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民俗文化
绍兴平湖调
绍兴平湖调,简称“绍兴平调”,曾称“越郡南词”,创始于明代初叶,清代初期已盛行,以文人士大夫自娱自乐为主。曲种因所唱曲调【平湖调】而得名。1953年,应华东戏曲研究院之邀,艺人史实父、钱大可等赴上海举行“绍兴平湖调欣赏会”,并灌制唱片两张。1961年,原绍兴曲艺协会开设“平湖调”培训学员,由钱大可等任教,并作营业性演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在绍兴地区常年演出,而且还经常赴杭嘉湖一带演出,多次参加省市会演、调演,受到专家、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绍兴平湖调文辞高雅,曲调优美,旋律丰富,风格独特。基本唱调包括【蓑衣谱】和【细调】,其中【蓑衣谱】是基本唱调的主体,【细调】是专为某些别具特色的节诗和
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乐清剪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乐清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这里的“剪彩”就是剪纸。每年正月十五,乐清乡间各地都有龙船灯巡游。龙船纸扎和细纹刻纸是龙船灯的基本工艺和装饰手段,早期龙船灯上的细纹刻纸是单纯的几何图案,后发展出花卉、鸟兽、山水、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等内容,代表作有《九狮图》、《八角双鱼》等。乐清细纹刻纸的现代传承人有林邦栋、林顺奎、陈余华、郑元逊、卢发良等。乐
桥头锡器制作技艺
锡器制作在岱山当地称“打鑞”,制品称“鑞器”。锡器多用于庙宇佛寺、民间祭祀、婚嫁用品等。也有用高纯度的锡制成茶具、锡瓶、酒壶等生活用品类的器皿。桥头锡器在舟山整个地区享有盛名。有百年老店之称的“刘新茂锡店”创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其技艺家传至今,现有其孙刘小谜、刘永久及其徒刘生平仍从事“打鑞”。桥头锡器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一件成品制作要经过熔锡、压片、裁料、造型、焊接、锉磨、刮光、雕刻、擦亮等近十道工序。锡器制作的原材料有:锡饼、锡条、铅、焊条等。制作的工具有:尺、圆规、焊枪、土车床、抛光机、钢片、挫刀、烙铁、雕刻刀具等。工具桥头锡器制作技艺精湛,是岱山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价值:一是
大禹祭典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
草塔抖狮子
草塔抖狮子是一项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有机结合的表演娱乐项目,源于清朝,与当地的赵氏台阁、杨家舞龙同时产生。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逃居草塔,但因诸多原因彼此一直明争暗斗,尤其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愈发激烈,直至清朝官府介入争斗才逐渐平息。借此良机,夹在赵氏、杨氏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受斗岩石狮启发,提议每年二月十九传统庙会之际,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里和睦相处,并得到深受争斗之苦的赵、杨二族赞同,赵氏台阁、杨家舞龙、朱氏抖狮遂由此而来。1925年《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风俗志》记载,“有束身习拳勇者,刀枪戟剑分队献技,有演狮搏线球者,或悬狮于架内
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现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据《绍兴市志》卷36第五章,“曲艺”第三节记载: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这些节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书目,以绍兴方言说唱,其说表语言通俗
渔网结
岱山渔用绳结是指利用各类绳索对物品进行打结行为,用于人们挑、扛、挈、抬、抛、牵、套等移动物体的作业中,它主要功能是对物品起固定作用。它随着渔事作业以及商贸加工搬运等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岱山渔民船工在闯海实践中年积月累、世代传承,不断发展成熟的结果。渔用绳结工艺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迄今已达千年,大部分仍在沿用。经搜集整理,现保留的渔用绳结达70多种,其中渔网结27种,渔用结46种。渔用结系为渔业和渔民生活动服务之结。如下海救助的花箍结、能使篷帆升降的朝篷结、上桅杆维修使人坐稳在绳环中的双撩板结、渔船靠埠带缆防绳滑脱的制索结、用于渔民衣裳的纽扣和渔姑头上的蝴蝶结、渔民下船出洋时常手提或肩抬的酒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起源于民间的庙会活动。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嵊州就有“村民社赛”、庙会祭祀活动。千百年来世代相传,到明代中叶,境内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中又有戏台。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嵊州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东西乡两大派系,西乡一派以长乐镇农民乐队为代表,在传承中逐渐形成锣鼓与吹奏相结合的演奏方式,其中“尖号”的吹奏方法,将吹气演奏改为吸气演奏,使得号声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传递力更强。这种吸气演奏法在全国民乐吹奏乐器的演奏中是极为独特的。其乐队编制的特点是“五锣、三鼓、三大锣”配套组合,吹奏乐器包括唢呐、长号等,另外还有丝弦乐器。主要传统乐曲有《辕门》、《绣球》、《妒花》、《十番》、《节诗
