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萧县坠子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自汉代至新中国建国初期均属徐州,1955年划归安徽省。自1914年萧县有了第一个坠子艺人到建国初,萧县艺人在演唱河南东路坠子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当地其他曲种和徐州梆子的音乐唱腔,逐步形成了“说、唱、噱、做”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萧县坠子。萧县坠子为板腔体,板式、曲调包括新创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连、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锦、五字嘣等,典调优美,长于抒情和叙事。伴奏乐器为简板、坠胡。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表现形式有:单口、对口、多口和坠子戏;单口和对口,多演唱长篇大书;如《列国》、《金枪北宋》、《云台中汉》、《月唐》、《隋唐》、
萧县石刻艺术
萧县石刻艺术,始于汉代的画像石,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石刻取材于本县山中的青石,青石蕴藏丰富,质地细密,坚硬耐风化,宜于雕镂艺术品。西汉画像石,石面粗糙,多为平面阴线刻;东汉,随着画像内容的日趋繁复,平面剔地浅浮雕、高浮雕及弧面浅浮雕等技法应运而生;线条由生涩变得流畅,物象刻绘重在写意。自南朝宋至清末的长期岁月中,萧县石刻艺匠继承、发扬了汉代画像传统,并注重革新和丰富技法。先是唐宋墓前圆雕的出现,使石刻由单一平面刻发展为立体性雕镂,本县李石林村西李姓墓前的石猴、石羊、石马、石人,造型朴拙,线条简洁。明代萧县高浮雕,特别是透雕的新技法,把萧县石刻艺术推向了更高的水平;明代的庄里乡陶墟村
葫芦烙画
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起源于汉代,后失传,清朝遂又兴起。葫芦烙画是烙画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葫芦”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吉祥物广为流传,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将烙画艺术绘制于葫芦上更是别具一格,更显其古朴大方、庄重素雅之特色。它既能陶冶情操,又具收藏价值,是烙画中的精品。郑小良作为葫芦烙画的传人,在多年的葫芦烙画艺术创作中,努力探索,其作品典雅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1992年,他的烙画《八十七神仙图》在“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6年,他被授
观音豆腐制作技艺
观音豆腐,是采集皖南山区野生腐婢树叶,通过加工工艺提取果胶制作而成的一种绿色食品。宋元之交,战乱不断,又连年干旱,农民食不果腹,有人梦见观音菩萨指点,以此树叶榨汁凝固,即可充饥,于是产品问世,因其凝固后如豆腐而得名观音豆腐。腐婢是一种野生直立灌木,属马鞭草科,叶片卵状,长3—13厘米,宽1.5—6厘米,其中兰、玫瑰、梅等多种香味,蕴含在浓浓的青气中,散发出刺鼻的清香,因而别称其为臭娘子,歙县民间则称其为豆腐柴、豆腐木。《本草纲目》、《神龙本草经》、《食性本草》等药典载其有治疟疾、泻痢、痛疔肿毒、创伤出血、毒蛇咬伤、醒酒、降血压等疗效。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为生产期,3市斤树叶可制7市斤“豆腐”,
繁昌县中分村徐姓祭祖习俗
徐姓始居中分,约在明永乐年后(1424年后),至今已六百余年。今该村仍遗存有明代徐姓中分始祖徐鉴墓(石穴一棺)、其妻吴老孺人墓,其两子徐环、徐瓘及子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嫡亲同地等不同类别墓群,约有八、九种之多。一村一姓之中,墓葬类别如此完备与集中,可谓集近代中国棺椁墓葬形式之大成。中分徐姓祀祖,祭奠革命先烈,仪礼仪规具有显著的历史特征:一、除夕祀祖贺年,祈祖佑安。除夕子时,村民集中于原徐祠遗址的祀棚内进行。其仪程达九种:献牲(猪头、窖包、公鸡等物);女生献花篮;献烛;族长燃烛、敬香;房长敬香;合族按辈敬香,行叩拜礼;他姓友邻敬贺上香;宣读祭文;分发糖糕等。二、清明上坟祀祖,是徐姓每年祀祖中
滁菊制作技艺
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在滁州已有上千年历史,原产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光绪二十年出版的《滁州志》中写到:“甘菊产大柳者佳,味胜于杭州而不多得”(摘自《滁州志》2卷第7页)。解放后,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中药学家叶桔泉先生主编的《现代实用中药》一书中对药用白菊花的评价为:“安徽滁州产者味最清凉,不苦不甘,白菊中以此为最良,浙江杭州次之”(摘自《医药卫生》第28编第1136页)。滁菊独特的生产环境和传统的加工工艺,造就了滁菊的上乘品质,当地中医在处方中常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他菊花不能代替滁菊。滁菊的加工工艺,主要为采摘--摊晒--薰花--揉形--晒花等,它操作严谨,工序细密,要求严格,环环紧扣,比
泗州戏(蚌埠市)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有传统大戏80多个,小戏和折戏60多种,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泗州戏的唱腔自由多变,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泗州戏的行当主要分大生
