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制作技艺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制作技艺篇
346、卢家笙制作技艺
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西洋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78年河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几支匏(páo)笙,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笙,南北朝时期笙、竽并用。明、清时期笙在民间流传,我国目前的笙有19簧、17簧、13簧,大小各异。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全庄十几户人家,家家做笙,人称“响庄”。相传清朝末年,从北方逃荒要饭的卢立,拿着一个破笙,在淮北一带吹笙要饭,并在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安了家。后来,笙坏了,不能吹了,他就想法自己做笙,当时涡河北岸盛产竹子,做笙管,找来枣用做笙斗,找来破锣做簧片,从此,他的后代卢万昌、卢景友、卢俊军、卢沙沙等代
347、明德折扇制作技艺
扇子源于中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三千年渊源流长的制扇业,使扇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由于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东方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欢迎及热捧。明德折扇属中国扇的一种,由扇面、扇骨两部分组成,扇面多采用真丝、宣纸、棉布等面料,扇面设计不但延承传统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民间故事、诗词等,还穿插现代美学作品。扇骨主要选用优质的毛竹、木材、及动物骨等。明德折扇可张可合,展可达尺余,合则呈条状,适于随身携带。明德折扇的扇面内容多反应同期社会人们的生
348、安茶制作技艺
安茶为中国历史传统工艺名茶,创于1725年前后,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民间又称“软枝茶”,在全国乃至全球“一枝独秀”,明永乐《祁阊志》已有记载。安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西南乡的芦溪、溶口一带,尤以芦溪乡的店埠滩最为集中。这里二水汇流,三山环抱,茶园多为洲地,土壤肥沃深厚,周围竹木葱茂,水波荡漾,云雾缭绕,为安茶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安茶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制作讲究,品质优良。采摘新茶萎凋后,稍加揉捻,经九蒸九晒九露后,压紧装入在箬叶与小竹篓内,再放入烘橱内烘干,茶叶便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其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有槟榔、箬叶香味,且越醇越香。冲泡时汤
349、吴鲁衡日晷制作技艺
日规又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清雍正年间,罗经制作大师吴鲁衡在原有固定式日规的制作原理基础上,独创出便携式手工木质日晷,此晷为长方形,可以开合,上层面均布刻度,分十二个时辰(含二十四小时),其中间装有一根与盘面垂直的规针;下层面也有刻度,分二十四节气。晷盘的下半部装有指南针,周围视晷盘大小分布若干层罗经圈层,使用时将晷盘上层竖起,背面插针按节气插定成斜角度,再对准指南针北
350、埇桥唢呐制作技艺
唢呐是一种吹奏乐器,自公元三世纪从波斯传入我国以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它发音开朗豪放,高吭嘹亮,刚柔并济,情深意切,加之携带和演奏方便,因此很快流行,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动听的唢呐曲,除了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外,唢呐良好的制作工艺也是必不可少的。宿州市埇桥唢呐制作技艺就可达到非常高的品质,这项技艺于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51、绩溪挞粿制作技艺
挞粿(音译方言:taguo),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绩溪县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各有俗名:若作日常生活的食用品则统称“挞粿”。如是农人上山下田劳作所带的方便吃食则称“冷饭果”。徽商出门做生意带的食品又称“盘缠果”。徽商出门前留下的吃食则叫“记家果”。绩溪挞粿主要集中在岭北一带,以长安镇最为突出。光绪十六年(1890),镇头吴永达在镇头开设面点馆,因茶亭下是出外经商、办事必经之地。吴永达做的挞粿质量好、香美可口,来往行人争相购买,由此名声远扬。民国初年,吴永达胞弟吴正太继承,他做的挞粿皮薄、馅多、不跑气,且香味缘风飘至千里。后经几代弟子将这门手艺传承发扬,现在
352、绿茶制作技艺(宿松香芽)
宿松香芽产于宿松县柳坪乡,是清明节前后选采单芽或一芽一叶的鲜叶精制而成的绿茶,该茶外形美观、香气醇厚,滋味鲜爽甘甜,是绿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柳坪乡产茶历史悠久,前期历史不可考证,现可考的史料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和道光八年所编的《宿松县志》等。历史上,山区民众世代种茶、制茶,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1915年,柳坪乡的“松罗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5年获国家金奖。“麻雀舌”和“谷雨尖”也是当地茶农给他们的特级和一级绿茶取的名字。21世纪初,在专业茶叶科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制茶家族传人吴国振、吴为民对本地产的“松罗”、“麻雀舌”和“谷雨尖”的传
353、绿茶制作技艺(塔泉云雾)
塔泉云雾茶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高峰云雾,据《宣城县志》记载塔泉云雾又称高峰云雾,明、清时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宣州在两晋时期,茶叶已经享誉全国了,种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宣州区溪口镇是塔泉云雾茶原产地,当地民众世代事茶,长期的茶事交流和活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使制茶技术与制作技艺自然贯通融合,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塔泉云雾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高、味爽、耐泡而扬名,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异的品质传承至今。制作塔泉云雾茶制作工艺共有八道工序,即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初烘—摊凉—复烘—干茶拣剔—分级包装。采摘鲜叶时要求芽叶肥壮,匀整完好,不采雨水叶,对夹叶、虫叶。鲜叶采摘后根据不同的鲜叶