舟山渔民画
岱山渔民画是一种海腥味浓烈的民间绘画,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岱山县民间美术工作者和渔民画画家的共同努力,逐步走向成熟,并成为一个新型的民间艺术品牌,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岱山渔民画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借鉴雕刻、剪纸、刺绣、戏曲等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造型上运用夸张、抽象、变形的表现手法,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在用色上讲求明快热烈,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真实,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意向;在构图上讲求对称,均衡饱满,充满一种无法意料的形式美感;因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岱山渔民画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民族民间的艺术,它既与古老的传统艺术有着承接关系,又与现实生活有着
十五巧板
十五巧板,是在七巧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智力玩具,由清同治年间童叶庚发明,又名“益智燕几图”。燕几图,由宋绍熙年间(1194年左右)云林黄长睿创造,既作娱乐,又可供古玩陈列,最初主要是文人闲居时玩的一种室内游戏,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步演变为拼图巧板智力玩具。十五巧板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它有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活跃形象思维,启发智慧,增进身心健康的功效。出生在平阳县昆阳镇的梅圆先生(又名陈方),从1961年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巧板拼图艺术的研究中,近五十年来孜孜不倦,共得图2000多幅。经过长期的实践,梅圆先生悟出了许多拼图的规律,他的作品在提高和丰富巧板表现力方面,迈出了
传灯庵传说
岱山群岛的长涂港,平静如镜,是各类船只来往的交通要道,藏而不露,是历代屯兵储将的好地方。唯独港北口五虎礁形势凶险,每逢雾天或黑夜,过往船只常在此触礁遇险,船民们为此谈礁色变。清同治年间,相传江苏有一法号慈领的和尚,赴长涂岛传播佛教。当他看到进港口形若猛虎的五虎礁,听到百姓们讲述港口关隘凶险,常有船只被吞后,心生善念,就在五虎礁对面隔港结庐,雾夜之时点灯引航。就这样边修行传经,边燃灯引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船人触礁亡命事故大大减少。慈领大师点灯引航,耗尽精力,于八十一岁圆寂。后人为纪念这位德高望重大师,刻一方玉印,名为“南海小蓬莱”,又制青花瓷钵一只,供放于后殿。后又一江苏常熟法师,由佛界真
书法木雕艺术
书法雕刻艺术,简称“书雕”,是一种以书法艺术为基础,以树木为材料,以雕刻塑造为手段,“三维”空间地表现出书法原作(或书画)的用笔技巧、结体特征及章法气息,把书写者与创作者的情感力度和技巧力度实现由“形态”到“情态”,由“静感”到“动感”即由“视象”到“质象”的飞跃的艺术形态。岱山书雕起于清光绪年间,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初,定海木匠钱谒水从事民间工匠活,在为百姓建造民居、修建庙宇,刻制飞禽走兽、堂前匾额等实践中创造了阳刻书雕艺术。钱谒水之子钱鹤鸣,16岁辍学跟父亲学艺,22岁在定海开设“聚兴宝”号木作工场,从事制作传统家具和雕刻传统工艺活计,被誉为“定海三把半斧头”中的一斧,可见手艺精湛。曾
岱山倭井潭硬糕制作工艺
长涂倭井潭硬糕是岱山特有的一种地方传统名糕,名扬江、浙、沪、闽沿海各地。该糕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选用上等糯米、绵白糖等主料和玫瑰、芝麻、桔饼等辅料。采用祖传秘方经炒米、磨粉、配料、细拌、杆粉、印块、两次水蒸、两次火焙等工序,使糖、粉和辅料完美地溶胶在一起,成为外表腊黄莹色的硬糕。倭井潭硬糕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浙江黄岩人林纪法,到岱山县长涂岛做换糖生意时,发现岱山渔业繁华,渔民在捕捞中需要不易变质的食品充饥,于是抓住这一商机,从制作黄岩糕着手制成了不易损坏的硬糕。同时,为纪念传说中长涂抗倭英雄“三姐妹”而取名“倭井潭硬糕”。长涂倭井潭硬糕制作历史距今已有百余年,作为传统老字号食品,已形成独特
武林活拳
