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龙灯
余庆龙灯是余庆县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县内各乡镇,以县城所在地白泥镇最为集中。白泥镇位于余庆县最东端,与黔东南黄平、施秉和铜仁石矸毗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镇中心低矮、四周高山,座落在白泥万亩大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白泥镇是余庆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有关资料记载,余庆龙灯始于唐代。有“正月十一至十六日谓之灯节”、“各村或醵金为龙灯”记载。康熙年间,玩灯达到鼎盛时期,有“迎春东郊,戏陈傀儡,踏歌元夕,灯走鱼龙”记载。余庆玩灯活动有3次盛况空前。一次是1946年春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松烟街上云集43条彩龙,通宵玩耍三天三夜;第二次是1978年,23条彩龙汇于白泥镇草坪玩耍,观众数万人;第三次是1986年春节,县文化部门组织、引导白泥城关各灯会举行民间文艺大- ,共有32支队伍,1500余人表演,观众达10万人次。后虽规模有降,但其玩灯时节、技巧、工艺一直沿袭至今。
白泥龙灯分为布龙和草龙。布龙由竹篾、纸、布等扎制,一般未分节,长约30米左右,特殊情况下才分节,每户一节,最多时有100节,龙内点灯,由成人玩耍。草龙由竹篾、谷草等扎制,长约4至5米,龙身遍插燃香,夜间由儿童玩耍。扎制:布龙用竹篾扎成龙头、龙身、龙尾框架。龙头用皮纸糊,再用颜料绘,栩栩如生;龙身接于龙头之后,用纱布或细布蒙皮,涂成红色或彩绘龙鳞,相伴龙灯出游的有牌灯(乌江以南为方形,乌江以北为殿字形,上写灯会名称及对联)、鱼灯、虾灯、狮灯及龙宝珠,均用竹篾扎成各自形状,蒙红彩绘。草龙扎制方法与布龙扎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草龙较短,其龙身不是做成框架,而用竹篾纽成一根绳状,在缠上谷草扎制而成。玩龙时间除重大节庆日外,一般在正月初七出龙,正月十九日结束。出龙要选择良辰吉日,举行“点灯开光”仪式,下河“请水”,意兆丰年。然后出龙至十三日,在各村、寨玩耍,遍游村、坊,所至迎以炮火。正月十四日则会集县城大闹元宵。正月十五日后、十九日前玩龙结束“清寨”,在县城牛场河坝用火烧龙,称之为“化龙”。耍龙是玩龙灯的高潮,耍龙时,牌灯开路,乐鼓相伴,鱼虾狮灯随行;用油灯或腊烛遍插龙身之内,龙体通红透亮;1人举着“宝珠”在前上下左右翻滚,另1人举龙头去追逐、抢夺“宝珠”,还有十余人举着的龙头翻滚跳跃,腾挪盘旋,有踩长凳、翻跃八仙桌等舞龙形式。耍龙时,有的人高呼:“哦火,拿花来哟”,有的人高声说吉祥语,如:一人领:“龙灯头上亮堂堂啊!”众人:“好啊!”领:“玩了那方玩这方啊!”众人:“好啊!”领:“这拨龙灯玩过后喂!”众人:“好啊!”领:“家家银子用仓装啊!”众人:“好哇!”,气氛非常热烈。两旁接龙、观龙者用土制花炮朝舞龙喷射。彩龙飞舞,哦金花四浅,锣鼓喧天,颇为壮观。
余庆龙灯以村寨为一个耍龙集体,县城每年有6—10个村、寨组织参加,有时各乡镇已组织龙灯到县城演出团。每个村、寨由专人负责组织龙的扎制、训练,资金由村、寨自行筹集。如组织重大活动和比赛活动,由政府部门组织,政府、社会共同筹资举行。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曾有富、陆大湖、吴培国、彭真才、陆启真、王文学、杨再义、杨再光、罗洪友、李春辉、陈明强、李春雷、欧涛、何洋、曾龙超等。
余庆龙灯扎制、玩法较为特别,不仅有常见的布龙,而且有少见的草龙。在耍龙中,不仅有翻滚跳跃,腾挪盘旋动作,而且还有踩长凳、翻跃八仙桌等舞龙形式,余庆龙灯参与性广,扎龙做工精细,玩灯人、观灯人热情 四溢。男女老少皆大欢喜。通过玩龙灯,吸引群众观赏龙灯,玩灯高峰时,流动人员达到上万人。不仅拉动县城商品流通具有较大作用,而且激发群众爱国、爱家、热爱工作的热情,促进人员之间的交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余庆玩灯活动玩灯时节、技巧、工艺一直沿袭至今。但受近年来打工潮的影响,虽每年都坚持玩灯,但是,其参与的人数逐年减少,规模也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