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角雕(合浦角雕)

骨角雕(合浦角雕)

骨角雕(合浦角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骨角雕(合浦角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骨角雕(合浦角雕),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合浦角雕是广西本土代表性传统工艺美术。利用当地牛羊角为主要原料,经开料、削坯、精雕、组装成各类水族生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等工艺品,以立体圆雕的表现形式,玲珑剔透的雕工,逼真传神的效果与典雅自然的风格在中国传统美术中独树一帜。

合浦角雕以牛角为主。据资料记载,在民间习俗中,牛角被认为有辟邪、镇灾的作用,早时是直接把它摆在家里厅堂的显眼位置上,当作一种辟邪饰品。明代开始,合浦有了牛角雕,当时只是在牛角上刻上些简单的辟邪图案。到了清代,合浦牛角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图案结构艺术化,合浦牛角雕由最初的辟邪图腾转化成一门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不论是雕刻工艺还是作品造型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据《广西通志·二轻工业志》记载:“解放前,角雕多见于制作印章、梳子、发簪等。角雕工艺品生产始于解放后60年代。”1960年广东高州县(今高州市)成立角雕工艺厂,1964年合浦县廉州镇选派曾沛贤等6名知识青年赴高州学习,学成回来后创办了合浦县工艺美术厂,从此合浦开始了角雕工艺品的规模化生产。“文革 ”开始后合浦的角雕产品曾停产过,1972年作为出口工艺品恢复了生产。在80年代主要靠出口,属鼎盛时期,90年代后合浦角雕生产主要靠内销。

在20世纪,广西合浦角雕技艺是在吸收了广东高州的角雕技法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合浦县曾派知青赴高州专门学习角雕技艺,学成归来后创办了合浦县工艺美术厂,一直生产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合浦的牛角雕艺人们用自己的毅力和才智,形成了以镂空雕刻技艺为主体特色的合浦牛角雕工艺技术,在国内属于独创,使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

合浦角雕采用质地优良的广西水牛角,经过“选料—开料─削坯粗雕—打磨—粗磨—细磨—抛光—热处理造型—过蜡—组装成型”等主要工序加工而成。牛角的特点是硬而韧,薄则透明,弯而不折,可细雕如丝、薄如纸,是其他雕刻材料无法代替的。合浦角雕以雕刻水族生物著称,利用明角的自然色泽与黑角和谐搭配,根据角质特点,运用镂空、镶嵌、浮雕、平雕、巧色手法,因材施艺;雕刻题材丰富,包括虾、蟹、鱼、鸟、虫、禽、兽、花、草、树等几百种,造型美观大方、典雅多姿;构图上吸取图画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大胆取舍、工意结合等手法,艺术感染力强。

2021年5月24日,合浦角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38。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合浦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角雕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