武林活拳系当代武术大师何长海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所创。何长海祖籍浙江诸暨,自幼在杭州居住并遍访名师。师承武术名家刘百川(曾为孙中山、蒋介石保镖,黄埔军校武术教官),1930年在浙江国术馆又得到杨澄甫、田兆先、黄元秀、高振东、李景林等著名武术大师真传,集少林、武当造诣于一身。1933年,在第二届中国国术考试中获得最高奖次甲等第一名。1935年,力克来杭来杭演武的俄国大力士马嘉乐而名振全国。60~70年代,何长海以数十年武学修养,创编武林活拳三个套路,享誉武术界。该套路将武术内、外家的拿、摔、打技击精神以及西洋拳击术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结构紧凑、步法灵活、招式多变,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实用性
黄泽戏剧服装制作技艺
黄泽镇的戏剧服装制作,与150多年前流入该地的“目莲戏”有着历史渊源。早在上世纪30年代,黄泽镇前良村已有目莲戏戏班,镇上有位叫田舍旺(已故)的,为适应目莲戏班办起一家自己姓名为店号的“田舍旺”戏剧服装作坊兼商店,40多年来(至“文革”破四旧停业),产品销往上海等地,受戏班班主的欢迎。“文革”时,“田舍旺”作坊停业后,技工流散社会。自“古装戏”重新登台后,黄泽镇渔溪村李伯汀、李梅庆看准传统手工技艺(戏服)大量需求的市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邀了原戏服盔头技工在渔溪村办起村办戏剧服装厂,由于经营不善和销路不畅,村办厂倒闭。两人便去黄岩路桥经营戏剧服装生意。一边经营,一边摸索。而当时越剧诞生地的嵊
渔民传统竞技
渔民竞技是海岛人游戏的一种类型,产生于渔民的劳动中。舟山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大量的富有海岛情趣和海洋特色的传统竞技活动。爬桅杆、拔蓬、摇橹、抛缆、攀缆、车锚、搬酒埕游泳、潜水、跳水、滑泥马、海滩拔河、海滩摔跤、织网等重要的劳动求生技能,在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竞技活动以后,千百年来在海岛渔村世代流传,并成为特别的体育竞技比赛。旧时渔民竞技活动一般在捕捞作业休闲期或渔船进港休闲时进行,后发展到在举行开洋、谢洋等重大海祭、庆典或庙会活动时,这些娱乐性的竞技游戏成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这些游戏,偏重于体力与技能的较量,锻炼了渔民长期在海上与风浪搏击所必须具备的强健体魄,更培育了海岛渔民过人的胆
凳花
菇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浙西南山区龙泉、庆元、景宁的深山老林里,以种菇为生,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每年都要进入异地他乡的密林种菇,来年又把香菇运出山寮,在长期劳作与特定的环境里,他们为了自身防卫,练就了一套独特的防身之术——凳花。所谓凳花,即以常见的板凳为器械的武术套路,由于板凳在舞动时,凳风骤起,雄浑有力,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飘逸酒脱的舞蹈性,一个动作似为一朵花,故名。凳花共有三个半招式,第一招:众位莫怪;第二招:半天隔月;第三招:踏枪,进枪;最后半招:天烂地扎。所以凳花表演时又称“三式半凳花”。连续表演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可谓:三尺板凳在手起凳花,苦练,轻如鸿雁落平沙,防
上宕功夫
上宕功夫因地而得名,上宕村位于缙云县东部。据明永乐《五云有时氏宗谱》记载:自缙云胡氏始祖迁祖胡森公,为宋朝东南第一正将。第三代太公胡渊为宋武节大夫,镇守河南,战功卓著,誉播乡里,朝廷曾授予“护国功臣”大匾。胡渊告老还乡以后立下族规,要求后代人人习武,代代相传。上宕功夫所使用的器械,为硬木棍,一般竖放时与人眉毛等高,称“齐眉棍”。上宕功夫的棍法种类繁多,有“一枝香”、“手连步”、“头路”、“二路”、“七连步”等,其中以“一支香”最为有名,棍路招式多变,攻守自如,成为该村的看家绝活。上宕人为深得“一支香”精髓,使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等熟练后,要在夜间关灯演习。演习时,在中堂点上一柱佛香,置与膝
扫蚕花地
主要流传在德清一带。旧时当地蚕衣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半职业或半业余的艺人到自己家中举行扫蚕花地仪式。通常由一女子作歌舞表演,并有人在边上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舞蹈表演扫地、糊窗、采叶、喂蚕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这种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据说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保存了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研究蚕桑丝绸民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前武术
黄岩新前武术活动源远流长,始于清乾隆五年(1739),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当时有一位身怀武艺,深谙武术之道的游方和尚来到新前定居,并设帐授徒,代代相传。民国时学有成就的有七老本(牟村)、仁标和尚(七里)和方荣(温州人)等人,新前武术自此繁荣。现有黄岩南拳、少林、洪拳、八卦等30多个拳种70多个套路。新前百姓崇武习武之风历来兴盛。习武健身的群众约占人口的25%,其中七里村达到60%,许多家庭三代同堂习武。在新前这片土地上,曾出现了许多武术名师。民国时期牟村的七老本为人急公好义,凭着一身武艺,打抱不平,乐为群众排忧解难,在远近方圆百里享有声誉。其子戴贤江,继承父志,技击功夫上乘,解放前曾任山东