桑皮纸制作技艺(岳西县)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潜山、岳西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当地的土特名产。该纸因产生于汉代,又称为汉皮纸。主要产地在龙关、槎水、黄柏、官庄,年产量逾300万刀。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三种,全为手工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选料、蒸煮、拣皮、制浆、帘捞、焙烤等。特点是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包装、制伞和文化工艺品。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销往印度、日本等国家,俗称“仿宣纸”。该纸可书、可画、可裱,既是书法美术理想的文房一宝,又是出版复印难能可贵的纸张。上世纪80年代,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潜山、岳西桑皮纸画纸通过
琅琊山初九庙会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举办的琅琊山庙会是皖东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庙会逐渐衍生和充实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内容,成为人们游山赏景、商贾贸易、信息交流和共歌齐舞的盛会。农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远近道士相聚,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宫、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每年都要派太子、大臣回凤阳老家祭拜皇陵,滁州是必经的重要驿站,琅琊山也是祭拜队伍的必去之所。为彰显盛世、国泰民安的氛围,明朝政府有意支持并认可“琅琊山庙会
展沟“九曲黄河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是利辛县展沟镇久负盛名的独特民间艺术奇葩,也是该地区流传了几百年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阵源于《封神榜》赵公明困姜之牙所布的九曲黄河阵,是指九宫套八卦,灯阵指的是一年365天,用365盏不相同的灯布成的阵,称“九曲黄河灯阵”。阵配对联,上联“火树银花”,下联“九曲黄河”。赵公明守的是转盘灯阵,系八卦之首“坎卦”,其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等分守。真神掌领“离卦”,真魂掌领“震卦”,真魄掌领“兑卦”,真阳掌领“乾卦”,真阴掌领“坤卦”,真明掌领“艮卦”,真行掌领“巽卦”,统领七卦为真精掌领“坎卦”。其八卦根据《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符号组成。“—”为阳
抬阁(隆阜抬阁)
隆阜抬阁是屯溪人民具有民间特色的舞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徽商鼎盛,民俗活动分外热闹,徽州百姓为活跃大小节日气氛,隆阜抬阁应运而生。古徽州的地方戏曲徽剧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家喻户晓,为隆阜抬阁的表演提供了生动的参照,古时隆阜抬阁也被称作“台戏”。据清初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休宁迎春,共台戏一百零九座。邑东隆阜戴姓更甚,戏场奇巧壮丽,人马斗舞亦然。”这里说的台戏,就是自宋元以来,流传于徽州的一种民间艺术——抬阁。尤以戴震故里黎阳隆阜的抬阁最负盛名。隆阜抬阁传统造型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哪咤
顶谷大方制作技艺
大方茶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弘治年间(1488-1500)徽州生产大方茶,明正德年间(1506-1521),飞布山上庵寺住持僧大方从虎丘经昱岭关来到福泉山的福泉寺,进一步改进了古代大方茶制法。老竹大方在谷雨前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约3万个芽叶制成一斤干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色泽稍暗,满披金豪,隐付不露;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制茶工艺有杀青、揉捻、做坯、拷扁、辉锅五道工序。歙县大方茶,茶叶产地自然环境优胜、特殊、茶质优良、独特,富含硒、茶黄素等有益人体保健的成分。
福主庙会
福主庙会流传于安徽省东至县的泥溪、龙泉、尧渡和外省等地。泥溪的福主庙会主要流传于泥溪镇元潘村元甲山自然组及周边村庄。根据建德县志(东至县)记载,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在建德县(东至县)为官的陈杲仁、明万历皇帝封其为“福主余公”神号,后乡间百姓均称其为余公。历料上记载,陈杲仁(余公)在至德县(今东至县)为官期间,带领百姓治山治水,修桥筑路,兴办学堂,减免税赋,惩治贼寇,地方平安。由于他关心人民的疾苦,秉公办事,为人亲和,光明磊落,深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后来,乡村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为官清正廉明、爱国爱民的好官,在每年中秋节,余公的祭日,举办福主庙会活动,以表达他们的怀念之情。福主庙会的盛行和传承,是众多
花车转阁
“花车转阁”也称“秋千”。这一民间艺术为江南一绝。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花车转阁”这一民间艺术在绩溪湖村、长安镇坦头村、庄团村、庄镇瑞川村广为流转,并成为迎神赛会和节庆盛会的传统游艺项目,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举行活动。“花车”(秋千)为风车形,用优质杂木制成,以五彩绸带,花朵装饰,似一座四面敞开的大花轿。车身以六根木柱连接底座与顶篷,两边相对的中柱的中段横架木轴承载双杠木转轮。转轮十字四端悬活动彩椅,缚坐俊扮的七岁上下的女童。“花车”后紧随鼓乐队,巡游时,由四壮汉推进花车,同时转动木轮,缓缓前行。女童手捧鲜花端坐椅上唱绩溪民歌、徽戏唱段。建国后至今,“花车转阁”举行活动时,女童
