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鼓楼营造技艺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鼓楼营造技艺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江侗族用杉木建造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侗族鼓楼,全县有大大小小侗寨212个,分布各式各样的鼓楼108座。根据民间传统地理区划,从江县鼓楼可分为五个群体。

九洞鼓楼群共有鼓楼29座,分布在往洞乡大部分村寨。是从江县密度较大的鼓楼群之一,特点是建筑年代久远,楼体雄伟壮观,造型优美流畅,以增冲鼓楼为代表。六洞鼓楼群共有鼓楼28座,分布在贯洞、洛香、庆云等乡镇,鼓楼群密檐层数较少,具有小巧玲珑的特点,以佰二鼓楼为代表。仟七鼓楼群共有15座鼓楼,分布在谷坪、下江等乡镇,特点是楼体高大挺拔,以高阡鼓楼为代表。二仟九鼓楼群共有鼓楼15座,分布在丙妹、高增等乡镇。特点是清秀,装饰华美,以小黄新全鼓楼为代表。都柳江畔鼓楼群(亦称为融河鼓楼群)共有鼓楼24座,分布在西山、斗里等乡镇,特点是楼体纤细,以西山陡寨鼓楼为代表。

据五代马鉴撰写《叙事始·鼓楼》载“村置一楼,楼置一鼓,以防盗贼。”《唐书》对侗族村寨也有“会聚侗鼓吹角”的记载。侗寨由众人集资出力修建公共建筑——卡房,侗人称为“堂卡”或“堂瓦”,意为“侗人议事的场所”,这是侗族鼓楼的最初形式。从江县往洞乡一带的鼓楼,每当外寨宾客来本寨“月也”之时,寨内“罗汉”皆咸集于鼓楼里,款待外来的姑娘,并与之对歌作乐。明万历年三年(1575)《尝民册示》说:“……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竖一高楼,上立一鼓,有事击鼓为号,群踊跃为要。”清李宗昉的《黔记》对这一建筑有更进一步的描述:“诸寨共与高坦处建一楼,高数层,名聚堂。用一木杆,长数丈(尺),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即登楼击之,各寨相闻,俱带长镖利刃,齐集楼下……”明确了此时所建之楼为“聚堂”(侗族村寨聚会场所)。“聚堂”与“堂卡”或“堂瓦”的作用无异。

由简单的干阑式卡房到“罗汉楼”演变成“聚堂”,最后成为现代形式的鼓楼。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美观的、多功能的高级形式转变的。后建的鼓楼,层数逐渐加高,楼冠也是由简到繁,由普通两面倒水的人字屋顶,发展为塔式楼顶;楼檐也是由四方(四面倒水)逐渐增为六方、八方和上下方数不等形状;由无顶尖,发展为连串葫芦型宝塔顶尖……

从楼体立面密檐形式上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十一层、十三层、十五层等,极个别为偶数。顶部有悬山式、歇山式和多坡面攒尖等。在攒尖顶中,又有双叠顶和单叠顶之分。从楼体主承柱上可分为:内四柱外八角、内六柱外六角、内八柱外八角、内四柱外四角等。

鼓楼规模大小、高度、平面呈何形等要件,除与村寨的大小、族系、富有程度和杉木原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定居落寨的先后,村与村之间的从属,同一村中的族系从属(或上下辈份)等有关,具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从形式上一般是六边形从属于四边形与八边形;矮从属于高;小从属于大。

从江县最为普遍的密檐式宝塔形攒尖顶鼓楼,其建筑过程:村寨从商议立楼到鼓楼建造完工,主要经过选址、备料、下墨、立柱、上架、上梁、架顶、上瓦、装料着色等主要过程,历时二至三年而成。

建造鼓楼是村中大事,一般由寨老提出,全村家族长辈商议同意后,确定选址、备料、劳力分配、工钱筹集、聘请师傅等事宜。备料重点是鼓楼主承柱和中柱(雷公柱)由谁捐,一般是较早落寨,生活条件宽裕且人丁兴旺的家庭捐献。位于鼓楼顶端的中柱则必须由本寨(族)修建第一座鼓楼时捐献中柱的后代子孙中捐出,其余材料由全村平摊。工钱是按家庭人口分摊,以前除银毫外,师傅酬劳有米、酒、肉、布等物品,多少无统一标准,开工后,全寨各户轮流好酒好菜招待师傅。村寨中因火灾或自然灾害损毁鼓楼的一般在原址上重建,而不另行选址。大多侗寨在建寨之时就留出修建鼓楼的地基,有“未成建寨先立楼,砌石为坛祭祖母。鼓楼心脏作枢纽,富贵兴旺有来由……鼓楼是一寨暖和窝,没有鼓楼无处乐……”的古歌。

