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定州西四旺村龙灯戏
西四旺村“龙灯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龙灯戏”自清朝道光年间传承至今,在定州市西四旺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西藏地方送给清朝天子进贡献宝的大礼。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演出,专给宫廷皇贵们欣赏享受。当时轰动皇朝,故此被盛誉“天下第一台”。西四旺村木工杨德庚(御木工木状元,是现杨金明五世祖爷)在宫廷做工期间,得其密传,将其落户到西四旺村,代代相承,流传至今。历年逢年过节,一直为农民百姓欢乐喜庆。过去“龙灯戏”的演出,要用芦苇蓆搭建舞台大棚,需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表演,在大小鼓乐、解说配音、灯光、干草烟雾烟花及鞭炮等的配合下,以达到演出的效果。“龙灯戏”的制作,采用竹蔑、
定州邢邑花会
邢邑镇位于定州城南35公里,是一个文化大镇,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全镇辖13个行政村,其中邢邑村有1万多人,邢邑花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炮打五只船”节目最具地域性、艺术性、民间性,深受群众喜爱。地域性,邢邑地处北有大沙河,南有跑马河,面临河套故地,解放前经常被水淹,几千年的千变万化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了有地域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炮打五只船尽显风土人情的本色,旱船是我国最大的流派之一,船长500厘米,宽260厘米,小船长260厘米,宽60厘米。艺术性,炮打五只船由开4只小船组成一只大船,中间放着1只毛驴,大船上有旗杆,凉棚,斗篷,船围画的是巨龙翻腾奔跃,祥云宝珠绚丽多彩,船上放着假腿假脚形象
霸王鞭
隆化县“霸王鞭”发源地,位于隆化县城东北章吉营满族乡章吉营村。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36人,章吉营乡章吉营村交通发达,山川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又是满族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方。隆化县“霸王鞭”别名“地落子”是流传民间比较广泛的一档花会。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兴盛于清代至中华民国。据考证章吉营村的“地落子”是邹、武两姓祖传会档,邹家表演的叫“大落子”,武家表演的叫“小落子”,两档落子各有特色,为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即霸王鞭。当时的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男为丑,女为丑婆。男持霸王鞭,女拿竹板,边唱边舞,加上打击乐的伴奏,男女演员表演戏斗、磕鞭、压鞭、打八下、
滦州地秧歌
滦县地秧歌虽然与唐山、秦皇岛二市其他县区的秧歌同属冀东地秧歌的范畴,但是,不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形式内容方面说,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滦南秧歌为“扭秧歌”中速大慢板的扭功为上,以中场为主。近年来周边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小出子,而且经专业人员和秧歌艺人们的不断改革创新,精品叠出。滦县秧歌不仅行当齐全,文武齐全,每个行当都有技艺精湛的一批领军人物。不仅全面保留了过街秧歌,大、中、小场的表演形式,还保留了其他地区已不见的唱秧歌。滦县地秧歌最为突出的是小场秧歌,数量多达二、三百出。滦县地秧歌的发展历史时代名家辈出,奇能绝技代代相传,异采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地秧歌的艺术表现力。脚步多变动感十足,身段端庄且
滦南秧歌
滦南民间秧歌注重塑造人物、善于表现故事情节,表演上诙谐幽默、节奏感强,是农村群众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是农村群众参与最多的文娱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影响至周边各县。多方考证,如今流行的滦南秧歌最迟形成于元代,在唐朝最为兴盛。按滦南风俗,每年农闲的正月,在乡村便自发兴起秧歌活动,直至填仓(正月二十五)。滦南境内的早期秧歌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柏各庄为中心,以守盐庄村张氏家族为主;北派以倴城为中心,向周边几十个村辐射,形成北派秧歌区域,多种风格和形式并存。改革开放后,南、北两个流派走向融合。滦南秧歌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继承发展优秀民间文化的结晶。具体形式是舞蹈
伦派地秧歌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的各种角色,而且样样皆通,尤以扮“丑”为最佳。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了享誉关内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韵味一身,表演细腻技艺精湛,在冀东一带被同行们誉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伦派”风格,也因此被命名为“著名民间秧歌艺术家”。伦派秧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挺
