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派乐亭大鼓(2009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亭大鼓其源可追溯到唐代,经过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断繁衍发展,在明未清初换身为鼓词。而乐亭大鼓是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鼓词的曲艺形式,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时代产物,是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今意义的乐亭大鼓,约在1845年前起于滦州(滦南县原属滦州)、乐亭乡间。它博采诸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了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唱腔,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1845年,滦南人冯福昌(冯铁板)废木板,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唱腔、板式得到更新,乐亭大鼓因此名声鹊起,冯福昌成为乐亭大鼓重要创始人。
靳派乐亭大鼓艺术,唱腔旋律性强,娓婉动听,声情并茂;突破传统的“板起板落”唱法,巧妙地运用慢板、抢板等灵活多变的新唱法;大胆吸收姊妹艺术的营养,形成完整的靳派乐亭大鼓艺术体系。
靳派乐亭大鼓在冀东、在京、津及东北三省有很大影响,是滦南人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乐亭大鼓艺术是历经几代曲艺艺人,通过艰难探索与艺术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它继承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长处,又吸收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腔调,形成了独特的唱腔板式,用乡音演唱,以三弦、铁(铜)板、鼓伴奏,是一种能说长篇大书,也能唱集锦小段,叙事抒情俱佳,缠绵豪放俱备,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品种。其基本特征是:根据演出场合和欣赏群体的不同而演唱比较固定的曲目的程序性特征;经过对叫卖调、哭丧调、劳动号子等的广泛吸收,又有从发源于本地的皮影、评剧中借鉴而形成的曲调多源性特征;利用板眼、速度的变化技巧和扩板加花等作曲创腔手法,使板腔转换灵活自由的特征;多种调式调性相互交替转换形成了多种丰富多彩,情趣各异的唱腔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兼融的特征;名称来源考究不定的传奇性特征;唱腔音乐由当地方言、俚曲衍变而成,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完整规范、娴熟多变的鼓、板套路与种种唱腔相辅相成的特征。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