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阮花鼓戏

上阮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阮花鼓戏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阮隶属于金坛市薛埠镇,与溧阳后周、竹箦等镇交界。清同治年间始,至民国初期,相继有多批数百名来自河南罗山县、光山县移民迁徙、繁衍于上阮一带。由此带来了河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其最鲜明的标志,即是中原花鼓戏的盛行。在发展中,中原花鼓戏又吸收了江南戏曲、民间山歌曲调等众多音乐元素,历经百余年的延续、传承,在当地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上阮花鼓戏”。

  上阮花鼓戏唱腔抒情丰富,曲调旋律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原、江南兼容的戏剧特色,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观赏价值。上阮花鼓戏的生、旦、净、丑角,均选择与角色最合适的演员担当,在扮相上也都有严格的讲究。由于女演员的人才缺少,戏里的一些女角色大都由男演员进行男扮女装来演出。

  上阮花鼓戏的主要剧目有《上桑柳》、《蓝丝草》、《药茶记》、《珍珠塔》等。其剧本内容与同名的传统戏剧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戏曲腔调上的区别。其声腔有《淘腔》、《北扭子》、《悲腔》、《花腔》等。其中《淘腔》板式较多,如“起板”、“落板”、“慢板”、“快板”等,通过这些板式的组合与变化,生动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

  上阮花鼓戏的伴奏乐器有二胡、中胡、琵琶、三弦、竹笛及锣、板鼓等。打击乐以锣、板鼓等四大件为主。其服饰、道具及灯光、布景,均根据所演出剧目内容和演员在剧中的角色而定,有严格的要求。

  上阮花鼓戏所具有的剧目内容的通俗性、声腔艺术的民歌性、舞台表演的生活性、演出方式的灵活性等特征,体现了其不可多得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上阮花鼓戏,既有北方表演艺术之激昂、粗犷,又有南方艺术的委婉细腻,两种文化在上阮花鼓戏中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上阮花鼓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盛极一时,在金坛、溧阳、溧水、句容等地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但时至今日,由于后继乏人和观众日益减少,上阮花鼓戏已处于濒危灭绝的境地,急待进行有效的保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金坛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花鼓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