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高跷

董王高跷

董王高跷

一、简介

董王高跷是长期流行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董王村一带的传统高跷表演形式,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与同类高跷舞蹈相比,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而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之一。高跷又称拐子,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表演,技巧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观众高,便于远近观赏,如同流动的活动舞台表演,因此备受群众喜爱。

二、历史渊源

高跷的起源,普遍认为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董王高跷主要源自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董王村,至今有近500年历史。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7年),董、王二姓的两家民间艺人自山西逃荒到宿迁境内,至龙河边落户安家,长期以卖艺为生,其将山西老家的高跷带到宿迁,经过代代传承,并有新的发展,形成了现在人们常称的“董王高跷”。

据《宿迁县志》载:“明清时期,宿迁民间乡会极为盛行。乡会,也称乡庙会,系由一村或联合数村组成,承平而又丰收之年,每至农历年末岁初,遍及城乡,大抵有龙灯、狮子、花鼓、旱船、高跷、花车、马灯、花篮、霸王鞭等,就中以花鼓、旱船、花车,因形式简易,最为普遍。在县城大会,并有抬阁、架阁、风车、站肩、高跷等节目,尤为特殊。观众有远至数里而来者……”。宿迁民间有句俗语:“梨园狮子前庵龙,卓圩旱船扯因篷,龙河高跷三里灯,抬阁架阁数宿城。”可见董王高跷早已家喻户晓。相传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每次都要观看董王高跷的表演。

董王高跷不但继承了民间舞蹈的传统形式及其精华,表演节目有扑蝶、穿花缝、秧歌、走剪刀股等,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创新,又吸纳了曲艺、演唱、相声艺术以及地方戏曲、小品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董王高跷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结合实际需要,编创出大量讴歌时代的文艺作品。

三、表演特点

高跷舞蹈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现在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单跷、双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作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

董王高跷是高跷舞蹈之一,他继承了山西高跷的特点,又发展了许多新的形式。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脚踩着木跷,以跷代足,演员在锣鼓声中直立起舞,不断变换队形,善踩者行走自如,能做跌扑、翻滚,扑蝴蝶等动作,技艺精绝。踩高跷亦分为“文踩”和“武踩”表演者根据表演内容故事情节,或跌叉、或翻筋斗、或作蜻蜓点水状、或开打,称之“武踩”;技艺一般者只随表演队伍舞之蹈之,称之为“文踩”。

参加高跷表演的人员有13—15人,乐队7—10人。伴奏乐器多为锣、鼓、铙、钹、二胡、琵琶、竹笛、笙等。演出顺序以舞蹈开场,演员着装在锣鼓伴奏下上场,营造气氛,演员利用高跷表演一些难度较大的具有杂技特技效果的滑稽节目,精彩独特。舞蹈演罢,接着演文戏,说、唱、舞结合、有说唱、有相声、有小品、有泗州戏、柳琴戏、黄梅戏等地方戏和京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表演曲目中,舞蹈类有:扑蝶、穿花缝、秧歌、走剪刀股等;曲艺、戏剧类有:有快板、山东快书、相声及地方戏短剧等。传统剧目有:八仙祝寿、陈妙常追舟、刘海砍樵等,演员服装,根据剧情需要,随时订做;高跷木腿,每人一副,彩旗数面,彩伞数把,彩扇数把,香盘龙棍等。

董王高跷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它将民间小调,地方戏曲,传统和现代兼容并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遍及宿迁城乡以及周边的泗洪泗阳沭阳、睢宁、泗县淮北等地,深受群众喜爱。

四、高跷制作

高跷多为木质,分高跷(长跷)和矮跷(短跷),高跷高达3尺左右,矮跷1尺左右。高跷制作非常简便,一般采用的是比较结实的直径为6厘米左右的长型柱状木棍制作,长通常约1.60米左右(长也可根据要求而定),踏脚板宽为0.10米,离地面高度一般为0.20米左右(可根据高、矮跷确定离地面高度),脚踩板绑在小腿上。高跷也可以采用竹子制作,踏脚棍用铁丝绑在适当的地方,其它要求与木制高跷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五、董王高跷与乡会

董王高跷是伴随着民间乡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传承,其表演已与民间乡会文化融为一体,乡会是高跷表演的主要舞台。传统的民间乡会,一般以村为单位,一村一会。较大的村,有一村两会、多会,分散的小村庄,多几地合办一会。乡会的会头,即领班人。乡会初办时,由群众推选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且为群众信赖的人负责主办,称为会头。由会头出面筹集资金,绅商富户捐献大部,一般群众多寡不等,捐献小部经费。筹集后即购置行头和道具,如:旗、锣、伞、扇等。其中“旗”有:龙门旗、长条旗、四方旗、三角形龙虎旗,旗上绣青龙、白虎等。“伞”是大形伞,伞上绣“黄河阵”、“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狮子滚绣球”等图案,五彩缤纷,以壮声势。伴奏中打击乐器有:锣、鼓、铙、钹;管弦乐有:二胡、琵琶、竹笛、笙等。“扇”有:执扇、掌扇等。另外有香盘、龙棍。有的会还配有金瓜、钺斧、朝天镫各一对,俗称“半朝銮驾”(为皇帝所赐)。

乡会活动地点(即排练的地方)叫“会屋”,也称“驾屋”,会屋多利用村里的祠堂、庙宇或临时借用民房。会屋内要设香案桌、烛台、供奉玉皇大帝或如来佛像。各乡会一般于大年除夕“悬驾”,是把神像悬挂起来,意味着乡会开始。每年正月十六至二月初二为“落驾”,将神像、香案收起,宣告乡会活动结束。

乡会排练文艺节目称为“盘会”,有文艺节目的乡会称“红会”,没有的称“白会”,出村活动演出称“出会”或“参会”、“跑会”。两会相遇,以文明礼仪相送、相迎称为“拜会”。“拜会”极为隆重,两会相遇时,宾主双方彬彬有礼,场面极为庄重肃穆。当客方乡会人等进入夹道欢迎的人群中时,人人凝神屏气,步伐整齐缓慢,锣鼓声音压低,香盘、龙棍不能持之过高,以示谦卑有礼。双方相遇时,互相打躬作揖,由主方退着慢行,直把客方引至会屋门前,客方向神像焚香、礼拜、祝福后,才开始演出。演出结束后,主方在村口道旁排成阵势,夹道相送。有时为表示双方情意深厚,还会出现“三接、三送”场面。所谓“三接三送”,即主方乡会把客方乡会送出庄时,等待对方回来参拜(拜谢),对方参拜完,接着又在道旁排列侍立,再次欢送,态度亦极庄重,一而再,再而三,其间锣鼓震天,围观群众层层相拥,摩肩接踵,甚为壮观。

六、传承状况

随着民间乡会的解散,传统的董王高跷表演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舞台,如今,也只有在每年的庙会或民间文艺汇演中才可以看到其身影,表演的技巧与传统相比已减少了许多程式。董王村里会踩高跷的人多忙于生计,或外出打工,或年事已高,年轻人不愿学,所以会踩高跷的人也越来越少。

在当年踩高跷的三位老艺人王甦、张志前和张秀梅的积极倡导下,市、区文化部门予以大力支持,积极帮助组建了三十多人的董王高跷队,最年轻的22岁,我们共同期待这支民间艺术之花越开越艳。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宿城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高跷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