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捻纸

杨桥捻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桥捻纸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桥捻纸艺术的生成、发展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捻军。

  据史料记载表明,捻军的前身为捻子、捻党。捻党、捻子最早起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捻”是皖北方言,通指“一束”为“一捻子”。加入捻子的人大多为贫苦百姓,而且捻子成员多为同一个宗族﹑祖亲﹑乡里,久之这些集合体便自称为“捻党”、“捻军”。这里的“党”之义为“乡党”,泛指乡里乡亲。每捻人数不定,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数千人皆可成一捻。捻党初时从事打富济贫、抗粮、抗差等活动。为争取生存权利,反抗地主阶级的盘剥和欺凌,捻党不断汇聚力量,打击地方豪绅地主。他们采取行动前,一般要举行仪式,点燃捻纸,为鼓舞斗志,捻党人把打击对象捻成各种人物造型,并付之一炬,以表现决战到底、誓不言败的决心和信心。捻军中的一支东捻残部,辗转江淮之间,后于同治年间迁徙到了苏南诸县。其中朱氏捻子来到武进南杨桥定居下来。同时朱氏捻子带来了捻纸制作技艺、工艺及一整套独特的祭祀仪式。据传,朱氏先人当年曾为一大旗旗主,其捻纸技艺曾为皖北一绝。

  制作一件捻纸作品需要经过设计、选材、裁剪、上浆、刮浆、压制、折叠、捻制、拼装组合等10余道工序、工艺。杨桥捻纸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生产习俗类的,如“三十六行”、“打渔人”、“调春牛”、“调财神”等,有民间故事类的,如“西厢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有生活习俗类的,如“十二生肖”、“福寿”字画等作品。

  杨桥捻纸早先在丧葬习俗中广泛应用,后用于庆典、祝寿、上梁、乔迁等喜庆活动。近年来,通过捻纸工艺的不断改进,内容不断充实,杨桥捻纸作为独特的工艺品频频被有关单位和日本美国等国多位喜爱中国民间艺术的收藏家所收藏。

  杨桥捻纸属朱氏家传,其代表性传承人朱琪自幼跟随祖母学艺,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从整体而言,杨桥捻纸的生成历史与制作过程,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而其核心捻制工艺在纸艺制品中更是独树一帜。杨桥捻纸的艺术多样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捻纸题材的广泛性、人物造型的多样性,即世间万物,都可入捻。观赏过朱琪捻制的鸿篇巨制“清明上河图”,无不为之惊叹不已。

  杨桥捻纸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造型夸张、色彩鲜明、构图饱满、古朴,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武进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纸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