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特产
宣城市民俗文化
姚翠荣闷酱制作技艺
闷酱生产技艺原产地位于皖南宣城市郎溪县姚村乡一带,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分、雨水充沛,优越的地理环境为“闷酱”制作孕育了天然的酿造条件,同时出产闷酱制作所需的优质原辅材料,如黄豆、蚕豆、小麦及口味独特的“羊角椒”等。闷酱制作分为制曲、晒酱黄、封缸发酵等2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十分考验技师的实践经验。其制作方法主要是用黄豆、蚕豆及小麦等原料,以山泉水浸泡,蒸煮后拌粉置入竹匾或竹笼中制曲,然后直接晒干“霉豆”俗称晒“酱黄”,再加入当地的辣椒、蒜末及姜末等混合发酵,封缸密闭,数月成酱,故称“闷酱”。闷酱酱汁由辣椒汁、蒜汁、姜汁与酱黄混合发酵后产生,整个过程不掺一滴水,因此营养更丰富,卫生(不含黄曲霉素)
绩溪挞粿制作技艺
挞粿(音译方言:taguo),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绩溪县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各有俗名:若作日常生活的食用品则统称“挞粿”。如是农人上山下田劳作所带的方便吃食则称“冷饭果”。徽商出门做生意带的食品又称“盘缠果”。徽商出门前留下的吃食则叫“记家果”。绩溪挞粿主要集中在岭北一带,以长安镇最为突出。光绪十六年(1890),镇头吴永达在镇头开设面点馆,因茶亭下是出外经商、办事必经之地。吴永达做的挞粿质量好、香美可口,来往行人争相购买,由此名声远扬。民国初年,吴永达胞弟吴正太继承,他做的挞粿皮薄、馅多、不跑气,且香味缘风飘至千里。后经几代弟子将这门手艺传承发扬,现在
宣纸帘制作技艺
宣纸帘是宣纸制作的基本器具之一,为宣纸制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宣纸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使用功能独特外,还和其特殊的帘纹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决定其帘纹的就是宣纸帘。宣纸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泾县,宣纸帘也一直在泾县历代相传,与宣纸一道和中国书画艺术同气连枝,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中国书画艺术一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最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工艺、美学、经济价值而传承于世。纸帘制作技艺伴随着中国传统手工纸而生,在目前的科技考古界,在如何判别植物纤维纸时,识别其帘纹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宣纸帘就是传统纸帘的杰出代表,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也是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体系中秘而
正兴隆酱菜制作技艺
泾县酱菜制作技艺是将自产的蔬菜、豆制品等农副产品进行精选、清洗、晾晒、腌制等加工,完成新鲜菜蔬改性,并能长久存储的一项技艺。因泾县酱菜口味独特,作为泾县传统地方特产,一度作为走亲访友、社交礼仪中的馈赠佳品而广播四方。明清时期《泾县志》中记载了泾县酱菜的食用价值,在泾县的“春秋丁祭”中,泾县酱菜也是祭品之一,在民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泾县酱菜制作技艺在泾县范围内的农家均有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特有的酱菜制作从普通农家分离出来,形成酱坊、豆腐店,广泛分布在泾县各集镇和大村庄,较为有名的酱菜产地有章渡、黄村、丁桥、陈村、茂林、马头、城关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章渡制作的酱菜、香菜、臭豆腐脱颖而出
宁国竹画
我国画坛新近崛起的一株奇葩。它以江南盛产的毛竹、元竹为原料,经过选、破蔑、漂白、下样、垫压、选型、小装、喷漆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竹画对蔑工技术要求很高,一片花瓣要削成一毫米十分之一那样薄,蝴蝶的触须要削成头发丝一样细。宁国竹画有国画的艺术风格,又有浮雕的立体感,既可水墨淡妆,又可象彩塑那样浓抹,堪与铁画媲美。(合肥)
朱桥板龙灯
宣州区朱桥板龙灯主要流行于宣城市的广德、郎溪、泾县等地,相传是清代光绪八年朱桥何村的张姓大户人家发起的。1882年,由当地知名人士出资筹划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场龙灯会,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朱桥板龙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龙队由老龙队和子龙队组成,老龙共59节,一次表演需要256人之多;子龙通常12节,一次表演需要28人,每至闰年时,子龙还要增加一节。过去龙灯采用的是蜡烛,油灯,现代扎灯时,龙头,龙尾带电瓶,龙身装有电池,四周安灯,板龙起舞时远观宛如蛟龙游动,200多人踩着锣鼓铿锵有力的节奏,走着各种阵势,人走灯移,景象十分壮观。当地的习俗是板龙灯每三年玩一次,每年腊月三十日之前祭拜仪式。板龙灯每
绩溪草龙舞
舞草龙的习俗在绩溪县广为流传,尤以扬溪镇大石门村最为特色,历史传承已数百载。相传500年前,当地连年受灾,乡民收成大减,村南和尚山频频发火,达数年之久,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大石门村周姓十三代高祖雄杰择机发动百姓利用稻草制成草龙,组织队伍日夜狂舞于村庄街巷,并伴草炮、擂鼓鸣锣。为防止邪火复燃,后来定每年中秋为游龙日,目的一是镇灾除邪;二是庆祝丰收,渴望来年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石门制作草龙的主要材料是稻草、竹、剑麻等。草龙主要包括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龙长十八米,形象酷肖,龙体插上香火,舞动时点燃的香火随风飘动,流星般闪烁,十分漂亮,似活龙在天。故大石门“草龙”又称为“火龙”。古时草龙起舞,
