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竹木雕刻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春木雕是江西宜春、特别是该市袁州区天台镇一带经久享有盛名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它发端于明末清初,以楠树、香樟树、株树、油茶树、梓树等木材及树根为材料,匠心独运,甄别构思,用锤子、锯、凿子、圆铲、刨子、雕刀和钻子等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成各种工艺品,其中以傩面具、历史人物肖像、家居装饰最为见长。它是赣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其别致神韵、精美雕饰和广泛表现内容而蜚声省内外,被称为宜春民间工艺美术沃土育出的一朵奇葩。
祖辈几代都靠做木雕手艺为生的天台镇中坑村村民彭焕连是个典型代表。他于继承中潜心钻研,摸索出了一整套有自己独特风格、又不失古风遗韵的木雕技艺,成为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雕刻的赣西傩面具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采用抽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古朴、粗犷、豪放的傩神头像,为挖掘、传承赣西傩文化做出了宝贵贡献。2008年他雕刻出《水浒传》人物一百零八将面具,传神写意,将傩面具雕刻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江西省举办的“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上获得金奖。为迎1,他采用中国传统知名木材“株、樟、柏、梓、楠”,雕刻成《五福娃》,以及《唐宏》、《吹风》等其他作品,均在多处获奖,充分显示出宜春木雕造型古朴别致、图案生动传神、做工精湛细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