皖南火腿腌制技艺(兰花火腿腌制技艺)
皖南花猪,追本溯源就是蓝田花猪。据宋《新安志》记载考证,休宁蓝花火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休宁蓝花火腿产生在宋代,发展在明代,清代已著名,真正形成品牌,进入国内市场,还是在建国后的改革开发时期。蓝花火腿选用当地产的蓝田花猪。其花猪的主要特点是吃青饲料,瘦肉多,肉味鲜嫩;皮薄骨细,蹄脚短小,腿心饱满,肉嫩结实。加工成蓝花火腿后,形似竹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肉质细嫩,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食之,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甜可口,回味无穷。蓝花火腿属天然绿色饮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蛋白质,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提神健身等功能,是强身保健补品。长期以来蓝花火腿手工腌制技艺全靠家庭传承,由于正宗的蓝花火腿腌制
汤口火腿腌制技艺
汤口火腿腌制技艺是以腌制猪腿肉为内容的农畜产品传统加工工艺。其主要制作区域为黄山区汤口镇。火腿的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朝初期,汤口在经历了元代的军民屯田、明代的设置卫所及土流合治等社会变革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户所宰杀的年猪,在短时间内自食有余,出售又受流通限制,为此,用食盐腌制的方法加工储备,以便随时食用。经腌制的猪后腿肉,切开后颜色嫣红似火,故称“火腿”。自明万历年后,火腿便以地名命名,因唐朝置汤川,故称此地火腿为汤口火腿。清朝中后期,汤口火腿便成为徽州府城乡贸易集市上的重要商品之一,因此其加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清雍正年间,已初具规模,工艺颇具章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
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
迎驾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指迎驾厂一带槽坊所普遍采用的传统手工酿造技艺,流传到今天共有96道工序。迎驾酒的酿造和消费习俗是霍山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深深打上了大别山文化的印记。在传统迎驾酒酿造中,其原料采用当地的小麦、大米、高粱、糯米、玉米,使多粮酿造的迎驾酒具有幽雅细腻的复合香气和绵甜净爽的口感。所在环境位于北纬30°附近,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长。酿造区域水质清纯、甘甜,是酿酒的好水源。在酿造中多使用毛竹器具,使酒体渗入竹之清香。工艺方面有三个方面相对比较独特。一是女工踩曲,曲块松紧适度,容易发酵。二是高温曲,使酒体风味呈浓中带酱。三是看糟做糟。即酿酒技师根据经验和感觉现场
萧县剪纸
萧县剪纸作为萧县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高手如林,风格独具。汉代属沛郡(国),王侯云集;贵妇人所饰之花,是为剪纸先声,至唐代,树皮纸传入民间;多种民间艺术的渗透催生、社会习俗的变革、妇人首饰及婚丧嫁娶需求、居室点缀与拜佛祝福器物等的呼唤,使人们感到用纸张所剪饰物比用金箔银箔、素绢采帛既价廉又方便;于是,剪纸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萧县剪纸,经宋、元、至明、清,又深受当地“中国画•水墨写意”的影响,已日臻成熟。尤其是乡土画家们的“既注重线条的质感与均衡,又苦心经营色调的淳厚及协调”之长,使萧县剪纸,十分讲究线面结合,并把点色、染色、填色等传统技艺推向炉火纯青的水平。至
晰扬掌
元末爆发的白莲教民——红巾军进入亳州时,与当地回民矛盾加剧,一些回民被红巾军抓获,其首领刘福通要把他们处斩。在红巾军内部的回族头领胡大海和朱元璋(当时为副元帅)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一棋定生死的协议。双方在棋盘上对阵,沙阿訇运内功于抓棋子的手指之上。他棋法稳健,步步威逼,获得了棋局的胜利,同时也化解了这一场矛盾,这对阵的棋局被演化成拳法,称为棋势功。明洪武十三年基本完成了棋局中的各套拳法,以“晰扬掌(棋势功)”命名。晰扬掌中“晰”是清晰之意,“扬掌”:回族礼拜者,在礼拜时开始动作是“台克米尔”扬手。该拳种每套动作之首也都有一个“扬手”动作,称之为“晰扬掌(别名:棋势功)”,即清晰明了的掌法。棋势功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符离集烧鸡起源于汉代。1994年,在徐州狮子山西麓发掘出汉代楚王刘戊墓,该墓中有保存基本完好的鸡骨,并有“符离丞印”的封记,因此,被考古专家鉴定推断为“符离贡鸡”。1757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途经符离,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此可以推断符离集烧鸡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由于符离位于南北要道,汉代以来,在此发生过上百次战乱和杀戮,人民流离失所,烧鸡工艺只能时断时续。符离烧鸡是以符离产麻鸡为鸡源,属特有的品种形成的特有的风味。1910年,山东人管在洲逃难落户符离,他利用德州扒鸡的制作技术,配以符离麻鸡为原料,形成了“管家红曲鸡”。1915年,河南人魏广明制作成新一代“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