绿茶制作技艺(瑞草魁)
瑞草魁绿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野茶“鸦山阳坡横纹茶”,郎溪县姚村乡是鸦山阳坡横纹茶的主产区,制茶技艺在此地世代相传。瑞草魁制作技艺要求很高,需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制一等茶;中期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制二等茶,后期一芽三叶,制三等茶。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为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不符标准的芽叶。采茶时应轻采轻放,防止损伤芽叶。采摘为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带头。摊放则要注意散热均匀,不能让鲜叶发热变红。摊放不好的茶叶有青臭气、颜色发黑、团块。瑞草魁的制作讲究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杀青方法有“透闷结合,多透少闷”、“嫩叶老杀
绿茶制作技艺(金山时雨)
绩溪县自古产茶,茶园分布广泛,1850年,创于上海的汪裕泰号将产自上庄镇上金山的茶,于1868年定名为金山时雨,该茶因品质上乘,随即畅销美国旧金山、香港、日本、南洋群岛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金山时雨”主产区位于上庄镇,毗邻黄山,平均海拔500m。绩溪县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6.5%,县内诸水皆外流,无客水过境,是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示范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文化重要发源地,也孕育了极品名茶金山时雨。金山时雨外形完美,制作技艺独特,采摘时间一般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下旬,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当地俗话称之为“鹰嘴甲”。
徽剧(徽戏童子班)
清代中期,伏岭成年男子旅外经商务工人员已超过半数,多从事面馆业,正、二月是面馆业淡季,一年一度回乡探亲,照看在家“留守儿童”,见假日闲散在乡小孩到支祠学戏、演戏是好事,他们支持组织“童子班”,请人教戏,在支祠内搭台演出,形成三门自置行头道具演出,但各门演艺水平参差不齐,观众多寡悬殊。支祠剧场窄小,当有好戏时,外村观众难挤入场。道光九年底建成三间两厢两走廊的徽式戏台,广场可容纳数千人。道光十年元宵节三门“童子班”登台公演。正月十日至十七日演出四夜。每夜三门都要演出节目,先由各门自定节目与排练。演出分头、中、末班出场。演出先后次序于正月十三日由三门值年代表到昌福寺旁的太子庙分二次抽阄确定。头三夜各
打棍求雨习俗
相传明代后期在梅王尖(隐龙)山的东边,两牧童在山上放牛,因久旱不雨,到处草木枯萎,牛无粮草,两人憋了一肚子气,拿了柴刀每人砍了一根柏树当成棍子,相互边跳边打,祈神降雨,因柏树坚硬,拍打声音响亮声震山谷,直打得梅王尖山顶乌云翻滚,他两一见高兴极了,说“老天不下雨,我俩就打棍求雨”。两人越打越起劲,乌云越来越多,不一会真的大雨倾盆,旱情得到缓解,秋后喜获丰收。后来,每逢旱情严重,隐龙百姓就敲锣打鼓求雨,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该习俗规模大且隆重,求雨是分“都”进行的,各“都”求雨方式有所差别(都:明代设立,地域范围),可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则求雨者彬彬有礼地三步一拜,五步一跪。武求则是大声呼
明德折扇制作技艺
扇子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三千年渊源流长的制扇业,使扇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由于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东方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欢迎及热捧。明德折扇属中国扇的一种,由扇面、扇骨两部分组成,扇面多采用真丝、宣纸、棉布等面料,扇面设计不但延承传统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民间故事、诗词等,还穿插现代美学作品。扇骨主要选用优质的毛竹、木材、及动物骨等。明德折扇可张可合,展可达尺余,合则呈条状,适于随身携带。明德折扇的扇面内容多反应同期社会人们的生
赛琼碗
绩溪历史悠久,民风古朴,自古就盛行庙会,但最著名的算“花朝会”。唐代,定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日。花朝,传为石花神之生日,此日又为越国公汪华的诞辰日。汪华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绩溪县登源人。徽州人民感念他保障六州之功,建庙塑像祭祀,尊为神灵,称“汪公大帝”。绩溪乡间,村村都建有汪公庙,每年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活动,“花朝会”就是其中之一。花朝会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赛琼碗”。赛琼碗是花朝会祭祀二神的供品。赛琼碗也就是各隅斋官和头首以及村民提供的祭品进行展览比赛,观众一边欣赏琳琅满目的琼碗,一边品评其技艺的高下。赛琼碗一般是在举行花朝会的祠堂中举行。神像前摆着由6只长约8尺、宽4尺拼起来的大案桌,神像
皖南木雕
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其初期只是在版画的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以增强层次感,到了明代初具规模。清代乾、嘉以后皖南徽商兴起,巨儒商贾们竞相奢侈豪华,因而木雕的艺术格调也渐渐走于细腻繁琐,而随着中国画家们的介入,使得皖南木雕更趋装饰性与美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皖南木雕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装饰性。工匠们从大自然和劳动生活中,直接提取出他们熟悉的物像和题材,把理想的事物与现实事物结合起来,让理想事物有现实基础,让现实事物有理想意境。传统手工平凿拉丝法,属于皖南木雕当中的一种绝技,并具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它是木雕作品成形后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是皖南木雕区别与其它木雕的最为典型的特征,手法更为细腻、精到