354、余良卿鲫鱼膏药制作技艺
余良卿膏药原名“鲫鱼膏药”,自问世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疗效显著、价格价廉一直深受广大病患青睐。余良卿膏药的创始人余性庭,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开设余良卿号膏药店,以制售黑膏药见长,因膏药疗效卓著,当年在安庆民间还流传着“铁拐李下凡,神仙赐偏方”的传说。1953年,“鲫鱼膏药”改名为“余良卿膏药”,并建厂开始批量生产,发展至今。余良卿膏药是中华老字号“余良卿号”历史最悠久的产品,在现代医药飞速发展的今天,余良卿膏药依旧保持着它自身的产品特色,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质朴无华的“药品”成为医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剂良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在安庆中医药行业,中华老字号“余良卿号”首屈一指,
355、大红袍油纸伞制作技艺
毛坦厂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南端,所产的“大红袍油纸伞”始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毛坦厂大红袍油纸伞店位于毛坦厂镇明清老街,作坊叫“承古斋”,店名叫“徐天元伞店”,店主徐修生手工制作经营大红袍油纸伞已有60多年。徐记牌大红袍油纸伞是一种用涂上原生态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的雨伞,按其构造结构可分为伞把、套上下篓、穿长骨、穿寸骨、糊伞纸、上桐油、上伞顶。伞架为楠竹(即毛竹),伞面为防水桐油棉纸;按规格可分为直径84厘米、70厘米、50厘米(其它规格也可)。它除了做为遮雨挡阳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上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当地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避邪。伞骨
356、正兴隆酱菜制作技艺
泾县酱菜制作技艺是将自产的蔬菜、豆制品等农副产品进行精选、清洗、晾晒、腌制等加工,完成新鲜菜蔬改性,并能长久存储的一项技艺。因泾县酱菜口味独特,作为泾县传统地方特产,一度作为走亲访友、社交礼仪中的馈赠佳品而广播四方。明清时期《泾县志》中记载了泾县酱菜的食用价值,在泾县的“春秋丁祭”中,泾县酱菜也是祭品之一,在民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泾县酱菜制作技艺在泾县范围内的农家均有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特有的酱菜制作从普通农家分离出来,形成酱坊、豆腐店,广泛分布在泾县各集镇和大村庄,较为有名的酱菜产地有章渡、黄村、丁桥、陈村、茂林、马头、城关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章渡制作的酱菜、香菜、臭豆腐脱颖而出
357、宣纸帘制作技艺
宣纸帘是宣纸制作的基本器具之一,为宣纸制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宣纸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使用功能独特外,还和其特殊的帘纹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决定其帘纹的就是宣纸帘。宣纸的原产地在安徽省泾县,宣纸帘也一直在泾县历代相传,与宣纸一道和中国书画艺术同气连枝,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中国书画艺术一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最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工艺、美学、经济价值而传承于世。纸帘制作技艺伴随着中国传统手工纸而生,在目前的科技考古界,在如何判别植物纤维纸时,识别其帘纹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宣纸帘就是传统纸帘的杰出代表,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也是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体系中秘而
358、采石矶茶干制作技艺
据古《当涂县志》记载,早在唐代,采石地区已有豆腐干传世。乾隆末年,采石翠螺山下住着一对农民夫妇,农夫秦干,农妇人称查姑。夫妇两用翠螺山下的山泉水用自己制的工艺做成五香干子,深受百姓喜爱,采石矶茶干传遍大江南北,最后传到京城皇宫,清朝嘉庆皇帝尝了这种茶干,颁御旨,将采石矶茶干作为江南贡品之一,常年上贡。秦干夫妇,膝下无子,就将制作茶干的工艺和秘方传给几个可靠的徒弟,他们各自在采石街上办起了多家茶干作坊,成为采石的头等土特产。1955年,当地12家私人作坊合并,成立“采石水作业合作商店”。1958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改制成为地方国营采石茶干厂。2003年,采石茶干厂改制,更名为“马鞍山市采石矶食
359、含山封扁鱼制作技艺
安徽省含山县隶属马鞍山市,位于巢湖东侧,长江下游北岸,境内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清溪河、滁河等五条河流水域资源优势明显,盛产鳊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含山封扁鱼是含山县民间流传手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民间美食,保留鲜活鳊鱼的完整体型,在鳊鱼腹腔内填封肥瘦适中的猪肉,经传统腌制、卤泡制作而成,故名封扁鱼。也因此有着“鱼肉双鲜,扁鱼不扁”的美誉,在马鞍山、巢湖乃至安徽部分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成品肉质细嫩、醇香味美、鱼香扑鼻,深受本地区市民的喜爱,广为流传。据含山计氏家谱记载,封扁鱼技艺源自清光绪年间,计氏老字号饭馆掌柜因腌制鳊鱼的瘦瘪,受含山县陶厂太岳庙(现在的八宝寺)住持智仁法师“鱼腹玄机、鳊鱼
360、乌江霸王酥制作技艺
霸王酥,原名叫-酥,又名小酥,是和县乌江镇传统的名点产品,有近千年历史。相传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从四溃山(今驷马山)突围后败走乌江时,感到人饥马渴,此时城边有一老翁正在卖-酥,将小酥献给项羽充饥,自此,人们就把-酥改名为霸王酥。霸王酥用面粉、芝麻、菜油、白糖等原料,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开胃、润肺、健脾、强身之功能。有咸甜两种,食之,酥松脆香,色味独特,营养丰富,甜而不厌,油而不腻。霸王酥的传承历史简单明了,其制作工艺从未失传,一是由于当地对西楚霸王的推崇,二是作为一种民间小吃,霸王酥味美便携且价格亲民,深受百姓喜爱。作为旅游产品,霸王酥曾多次参加各种博览会和交易会,也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