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马欣然、刘昊东)北京市一家火锅店内,珐琅铜锅里“咕噜咕噜”的沸水托起缕缕白雾吹过红灯笼、木装潢,映得杯盏交错的宾客面庞通红,气氛更热闹了些。在这里吃火锅,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的北平城。
竹制琵琶上的鲜切腿肉、白玉瓷器里的内蒙沙葱、石砂锅盛的生炒鲍鱼鸡……在这家店内,传统食材与老物件跨越时空在餐桌崭新登场,“圈粉”不断。
图为该火锅店的就餐环境。受访者供图
几千年来,中国人在餐桌上尝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品牌”“潮流”“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国潮”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国潮”热背后不仅是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民族情怀、文化自信的彰显。
“国潮”不仅在服装品牌和日常消费品中兴起,也在饮食文化等领域流行。中餐桌上,菜肴器具中的“国潮”范,既可以体现传统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能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融合风。
“复古是对传统美食的致敬。”火锅店经营人周妧妧说,希望在店内,顾客不仅可以品尝传统佳肴以果腹,更能身临其境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北京市民李先生对此赞不绝口:“‘沉浸式’就餐着实大不一样,除了饱餐一顿,周围环境还能勾起自己和朋友们儿时的胡同记忆。”
近年来,中国餐饮改良创新的脚步未曾停歇。一道道传统美食推陈出新,飘香海内外。在川渝,“水煮牛肉”是当地人难以忘怀的舌尖记忆,也是盐帮菜乃至中华料理的一张名片。
图为新式“水煮牛肉”。受访者供图
锅中大片爽弹的厚切牛肉香浓,锅边金色牛首鼻喷雾气,配以火红刀口辣椒和葱姜蒜末,“滋啦”浇上热油,焦香味顿时扑面……这是非遗“鸣堂”技艺传承人熊阿兵切合时下口味与审美,创作的新式“水煮牛肉”。
“推陈出新是中华美食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熊阿兵说,新式“水煮牛肉”融合西式上菜手法,又增添了中式古典元素。
“我是这家店的‘老粉’了!”店内用餐的刘女士说,“水煮牛肉”是四川家常菜,改良后的菜品仪式感满满,还新增了中西融合菜“牛肉十二粒”,餐桌上惊喜连连。
中国人的餐桌上除了传统“硬菜”,还有一杯不可或缺的茶饮。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茶饮搭乘“国潮”风尚,正一路高歌前行。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新茶饮融资事件超14起,茶饮正成为餐桌新“蓝海”。
在福建,得益于自然的无私馈赠与先人的艰苦创业,这片1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154万福建百姓的家园,孕育了无数名优茶种。
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山小种市场曾一度低迷。
为让古老茶种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从2005年起,江元勋开始研制顶级红茶,包装精美、口味独特的“金骏眉”一经问世便收获好评。近年来,公司还积极研制花果蜜香等多种口味的茶制产品以及果茶、奶茶类衍生品,主打“国风”“养生”牌的古老茶种再度登上年轻人的餐桌。
时至今日,全新包装的正山小种从国内餐桌的“常客”,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依旧受到欢迎。
中国人的餐桌不止美食佳饮,中华餐饮文化崇尚“色香味俱全”,餐具作为“餐桌系统”的构成元素,亦“别有洞天”。
在景德镇,成都有锅有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小草和伙伴正守在陶瓷窑口,仔细挑选、寻找灵感。
新出窑的原创“自然落灰釉”早已被订购完毕,很快将流转于食客指尖,绽放独特魅力。“‘国潮’餐具兴起的背后始终是国粹的支撑。”张小草说,中国制瓷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新与老的对话、人与窑的共舞。
图为张小草原创的“自然落灰釉”。受访者供图
“一群热爱‘国潮’的青年人凑在一起冥思苦想搞创意。”张小草坦言,在创业之初,对于传统瓷质餐具能否突出重围,得到认可,心里并没有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国潮”、追逐“国潮”,他的创作底气越来越足。
四年来,张小草对于“国潮”的坚守有了起色。目前,其公司各项专利达五十余种,创作的餐具器皿累计供给百余家国内知名餐饮公司,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地。
“餐饮领域的传统文化‘潮’起来、‘热’起来,这也是在舌尖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张小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