宣酒纪氏古法酿造技艺
“宣酒”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载:大唐天宝年间,宣城盛烧酿之风,尤以纪叟善酿。唐天宝至上元年间(753—762),诗仙李白七游敬亭山,每次必至纪叟家中酣饮纪叟美酒,皆惊羡称绝,遂赠名曰:“纪叟老春”。唐上元二年纪叟仙逝,李白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后人秉承纪叟老春遗风,世代精酿,成就了今天的宣酒。宋末元初,纪氏传统酿造法达到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传统的纪氏酿造经验得到了升华,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发展为烧酒。在此后的实践中渐渐摸索出一定的生产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酿酒生产工艺技术。宣酒的超群品质得益于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宣城市北郊
安苗节
安苗节,在“芒种”节气之后,全村水稻栽插完毕,稻禾长势初定时,由村中长老、士绅择定一个“龙”(辰)日或“虎”(寅)日举行。是日晨,在村前场坦或河滩设祭坛,从大庙请出黑(脸)太尉、红(脸)太尉(相传为唐代睢阳完节之将领雷万春、南霁云)登祭台,祭台围插旗幡,除有常备的锦缎三角大旗外,必有节前用绵纸拼制成的方形大旗四或八面,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大字,每面旗上只书一字,并配画图案,如同是村人的书画展览。祭台前摆香案,置香炉、烛台,供村户敬贡祭拜。下午日头西斜,太尉老爷巡田,旌旗开道,黑、红太尉分别坐椅上由四人或八人抬行,后随旌旗、乐队,在锣鼓声、鞭炮声中巡游村辖的四处田畈后回到庙前结
绿茶制作技艺(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涌溪。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2007年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涌溪火青茶属珠茶,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达到90%,平均日照百分率40%左右,春季日照百分率仅26%,茶园土壤为乌沙土,土层深厚,有
古南丰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
中国具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的酿酒历史。中国酒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主要特征,所以,黄酒酿造与中国早期酿酒方法一脉相传。根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对于江南东西两路的记载为“有冶铸、金帛、谷稻之利”,丰富手工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更加便于酿酒。安徽省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安徽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与江浙接壤,山川毓秀,绿水蜿蜒,耕地、水面、山场资源充裕,有优质糯稻农业种植传统,有“中国四大粮仓之一”之称,尤其是当地的水质清澈透明、甘甜,利于酿酒。植根于这一方沃土的还有独特的黄酒酿造工艺,源于徽州民间私坊酿造米酒之民俗,有史可载的可追溯到唐代,其鼎盛时期
祭社
绩溪县伏岭镇作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徽剧之乡、徽菜之源,境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内容丰富。而北村祭社更是一颗耀眼的星星。祭祀这一民间信俗于明代初期在绩溪县伏岭镇北村始起。举办时间为每年的除夕夜凌晨起至大年初一日。该活动颇具徽州文化元素,集中展示了古徽州的民风民俗,是徽州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俗活动。除夕凌晨宰杀三牲贡品,后将三牲打扮完毕,下午将“社猪”、“社羊”、“社鸡”及其他贡品送入祠堂,迎接社神(神的牌位)进入祠堂。“春分”当日上午,恭送社神回庙,同时,分赠“社馒”给20岁以上男子。一般在“春风”日下午举行隆重的“祭社”仪式。祭社活动按固定的程序,工作程序与规则进行。仪式程序为“序立”、
畲族婚嫁习俗
宁国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与浙江省的临安、安吉毗连。常住民族以汉为主,畲族次之。宁国畲族有蓝、雷、钟3姓,主要居住在宁国市云梯乡及周边的仙霞、杨山、狮桥等地。他们分别于光绪五年(1879)、九年(1883)、十三年(1887),从浙江省的淳安、景宁、桐庐、兰溪和福建的莆城等地迁至云梯及周边乡镇落户。经过历代的繁衍生息宁国畲族人口逐年增多,占安徽省畲族总人口的96%。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八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云梯畲族乡。该乡由汉、畲、苗、回、壮五个民族组成,其中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5%。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千百年的历史沧桑,畲族成为我国东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她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