磁县坠子
磁县位于河北省最南部,是河北省的南大门,东与临漳县、成安县毗邻,北与邯郸县、邯郸市、峰峰矿区接界,西与涉县接壤,南与河南安阳县隔漳河相望。城南有著名的北朝皇陵区和邺城遗址。磁县曲艺坠子在清道光初年,由河南开封曲艺形式三弦书衍变而生成,因以小鼓三弦改制的坠子弦伴奏而得名。曲艺坠子有一人自拉自唱,二人一拉一唱,三人的“鸳鸯档”(男女捧口),多人的群口唱等演唱形式。伴奏乐器有专职伴奏者使用的脚梆和坠胡,说唱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与醒木等。其中由道情改演曲艺坠子的艺人多用简板击节,由三弦书改演曲艺坠子的艺人多用铰子击节,由大鼓书改演曲艺坠子的艺人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则多在说唱长篇书时使用。说书艺
东王庄飞叉
飞叉道具是有古代兵器钢叉演变而来。相传南朝少林寺禅宗初祖达摩为健身而使用兵器钢叉耍练,久之练出一些简单招式,后传于民间。到了唐朝,习者增多钢叉形状变小,表演花样更多,后多为帝王将飞叉表演引入宫廷表演。随着连年战乱,飞叉表演者渐减且套路简单。到了清朝,由于叉技套式有所增加和具有观赏性,被列为“皇会”的一个种类。东王庄云叉会是本村靳西谷少年时得授于曾在清朝道光年间皇宫御膳房帮差,出宫后年逾花甲的纪天成所传,于1859年创建。云叉会的表演主要是:飞叉、五鬼拿刘氏、和独特的敲打鼓古乐。飞叉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演绎,逐渐形成了集武术、杂技、民间花会于一体的独特艺术种类。不同之处在于其道具飞叉的“离身”和“
吊炉烧饼制作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黄骅市类别:传统技艺吊炉烧饼制作技艺是黄骅市后街村穆斯林独特的民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吊炉烧饼原称千层吊炉烧饼,制作流行于黄骅市城区北部后街村,该村2300人,是回族聚居村。据考,中国烧饼是由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称胡饼、馕,盛于唐朝。明代,国人用铸铁做成吊炉,加工工艺得到改良。后街回族王氏先祖由唐从阿拉伯入中国,后迁此地。此后常、张、韩、李、刘、赵等姓氏陆续迁居后街村。清末(1890年前后),黄骅财神庙村仉氏制作吊炉烧饼,后街人王云龙、张云亭等将吊炉烧饼制作方法引进,并进行改进,成为独特的后街回族吊炉烧饼。此后,
抚宁太平鼓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
晋州官伞
“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的古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官伞的表演多在元宵节期间。表演时,先由锣鼓打开场点,会头出场自报村名、姓名,然后念白叫板:“左手执伞,右手叉腰,脚跟提出,咱们跳起来了。”接着,锣鼓喧天,唢呐高奏,几十个舞组竞相表演,看谁吸引的观众多、赢得的掌声响,谁便是优胜者。这种传统的、带有比赛性的表演,促进了官伞艺术的不断发展。民间办喜事也多邀请官伞表演祝贺,已经成为当地延续很久的一种习俗。官伞舞队参加婚礼时,是以迎亲仪仗队之一的身份出现,其位置在纱灯、彩旗、吹打乐队之后,新郎、新娘的马、轿之前。官伞舞蹈的基本动律是碾、拧、夹、转。“碾”是指脚步。每前进一步都是腿的脚跟落地后,立即移
赞皇铁龙灯
赞皇铁龙灯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赞皇镇境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龙艺术。赞皇县历史悠久,立县已一千余年,唐代曾出李氏六位宰相,文化底蕴丰富。民间花会遍及乡村,代代相传。赞皇铁龙灯起源于明末清初,它的产生和传承深受当地民间花会的影响。铁龙灯的舞龙每组由两条龙组成,每条龙分别由龙头、龙尾和代表龙身的14个龙球组成,每个龙球由24个钢圈组成,每两条龙的28个龙球对应28宿之数。另配有龙珠、龙门、云片、虾兵蟹将、烟火灯光等,有鱼跃龙门、刘海戏金蟾、二龙戏珠等20多种队形变化。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堂鼓、唢呐、笙、大锣、小锣、大钹、小镲等。常见的舞龙道具是一条完整一体的龙,而赞皇铁龙灯则是把整个
丰宁蝴蝶舞
丰宁蝴蝶舞流传于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嘴镇八间房村,是满族群众非常喜爱的民间舞蹈。相传,清定都北京后,派满八旗有功军士来此围垦,当时有八户八姓,故该村称八间房。丰宁蝴蝶舞表演共需八人,四名儿童扮成蝴蝶,戴蝴蝶帽,穿蝴蝶衣裤,四名成年男子扮满族青年(俗称“骑着”)。表演时,四名儿童站在“骑着”的肩或头顶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各种动作,还要做许多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全程表演只凭儿童和成人之间娴熟的技巧配合而成。蝴蝶舞表演分两种形式。一是广场表演,一是舞台表演。广场表演时,蝴蝶只是站在“骑着”的肩上或头顶,展开双臂或单臂做“单展翅”或“双展翅”,或即兴做些其他动作,“骑着”则巡场、旋转上肩、跑圆场,平衡速
东储双龙会
