利辛扁担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包括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扁担戏的小型舞台长约60公分,宽50公分,高40公分左右,这个方寸之间的舞台就是扁担戏艺人驰骋的艺术天地。舞台后插在一根扁担上,一块黑布内装各种木偶道具裹住舞台,表演时艺人钻幕布里面,嗓子里嵌一颗铜质小哨子,用来表演口技,哨子吐出即可用正常声音对话。艺人两手执木偶,即可表演了。利辛扁担戏的流行区域主要在利辛南部的胡集、大李集、新张集等乡镇,最兴盛时,利辛曾有几十副扁担戏挑子,曾经与当地的猴戏走出家门在全国各地城乡风靡一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形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
泗州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江苏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祈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卖唱,后发展为淮海戏。清末时,第二代泗州戏传承人魏月华把泗州戏带入淮北地区,后传孙化贤、丁现明、魏胜云、刘素侠等人,这些人现大都已成为皖北泗州戏的领军人物。淮北泗州戏唱腔高亢、悠扬婉转。“怡心调”是泗州戏演唱的一大特点,它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在演员的演唱中互不相同。同在四、六、八句,“扬腔败调”“行腔过板”的基础上,自由选用,任意发挥,这种愉快的即兴演唱称之为“怡心调”。其表演在说唱的基础上,大量吸取民间的“压花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