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饽饽熬小鱼,一道流传几百年的家常便饭

旅游 小玥玥最会吃 2022-08-09 17:53

原标题:贴饽饽熬小鱼,一道流传几百年的家常便饭

天津是一座海滨城市,其水产品十分丰富。因此,在此地,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吃鱼方式。其中,贴饽饽熬小鱼,便是天津的一大特色美食。

一说到天津卫的特色美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道大麻花”“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等等。其实天津人最爱吃的是名不见经传的贴饽饽熬小鱼。

贴饽饽熬小鱼

都知道,贴饽饽熬小鱼是一道美食佳肴,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佛手糕千眼鱼。

之所以有这么美的名字,据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据说,在乾隆年间,天津南运河畔一带,有一家李姓人家,家中只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们平时靠摆摊卖茶、卖菜为生。由于这父女俩为人忠诚厚道,来往于京津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歇脚喝茶聊天。

有一天,一位气度不凡的大商人来到茶摊喝茶水。不觉到了晌午吃饭的时间。这时,屋里出来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粗衣素服,端着盛有金黄色饽饽的大盘子,饽饽下面还有好几条二寸来长的头尾交错的熬小鱼。

熬小鱼

顿时,香气扑鼻,令这位大商人肚子中咕咕叫。李老汉见状说:“正好是个饭点,你要不嫌弃,一起吃口?”这位商人一点也没客气,便答应了。他拿起一个饽饽咬了一口,觉得此饼又脆又香,还有一丝丝甜滋滋的味道,好吃极了。然后他又夹起一条小鱼放到嘴里,其味道咸淡可口,鱼鲜味美。他便问道:“这饭叫什么名字?”李老汉答道:就是家常便饭,饼子是用玉米面做的,小鱼是过往的渔夫难以出售的小鱼,低价买来炖的。商人看了看饽饽,又看了看碟子里无数条横七竖八的鱼,便说:“就叫它‘佛手糕千眼鱼’吧!”

后来,人们知道在李老汉家吃贴饽饽熬小鱼,而且又给其赐名的商人就是乾隆皇帝,都来询问这道美食的做法。从此,这倒美食便名扬天下。

家常制作贴饽饽熬小鱼

实际上贴饽饽熬小鱼的作法最简单,以前,人们在房前屋后用土砖坯垒起灶,再放上一口铁锅,放少许油,用柴木慢慢烧热。然后放上葱、姜、蒜、甜面酱等调料,加水,倒上“黄瓜鱼”“小麦穗鱼”“鲫鱼”等杂鱼,烧开。围着锅转圈贴上玉米面饽饽,然后加大火烧,并要烧的均匀。大约半个小时,鱼熬透了,饽饽也熟了。掀开锅盖,水汽袅袅,芳香四溢。饽饽下面浸入沸腾的鱼汤中,那种美味,只有吃了才会真正感觉到。饽饽下面软软的散发着鱼香的味道,上面则又酥又脆;锅里的鱼被熬得连骨都酥软了;饽饽就着小鱼一起吃,香酥可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现在也有人称贴饽饽熬小鱼为“一锅出”,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所发明创新,在贴饽饽的同时,贴上一些白面卷子,一白一黄,更另有别致的味道。

贴饽饽熬小鱼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贴饽饽熬小鱼又成了人们经常食用的一道美食。

不论是家人聚会,还是招待朋友,来上一份贴饽饽熬小鱼,香甜可口,独具特色,又有利于身体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