东储双龙会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据老会员讲,是由王姓旺族组建,其祖辈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朔到王维真(清光绪初年)当年负责掌管双龙会。数百年间,时断时续,鼎盛时期包括舞龙队员和乐队有一百多人在会。清光绪年间武秀才王洵(号子诚)在双龙会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健在的王国贤(88岁)、王品贤均师承于他。1944年左右,由于连年的战乱和水灾,致使双龙会1中断。直到1984年,改革开放后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现任会长王明贤及老一辈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停滞了近四十年东储村重新恢复了双龙会。双龙会舞龙队约由30余人组成。因舞龙不仅要有技巧,而且运动强度大,所以队员多为年轻体壮的青壮年。即使如此,还要
西街撵花
临漳县西街撵花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每逢春节、庙会,临漳城到外闹社区,惟独西街一无所有,居民们都感到脸上无光。为了给西街争口气,在西街以卖水饺为生的开封人刘子东,把自己知道的撵花中的小故事教于当时的西街村人王孟华(第一代)。从此,撵花便成为西街独有的民间艺术。撵花舞队一般为一男一女组成一出戏,扮成近似戏曲中的人物,并以戏曲剧目里的角色命名。如《千里送京娘》即赵匡胤(红脸)和京娘;《打渔杀家》即萧恩和萧桂英。还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牛魔王”等。人物按剧目所需,手执必要的道具,但无严格要求。舞队中除众多戏曲人物外,还有老道、包奎、傻小子(脖子挂一装水夜壶)、琉璃
竹林寺寺庙音乐
阳原县竹林寺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据《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而道教则起源更早。但因记载不详,确切时间还待研究,寺庙音乐是与佛道两教同时产生的宗教艺术,明万历年间,阳原境内的佛道儒三教融合相继形成,时任边关总兵的梁尚文(阳原县东城镇人)告老还乡,用其俸银在当地建三教合一的竹林寺,并住持修道,信民间宗教,以道为主,佛次之。经卷、乐本中佛道内容均有,寺庙音乐雏形渐备。据东城镇水峪口村有“静僧”之称的梁尚文十六代玄孙梁台普介绍,其祖上有的是出家道人,有的是在家信徒,据家谱记录,至梁会家族道教音乐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一至五代家谱“文革”中遗失,六代以后还保存有当时的记录。现在的寺庙鼓乐班由
六合拳
中国拳术之一。-拳源于元末明初,据传是少林寺烧火僧许那罗和尚根据日常僧人格斗的多种招式创编的,具有结构严紧、进退有节、攻防兼备、形态逼真、实战性强的特点。所以颇受武僧所喜欢。它是少林拳中的对练套路,是历代武僧名师授徒传艺的重要套路之一,是训练打擂的基础。-拳。其名有三说;一指自然界的六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上、下;二指人体的六个部位,即手、足、肘、膝、肩、胯;三是指拳法演练所要求的内外三合。“内三合”指“心、意、气”三者相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脚、肘膝、肩胯”三者相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合一,即为-。-拳法之基本理论,讲阴、阳、起、落
高氏迷踪拳
迷踪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相传为达摩祖师所创,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传至沧州也已有二百余年。高恩武兄弟是高氏第八代传人。高恩武从8岁开始习武,练习的过程很是艰苦。开始的蹲架子基本功,一蹲就要一个小时。练完了浑身疼,腿酸得上半米高的炕都上不去。“热练中伏,冬练三九”,三九天,开始穿着小棉夹练习,练着练着浑身就会不断冒汗,穿不住衣服了,就光着膀子甩开练,身体越练越热,越练越有劲。把毛巾搭在脖子上,不一会毛巾就湿透了,一拧水哗哗地往下流,身后热得就像开水冒出热气一样。那个时候白天干活,晚上才有时间练。高恩武就抓住晚上的时间,从7点到11点,一练就是一晚上,饿了就啃两口窝头,不管条件多艰苦,从没有间断
安次区笙管乐·后屯村音乐会
后屯村隶属安次区码头镇,位于廊坊南30公里,永定河故道内。村东北方向与天津市武清县八里桥村接壤。后屯村古音乐属佛教寺院音乐,古雅悠扬,朴实粗犷,优美动听。后屯村音乐会成立于明代,源于京西西游寺,师出广文法师,在京南一带享有盛誉,兴盛时经常服务于方圆百里的丧葬活动,乐手多达二三十名。乐曲有100多支,其中大套曲有《玉芙蓉》、《普庵咒》、《四上派》、《小花园》、《关羽辞曹》、《泣颜回》、《山坡羊》等;大板曲有《刀兵计》、《极乐所》、《燕过南》、《望江南》、《耍孩儿》、《无头鬼》、《照胜宝》等;更多的是小曲儿类,有《会跳神》、《豆叶黄》、《切八板》、《醉太平》等。后屯村音乐会演奏时的编制有满棚和半棚
任丘大鼓
沧州市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现在,敲大鼓成了任丘人民逢年过节、农业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任丘大鼓较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个儿大。一般鼓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可由8到10人同时敲打。二是鼓重音厚。当大鼓擂动时,声如狮吼龙吟,势如万马齐奔。三是协调得当。当大鼓进入状态的同时,佐以铙、小钹、铛铛等传统民间器乐随之合拍,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雷霆之韵、雄浑之情、奔放之趣、整体之美。任丘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