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这些粤菜馆子,值得一试

旅游 信息时报 2021-11-23 18:50

原标题:广州的这些粤菜馆子,值得一试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冰倩)许多食客都称“广东人最会吃”,粤菜独具风味,其中,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风味皆不同。粤菜从食材到菜品都非常讲究,男女老少皆宜。今天,记者就带大家来探一探广州不得不试的粤菜馆子。

点都德:传承发扬广式早茶

广州人爱喝早茶,已经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一个标签。每个广府人心里都会有自己最钟情的茶楼。其中,充满岭南风味和创意茶点的“点都德”是大多数广州人的首选。

记者就近来到海珠区万达的点都德分店,发现这里从早上8:30营业开始就热闹不减,人头涌动,门庭若市,到了午市更是一位难求。

走进点都德,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装修使人倍感亲切,彩绘花窗,绘木雕梁,从牌匾、门廊,再到灯光、玻璃,处处精致。只见阿伯阿姨纷纷点上熟悉的一盅两件,一边饮茶一边聊天。整个古色古香的环境,始终萦绕着一种松弛惬意的氛围。

虾饺是广州人饮茶必点的“四大天王”之一。点都德的金牌虾饺皇,个大皮薄,每一只里面都有两只半或三只的鲜虾仁,叫人满足。

虾饺。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点都德的蜜汁叉烧包,味道是出了名的好。面皮用老面种发酵而成,减少了其中的碱水量,一口下去不似平日面食的软棉,细嚼之下还有嚼头,且丝丝回甘。“老面的味道,就是不一样!”由五花肉做成的叉烧,肥瘦均匀,饱满且不粘牙。“我毫不费力,就能吃掉一大个。”店内一孩童说道。

叉烧包。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金莎海虾红米肠也是点都德的镇店之宝。用红米浆做的肠粉口感爽滑,包裹着酥炸脆丝和实打实的Q弹鲜虾,口感层次丰富,胜过市场上不少竞品。

海虾红米肠。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除了必点的招牌,更有层出不穷的新风味。今年秋季限定新品中的枇杷秋梨果,由雪梨加枇杷叶熬制而成,卖相可爱,外层飘洒的桂花散发独特清香,尝起来口感滑滑的,十分讨好。

枇杷秋梨果。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还有充满淡淡香茅味的石锅鱼茸耳,内馅裹的是鲮鱼肉,Q弹可口,搭配黑木耳口感清爽。

石锅鱼茸耳。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滋粥楼小馆:顺德美食创新出彩

常言道:“食在广州,厨出顺德。”滋粥楼小馆是顺德美食地标滋粥楼延伸出的全新品牌。厨师团队凭借着对顺德美食深入的理解和地道考究的出品赢得广州很多食客喜爱。

近日,记者来到珠江新城国金店的滋粥楼小馆,进门就能看到“船篷”“虾笼”“竹竿”等顺德文化符号的装修设计。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岭南水乡人家。

叶店长告诉记者,粥水火锅、风生水起、古法烧鹅、煎酿三宝、黄金油条、脆皮伦教糕、酥皮双皮奶,这些是店内的六道金牌必点菜。

其中,必点之一的传统粥水火锅,看起来十分普通,实则用料讲究,每天现熬,4种香米熬足3个小时,滤去粥渣才得到一锅顺滑的粥底。食客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牛肉、虾、鲍鱼、无骨鱼片等海鲜食材,白粥会将这些食材的鲜味紧紧锁在锅底里。

很多“无鲜不食”的广东人,一定会加白贝,白贝入锅后,粥的鲜味升级不少。

白贝。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店内所用的都是活鲍鱼和活虾,端上桌时还在动,是完全看得见的新鲜。

鲍鱼。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有的食客一碗接一碗地往碗中添粥,感叹道:“在广州,喝粥是情怀。”

除了赫赫有名的粥水火锅,在滋粥楼小馆秋冬时节才能尝得到的天麻鱼头汤也不容错过。汤底选用了天麻、川芎、白芷等天然滋补药膳,配上清水养40天的水库大头鱼,慢火细炖数小时,所有精华在炖煮时已熬入汤中,喝上一口,鲜香从舌尖流淌入喉,身子瞬间热乎起来,喝完鱼汤再大口吃肉,高质量进补轻松拿捏,正可谓“秋冬滋养,食养食补啊!”

天麻鱼头汤这道菜还有一特有的形式是给食材“蒸桑拿”,“桑拿”也是顺德菜对清蒸经典与新潮的重新演绎,有鱼腩、牛肉、手打鱼丸、鸡肉、丝瓜等荟萃,平铺码好被架入锅中,底部沸腾的鱼汤蒸汽如一股秋风,沁至食材,等候13分钟,由生转熟,鱼肉雪白细嫩,原汁原味。

给食材“蒸桑拿”。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饭后再来一碗滋粥楼独创的酥皮双皮奶,滋味更佳,吃前将上方的酥皮捣碎与下方的双皮奶融合在一起,双重口感在口腔碰撞,细嫩顺滑,奶香馥郁。

酥皮双皮奶。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滋粥楼小馆用出品和环境亲身诠释着顺德美食文化,该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滋粥楼小馆会将顺德美食文化传向更多城市。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