择吉日,寨老带领青壮年到树下举行祭拜树神山神仪式,祭毕,寨老先砍三斧,随后青壮年轮流将树砍倒,树要顺山倒,忌讳有恶死、夭折、绝后的家庭成员参与砍伐。木料备齐后,撑墨师傅(鼓楼总设计师)便择吉日良辰发头墨,头墨十分重要,也十分神圣,当年是本命年的撑墨师傅不能打头墨(须另请头墨师傅),头墨师傅身穿新装,念咒语,烧香纸,将木料(长2米左右的瓜柱)置于新制木马上。刨光其表,取出墨斗开始发墨。仪式完成,对鼓楼各部件开始加工制作。

头墨完成后,掌墨师傅手提竹尺、墨斗奔走于各柱、枋之间测量划墨线,其他助手按照各自分工,将鼓楼主休构件加工完成,其他附属部件枋条、波浪额枋、檩子、椽皮、斗拱等在楼架子竖好后制作。在立鼓楼之前先升好架子,架子竖在鼓楼主承柱内侧,分布形式高度与鼓楼主承柱分布形式高度基本一致,以使主承柱竖起后靠在架子上,竖楼是整个鼓楼建造的最重要环节,吉日选定,(一些地方在竖楼当天,掌墨师傅架两个木马连成一线,在这两个方向的住户均要回避一个时辰)面向鼓楼方向的人家挂上自织土布和柚子树叶掩煞。

上梁是侗族传统鼓楼、民居建造过程中的一重要程序。鼓楼主体构架完成后,吉日良辰,将鼓楼主梁(太平梁)升至顶悬空架在两主承柱枋之间,称作上梁。念咒语后杀鸡,将鸡血淋在即将被拉上的第一梁上,并系一小红布与谷穗。站在鼓楼顶端的两人分两端各持一根绳子将梁柱缓缓拉起,同时鸣放鞭炮。梁拉到顶端后架设于两主承柱之间的枋上,随后将糖果、糍粑、红包等物从鼓楼顶四下撒开,鼓楼下人们嘻笑着争抢。鼓楼完工后,村寨举行隆重的欢送师傅仪式,村中除送红包外,尚有猪头、布匹等物,吹起芦笙,鸣放鞭炮将师傅们送到村头。择吉日进行“进楼”仪式和“挂鼓”(将信号鼓置于顶层),村中老人们在楼内划拳喝酒,青年男女吹芦笙唱侗歌。仪式完成后,预示鼓楼从此对外开放,其他村寨方可在楼内吹芦笙唱侗歌。

最后还要择吉日举行贺鼓楼落成典礼,那一天全村男女老幼身着盛装,近邻村寨、亲朋好友前来庆贺,送匾额的,送红包的,赠吉言,村寨之间进行唱戏、对歌、吹芦笙比赛、踩歌堂,入夜鼓楼内灯火通明,划拳声、歌声、笑声响成一片,直至通宵达旦。

在侗寨里,鼓楼既是吉祥的象征,又是民族形象的标志与化身,它的地位是神圣、崇高的。侗族能工巧匠们把作为民族精神物化的鼓楼,建造得既具有内在慑人心魄的神圣美,又极具观赏价值的雄浑美与壮观美。鼓楼的整体以杉木做柱枋凿榫衔接,横穿斜套,纵横交错,结构严谨牢固,却不用一钉一铆。侗族工匠利用杉木“湿胀干缩”的原理,对柱子与枋进行处理(柱未干而枋已干),使二者结合更加牢固。

侗族先辈在广泛吸收其他民族建筑精华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理念,与自身的风格渗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有完美的建筑艺术及成熟的建筑技术,又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手工技艺,而且把鼓楼同杉树联系起来(在侗族的古歌和传说中,对杉树有许多传奇般的描述),这是一个民族的“种族记忆”和文化根性。实际上使鼓楼和自己本民族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建立起一种渊源和传承上的关系,同时还有取其生命力旺盛的象征含义。

侗寨的建筑群是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的一个文化区域,它是侗乡特有的文化,鼓楼是一个寨子的中心,鼓楼附近是歌坪、戏台、萨堂,这四部分构成了侗寨的文化核心。侗族文化又称为“鼓楼文化”,不仅因为鼓楼是侗族建筑中的杰出代表,更主要的是侗族的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从历史记忆、宗教信仰、艺术娱乐、文化传承到法律、习俗、节庆、交往等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鼓楼。鼓楼对于侗族文化来说,是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其中积淀和蕴藏着侗族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以鼓楼为中心几乎可以洞观侗族文化的全部。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从江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